分享

静雅清淡,笔墨精巧,虚谷绘《果蔬册》

 泊木沐 2022-04-12

有很多评论家喜欢用两句诗形容海派画坛名家虚谷的艺术成就,“十指参成香色味,一拳打破去来今”。也许你会好奇,虚谷到底是何许人也,他能担得起“打破去来今”这么高的评价。

虚谷祖籍安徽,久居扬州,成名以后来往于上海、扬州之间以卖画为生。虚谷曾经担任过参军一职,辞官之后他遁入空门,钟情于书画艺术。虚谷的画风带有淡淡禅意,有一种静谧空灵之美,深受世人喜爱。他擅画山水、人物、花鸟,被誉为“晚清画苑第一家”。

虚谷没有定居上海,却把归入海派画家的行列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他的画风融合中西,带有明显的海派风韵。第二,他和任伯年、吴昌硕、顾鹤逸等海派名家都是好朋友,经常在笔会上交流切磋。第三,他晚年在上海病逝。

世人对虚谷作品的喜爱有个渐变的过程,他在世的时候,人们只觉得他的画风新奇,并没彻底感受到其中的笔墨妙趣。当他去世之后,人们才发现,他是一位“宝藏画家”,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感悟到很多笔墨上的创新。

到了20世纪初期,人们对虚谷已经有了相对公正的评价。有一个现象可以说明他的作品有多么受欢迎,当时上海有很多不入流的画家,通过伪造虚谷的画作敛财。这种现象必须要唾弃,但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虚谷的作品受到了专业和市场的双重认可。

这套《果蔬册》是虚谷的作品,由于画中没有出现年款,只能通过画风推测是他中后期的作品。从这套册页可以看到虚谷在笔墨上的大胆与自由。有一个词叫“不落窠臼”,很适用于评价虚谷的这套册页。

他在用笔上重视力量的变化与笔法的变化,让作品看上去带有金石之气。他在用色方面,明显借鉴了西方水彩画的一些手法,他通过渲染、破色,画出了果蔬的质感。质感到位了,自然就显得鲜活逼真了。好的作品,不在于有多少细节,只需要有那个韵味就到位了。

虚谷的作品有一种简洁之美。他在构图上“做减法”,在笔墨技巧上尽量显露古拙质朴的风情。由此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哪怕现代人看了他的作品,也会觉得清雅脱俗。

虚谷的创作理念和清初名家石涛近似,他也追求“我自用我法”。虚谷觉得,一幅好作品,一定要体现画家的风格。风格从何而来?风格来自于,用画家的眼睛观察,画真实的内心感受,运用画家自己的方法。

虚谷的创作理念受到了很多海派名家的拥趸,后人将其总结为“自写我心”。不受潮流影响,不媚俗不妥协,这才是一个画家的立身之本。

在一众海派名家中,虚谷的传世作品较少。有人说他的传世真迹大概只有三百余幅,这个说法无论是否准确,都可以从一个侧面说明他的作品有多么珍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