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家杭州的幼儿园里,竟藏着孩子们的一年四季|走进幼儿园

 幼师口袋 2022-04-12



特别鸣谢
杭州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杭州市政府机关幼儿园园区分为东区和西区,两区之间只隔着一条巷道,我们先从西区开始了解。

西区以大门-主干道-月亮楼为界,北面为教室建筑,南面为活动场所。各种童趣的痕迹爬满了这些大大小小的活动设施,生怕大人们不知道这是他们的地盘。



不同于一般像运动场一样平坦的操场,幼儿园里有个小土坡,这是一个小小的山洞。侧面有多个洞口可以让孩子们钻进去游戏和冒险。


探险山洞


在狭小空间里游戏是这个缺乏安全感的年龄段的孩子的特点。在狭窄的山洞里,孩子们会感受到一种母体给予的包裹感和安全感,而神秘未知的山洞也能激发孩子的探索兴趣。


即使山洞占据了半个活动场,但对于孩子们来说,通关几条山洞隧道不过是一刻钟的功夫。幼儿园为了增加这个山洞的可玩性、趣味性,为它增加了不同感官的体验设施。


比如阳光可以穿过顶部的透明天窗,既为山洞提供了天然照明又增加了互动性;


增加在山坡上可以向洞里喊话的喇叭,让山洞探险在空间中多了一个维度、在游戏中多了一种角色。


瞭望台


在活动场旁边的一棵大树,枝干粗壮、细枝繁多。大树的周围还搭建了一块活动场地。


幼儿园的老师介绍,这是孩子们的瞭望台。在这里,孩子们可以远眺,可以俯视,可以攀爬,也可以小息。

瞭望台下层设置简单,没有梯子和爬架,只有两张保护网。孩子们都是怎么上去的呢?

老师说,这是孩子们自己去探索的,反正活动时间里总会有孩子络绎不绝地到瞭望台观察。

寥寥两张织网,将幼儿游戏化繁为简;简单的瞭望台,只需要给予孩子安全保护,玩耍是孩子的本能,根本不需要成人“指手画脚”。


幼儿园的老师们几乎本能地将尊重孩子的自主性融入在幼儿园生活中。


在西区的另一侧就是幼儿园的几幢建筑物,都是比较复古的风格,每一幢都有着自己的名字。

上世纪文物建筑


从大门开始四幢形状各异的奶黄色别墅,就是以四季命名的春/夏/秋/冬楼。小朋友们还以此为幼儿园取名为“四季园”。


这几栋楼可来头不小,是建于20世纪40年代、被列为杭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保护名单的灯芯巷别墅建筑群。


现在这几幢别墅都被用作为孩子们的教室,有序地摆放着孩子们的书包、雨靴、毛巾,还有孩子们共同呵护的植物,也正在隆冬的暖阳下呼吸。


旧时光已经远去,但是斑驳的楼牌也掩盖不住孩子给这群建筑带来的朝气。




除了上面提到的四幢以春夏秋冬命名历史建筑外,园区还有两幢风格同样独特的房子——月亮楼和彩虹楼。

月亮楼


从大门一直走到底,就是月亮楼。


走进月亮楼,楼如其名,一楼大厅的就挂着一顶硕大的月亮灯。


月亮楼的楼梯是简单的白色,围栏用彩色的玻璃坠饰,顺着楼梯往上爬,仿佛在参观著名的艺术馆。


但是这座“艺术馆”展览的并不是名家画作,而是孩子们关于宇宙太空的幻想。


顺着楼梯看上去,天井的顶部绘制着荷兰印象派画家梵高的《星空》。


彩虹楼


彩虹楼位于春夏秋冬的后面,即使位置稍偏但是通体砖红的二层小楼也不会让人错过。


整体采用传统砖红的的墙体,门口采用了上个世纪风格的门窗,延续了园区历史韵味。


同样是用作教室,彩虹楼二层楼梯空间被设计成了一个航海主题的室内活动区域。孩子们在这里横向、纵向地攀爬玩耍,体验在加勒比海上航海冒险之旅。


临近新年,老师们也是巧妙的将海洋主题的渔网与新年灯笼结合起来,将渔网变成了孩子灯笼设计的展架。新年中国红和海洋蓝的色彩碰撞,也正体现了这幢“彩虹楼”的名字。


穿过加勒比海的冒险活动,彩虹楼的侧面终于发现了主题——彩虹楼梯。从二楼海洋的蓝色开始,楼梯的颜色渐变延伸到一楼,衔接着红色的地面,那么和谐又圆满。


无论是对宇宙的畅想、还是星空的幻想,亦或是在海洋上的冒险,都是人类对未知的思考和探索。在艺术与科幻交织表达的环境里,孩子们正在慢慢插上想象力的翅膀想象、探索、表达未知的世界。


孩子们飘过惊险的加勒比海、穿过浩渺的星空,最后还是会回到土地之上。在月亮楼侧面的一个角落里,藏着一片小天地——百草园。

百草园



其实在教室里、在走廊上也都设置了植物角,这些植物通常是一些偏观赏性的植物,被孩子们细心呵护着。


而在幼儿园的百草园就真的像鲁迅先生记忆中的百草园一样: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板路、高大的树、红透了的橘子。


即使是冬天,孩子们辛勤耕种的成果仍然显著。他们为划分不同的蔬菜种类,在菜畦里树上自己设计蔬菜名牌。

名牌采用了文字和图片组合,图片是孩子们自己画上的农作物成熟的样子,是孩子们期待也是他们观察的结果和获得经验的表现。


一粒粒不熟悉的蔬菜种子逐渐长成孩子们一棵棵熟悉的蔬菜样子,是孩子们关于劳动的体验、也是关于生命成长的感悟。

左右滑动查看






在幼儿园里,随处可见一句话——“让孩子们在幼儿园的每一天快乐且有价值”。从幼儿园的环境、活动场里,我们不难想象孩子们欢快的笑颜。

那“有价值”又在哪里呢?那就又要从头开始说起了......



幼儿园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杭州,自古以来便是物产丰饶、人民富庶、文化繁荣的地区,滚滚历史的车轮印也是数不胜数,各种各样的博物馆在杭州数不胜数。

博物馆近年来成为家长们亲子出游的热门目的地和幼儿园专注挖掘的城市文化资源。但是应该在活动中给予孩子怎样的支持一直是所有人关注的重点。

我们在幼儿园里看到的是,孩子们从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具有杭州本土特色的文化历史博物馆,开始他们的博物馆探索创造之旅......


走进博物馆


烟雨江南孕育出了伞的独特文化,这群出生于江南的孩子们走进了中国伞博物馆。关于伞,孩子们都不陌生,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大众媒体上都能经常用到、看到。

在走进伞博物馆前,孩子们对于伞就已经有了比较深的认知:知道伞的作用、了解伞的基本形态、会在帮助下使用伞......

但是孩子们在博物馆中获得应该不仅仅是这些生活常识。


孩子们在经历一次伞博物馆之旅后对伞有了新的认识,他们知道了伞的不同形态、不同的样式、会设计伞的花纹。老师们更是将孩子们设计的油纸伞融合进班级环境里。


更难得是,鼓励孩子们再次走进伞博物馆,对前一次获得的经验再进行更新,带着不同的问题进入更深度的探索。


孩子们对于一件事物的探索不是一次简单地的参观游览就结束了,要让孩子们的兴趣持续延伸。


除了伞博物馆,带有江南特色、杭州特色的伞博物馆、丝绸博物馆也都是幼儿园的孩子欢乐的知识海洋。


在走遍孩子们的教室之后,我们以为已经结束了这个园区,老师神秘地说,我们幼儿园也有一个博物馆。

创造我们的博物馆


跟着老师的指引,我们走进这间展厅,里面陈列了孩子们去伞博物馆、扇博物馆、丝绸博物馆后探究出来关于伞、扇子、丝绸相关的文化艺术。


孩子们在多次探究中学习到关于丝绸的常识和知识,孩子们用自己的表现方式展现给他们的观众。

左右滑动查看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去复现在博物馆探究学习到的关于丝绸的来源、加工、设计、制作。


用轻黏土捏出各式各样的蚕宝宝,在配合上桑叶,模拟蚕宝宝的发育过程。


再用泡沫小人制作的“抽丝剥茧”的制作过程,使用的都是孩子们熟悉的、经常使用的材料。


最后用布料给孩子们玩偶、芭比娃娃设计衣服


最后充分发挥想象,给自己、给小伙伴们设计、制作服装。


这一套完整的《丝绸的一生》,让我们没有理由去怀疑博物馆课程是否给孩子带来价值。如果说孩子们的活动记录是“博物”的过程,完成这个展览就是孩子们由致知到创造的过程。


博物馆课程给孩子们带来的仅仅是那些已经被历史的车轮碾进土里的刻板知识吗?幼儿园告诉我们:不是。

博物馆也是一个小社会,不仅仅是关于文化的知识,更有社会秩序、创造精神、工匠精神在其中。

在幼儿园的各个功能室里,孩子们无一不在展现他们在博物馆课程中获得的硕果。

建构室


建构室是所有功能室中空间最大的一个,给予孩子们建构的场地从桌面到地上,再到墙上。喜欢建构的孩子们这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兴趣和精力。


孩子们有很多未完成的作品留在建构室内,每个未完成的作品旁边都有醒目的标识——保护作品,请勿触摸。

孩子们的作品就像是博物馆里珍贵的艺术品一样被重视着。哪怕是未成形的作品,安静地在建构室里等待它的主人来唤起活力。


墙上还留着孩子建构的步骤记录和分析,仿佛能看到一个个小工匠在一丝不苟地建起最牢固的建筑。


还有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关于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记录。

书法室


书法室在一个很通透的房间,只有一面靠墙。阳光穿过木质的古风门照射到书法室内。采用传统的榻榻米竹席,整个环境非常文雅。


墙面上堆叠装饰的字不是工整的钟繇楷书、不是龙飞凤舞的王羲之行书、更不是奔放的怀素草书。而是一笔一划都与孩子的画作非常接近的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象形文字,更符合幼儿园孩子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从表象去认识世界。幼儿园正在用有趣的甲骨文,扣开孩子们面向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之门。

木工坊


走进木工坊,满墙的工具着实惊人。那么多工具,孩子们会用吗?


但是挂在墙上操作流程照片,让我们都打消了这个顾虑,孩子们不仅知道如何使用,技巧和安全也熟知,非常让人放心。


如果说还有什么更能打消我们的顾虑的,那就是木工坊里陈列的孩子们的作品。


有的作品已经不再是写实,还很富有创造力,就像是在看宫崎骏动画片《哈尔的移动城堡》,设计丰富、结构复杂。

我们无法猜测到这位小工匠是如何的奇思妙想,但是从丰富的色彩和材料的运营来看,他/她一定赋予了这个作品很多关于生活、关于世界美好向往。


而这一切的作品,都来源于老师和孩子们在生活中收集各种各样的材料:幼儿园淘汰的路牌、掉落的树枝、坏掉的木制家具......


在木工坊里,孩子们用不再具有生命的木头,堆叠出了幼儿园生活的乐趣,艺术的意义也不过于此。

光影室


建构材料、木工、书法,都是将有形状的东西去呈现 ,但是在光影室,这里呈现的是无形的光。


迷幻的镜子迷宫,孩子们在这探索了很多路线和玩法。基础的镜子折射不同的光影,孩子们在无形中与光在做游戏。


在靠近阳光的地方设置了不同的装置给孩子们体验光线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

彩色玻璃纸下不同颜色的光;


感受神奇的双面镜,探究如何阻止光;


制作小人影片,编排属于幼儿园的小剧场电影。

美工坊


美工坊一直是幼儿园功能室里的头号明星,但是幼儿园的美工坊一开场来了个“大家伙”。

老师们把一辆废旧汽车请进幼儿园,孩子们恣意在上面涂鸦创作。可以明显看到孩子们的涂鸦已经一轮又一轮,灵感的火花一直在美工坊里闪耀。


当然,除了这个大家伙,美工坊的每个角落都是孩子们挥洒艺术灵感的地方。


从老师的角度来看,她们把美工坊设计成三个层次:点-线-面

点,就是笔尖一点。美工坊最外层区域就是孩子们用画笔创作的地方。


孩子们在这里用笔尖一点一点描绘出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用撞色圆点点缀石头、工具箱、椅子,也颇有些波点女王草间弥生的味道。


用黑白点、泼洒的方式完成一幅写意画,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意境也油然而生。


线,就是用线条串联、交织成规则或不规则的图案。


规则的线条编织成有序的图案;


用线条代替画笔,孩子同样可以完成一幅幅的画作;


在孩子们眼中,不规则的线条、不和谐的颜色拼接交织也同样是一种非常独特的装饰。


面,则是对孩子美术能力的又一进阶,他们在这里将完成更大的结构的艺术创作。纸张和布料就是那个“面”。


扎染是同一颜色的不同程度的堆叠,形成不同的特色花纹。


纸张则是不同形状的拼接。孩子们从造纸开始了解这个“面”的结构。


纸张的不同形态,可以成为不同的面被使用,它可以是载体,也可以是点缀。


纸浆染上颜料可以作为画作的一部分,在画上不规则地拼凑出色彩碰撞的凌乱美。

纸筒也是一个面,一个曲面,同样是可以成为孩子们艺术表现的载体。


随着参观脚步深入美工坊,我们最后看到是孩子们的服装设计展。


点-线-面是孩子们在美术领域中不断深入了解结构和颜色的过程,服装设计就是颜色和结构的集大成。孩子们在前面三个阶段慢慢深入习得的美术能力,在这里完全展现出来。


美工坊的材料是所有功能室中最丰富多彩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幼儿园循序渐进、让孩子们一步步去构建自己的艺术基础。

科学坊


科学坊里的每个角落,都给孩子们种下了惊奇的种子。在动手试一试的过程中,孩子们总是会有很多“哇”发现,哇,弹珠滚的真快啊!哇,小船还会倒着开呢!每一次的“哇”,都带领这孩子们走向下一次的探究与发现。


绘本坊


绘本坊环境创设整体为温馨风格。在氛围营造方面,墙面色彩以黄色、橘色、浅紫为主;投放大量布制柔软材料(地毯、靠枕、小沙发、手偶等);加入卡通可爱元素(昆虫造型地垫、动物造型落地灯、船桨墙挂等)——整体给孩子带来温暖、童趣、明亮的感受。





声明:本文由幼师口袋原创,于杭州市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采编,文中图片由幼师口袋编辑拍摄,部分图片由幼儿园提供,盗图必究。作者:小白,拍摄:韬韬、小白,如需转载请在公众号内回复“转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