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中才子▪王中才

 妙心书斋 2022-04-12

王中才是从我们山东省德州市走出去的著名军旅作家,籍贯宁津县杜集镇王纸坊村,笔名老宁,与笔者是同镇老乡。其短篇小说《三角梅》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最后的堑壕》获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及第二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长篇小说《遥远女儿岛》获总政新作品奖一等奖,一时轰动军营,名噪文坛。前些时候回宁津老家,亲戚告诉我一个迟到了的不幸消息,王中才已经离世了,闻之不禁怆然。清明节来临,特撰此文,以为祭奠。

据公开资料,王中才生于1940年,1964年毕业于天津财经学院。1961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副班长、军机关干事、秘书,《解放军文艺》社散文组编辑、副组长,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辽宁省作家协会第五、六届副主席。196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散文诗集《晓星集》、《光斑集》,散文集《何处觅天涯》、《朔方履痕》,中篇小说集《龙凤砚传奇》、《希里免克的传说》,中短篇小说集《三角梅》,长篇报告文学《战神的橄榄树》,长卷散文《黑色旅程》等。此外,他早期做编辑时忙中偷闲偶尔创作发表的散文《郎家坡》,入选多种选集和多所大学的创作课教材。

笔者了解王中才,是早年偶然从《人民日报》上发现关于他的零星消息开始的。一是别人对他的评论:《他啊,这个大兵》。介绍他放下官架子,深入部队一线体验生活,与基层官兵一起摸爬滚打、同甘共苦的扎实学风。二是他自己写的,赞叹改革开放后北京发展之快、变化之大的散文——《京城迷路记》,他这个“老北京”完全没有料到,离开不多年再回京,竟然迷路了。

1995年,机缘凑巧,有幸与王中才见过一面。笔者当时在乡里分管乡镇企业工作,一次与其担任企业负责人的侄女女婿去北京出差,王中才也正好从沈阳回京办事探亲,于是约好去他家做客。办完公事后的那天傍晚,我们来到位于北太平庄总政家属院内他的家中。只见王中才面相忠厚,高高的个子,胖胖的身躯,腆着个肚腩,身着夹克衫,头戴礼帽,一幅绅士派头。他家住的是二室一厅的普通楼房,客厅一侧,有一架宽大的书橱,里面摆满他自己创作的各种作品集。书橱顶层,摆有一副放大了的照片,是他在西沙群岛海域的船上,与军队文艺界慰问采风团战友们的合影,大家所熟悉的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耿莲凤也在其中。

须臾之间,饭菜做好,大家开始边吃边聊。寒暄客套一番过后,气氛渐渐冷淡下来,王中才只是一个劲儿地劝酒劝菜。见他们亲属之间并无要事可谈,我便趁机向王中才请教说:近年来通俗文学大行其道,而高雅的正统文学受到冷落,真正热爱文学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了,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这话说不定正挠到他心中的痒处,也备不住使他感到有点意外,想不到眼前这位土里土气的小乡镇干部,居然也知道一点文学上的事,总之这话显然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他听后眼睛一亮,立刻打开了话匣子:是啊,像我这样的专业作家只好坐坐冷板凳了。从他接下来的言谈话语中,感受到这是一位脚踏实地,专心笔耕,不慕虚荣的本色作家。他说他曾花费大量时间深入一线,熏陶磨砺,吸取营养,脚步遍及祖国的边塞要冲、热点危地、山川莽原。无论是硝烟弥漫、危机四伏的南海岛礁,枪林弹雨、炮火连天的老山前线,天寒地冻、风雪呼啸的边防哨所,军民联防、平战结合的边疆村寨,还是摩拳擦掌、龙腾虎跃的演训基地,青春似火、激情澎湃的班排连队,到处闪现着他的身影。他正是靠这种艰苦扎实的基本功,采掘到大量鲜活感人的第一手资料,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动力和源泉;他的作品之所以接地气、受追捧,或许与这有关吧。甘于寂寞,心无旁骛,是他恪守的职业素养。他说前不久总政征求他的意见,打算调他到《解放军文艺》社担任社长,被他婉谢了。他对我们充满信任、无所保留地坦言:我只想专心致志地为官兵、为部队建设多写点东西,就这个创作室主任,我觉得也是个累赘,因为好多杂务事太分心了,今天这个找你审批药费、差旅费,明天那个要你给派个车,等等,牵扯很多精力,直接妨碍构思写作。闻君一席话,感慨油然生,王中才的军事文学生涯之所以功成名就、硕果累累,应该是与他这些可贵品质分不开的。临别,王中才签名后,赠我们二人各两本他的作品集。

王中才虽然少小离乡,一直在外尽职报国,但他从未忘记家乡,他的作品集里,就有歌颂家乡抗日英烈兰甫区长的文章,还有《王家坟》等记述家乡逸闻趣事、风俗习惯的故事。

仅凭这点见闻,对王中才的了解不过一鳞半爪。直到几年前在网上搜读到一篇报告文学——《率性才子王中才》,对他的印象才有了初步轮廓。朋友,你想更多地了解王中才吗?若是,去读这篇报告文学吧。

于农历壬寅年清明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