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老照片】-2万-814- 老照片:民国时期保定徐水县的城门城墙及百姓的生活劳作场景

 泊木沐 2022-04-12

“南有古城,兴废多在宋元时,遗址岿然尚存。余过之有感萧萧蒿径暮云生废垒千年尚有城……”,这是明代光禄寺少卿,时任安肃令(1914年改为徐水县)冯上知写的《南城感赋》。现有一组关于民国时期徐水县的老照片,关于徐水县的城门城墙及百姓的生活劳作场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探讨!

据《徐水县新志》记载:“清乾隆三十一年,经直隶总督方观承奏准改建外砖内土,外高二丈四尺里高二丈二尺顶宽一丈三尺,底宽三丈。”

一人站在城门洞前,城楼完好,城墙上的一段砖砌栏杆破损消失。

高大的城墙下,能看到城墙的马面,仔细看还能看到马面的外部直角有砖块掉落,城墙上有不少草木生长。老百姓挑着担子沿着护城河,走一段上坡准备进城。

站在城门上望向徐水县城内,街道两边都是不太高的房屋。此图与图一的拍摄方向正好相反,近处都能看到一座石桥和石桥上的栏杆。

笔直的城内街道,以及街道两侧的街面房屋,不少店铺的门楣上雕刻有店铺的名称或者商号的名称。

城内某处街道的集市,窄窄的街道上人来人往,摊铺主大都靠墙席地而坐。

房屋高处俯拍城内街道,两辆车上绑着的看上去有点像土猪,不知道大家觉得车上装的是什么?

炎热的夏季,一名自产自销的蒲扇制作者,正在街边售卖。看样子比现在的蒲扇样子精美。

几名梳着发髻的老太太,一手叉腰,一手拿蒲扇挡住刺眼的阳光。

穿着肚兜的小女孩,也拿着夏日消暑神器蒲扇,正在坑坑洼洼的街道上。

一名只穿上衣的小孩站在房屋旁边,懵懵懂懂的表情,令人喜爱。

穿着肚兜的小男孩,双手捧着碗,正把碗里的水倒进水桶里。周围很多大人,可能正在排队。

火车轨道边的一辆装有货物和人的马车。

头戴帽子的庄稼汉正挎着篮子蹲在路边,不知道在看什么,或者盼望什么。

两名男子在庄稼地里劳作,那时候作用产量低,地里除了种植了玉米,还间种了其它作物。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白驹的时光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如果有什么不妥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