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在荒烟蔓草的年代

 麦青稻黄 2022-04-12

作者/麦青稻黄

首发:麦青稻黄(maiqingdaohuang)

在荒烟蔓草的年代里,出身于民歌的《诗经》,犹如展现一幅质朴而又鲜活的生活长卷,在粗粝与温柔间辗转,却原来发现,“情”之于人,即便相隔千年之遥,其实也一脉相通。

看过不少解读古诗词的书卷,大多翻译为主,外加几句鉴赏,或者背景介绍,再深入一些的则是会融入一些个人的体悟,但大多寥寥几句,又或者上纲上线,分析得太过学术。

但读闫红的《诗经往事》,如拂一股清新之风,闫红以她女性独有的情思,把文字背后的一个个爱情故事,一个个爱情中的男女主角,生生勾勒出来,全然没有违和感。我们读的虽是别人的故事,却能够品出自己的心思。

看一个人的文字,通常也能看出一个人的心性。我以为闫红应该是个拥有一颗平常心、同时拥有一双慧眼的女子。她用文字呈现出来的《诗经往事》,朴素、不带成见,着实动人。

爱情有很多种表达,我只默默留心你,那是《暗恋》;

我鼓足勇气向你宣誓,那意味着我将与你《执手》;

我有心与你相伴一生,你却只在乎欢愉片刻,爱情不可亵渎,你我终将《诀别》;

人生除了爱情,还有生活,生活的实质需要留出一个《片段》;

得不到的爱情,才最具诱惑,于是更加思念《美人》。

闫红把《诗经往事》分成五个篇章,《暗恋》、《执手》、《诀别》、《片段》、《美人》,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

“暗恋”篇章中,寂寞常常是为了遇见你。《郑风·野有蔓草》,世人喜欢把这首诗释义成一个关于艳遇的故事,或直白一点的说是关于一夜情的故事。

闫红说,“蔓草纵横,白露未晞”,如此美好的意境若是被这个主题解析,未免也太煞风景。

清晨的时光,是闫红习惯写作的时间,清晨的美好对她来说,不像白天,有着菜市场般的嘈杂,也不像夜晚,充斥着廉价的诱惑。清晨的野外,在新鲜又岑寂的雾气中,首先找到的是自己,然后希望的,是遇见你。

《郑风·野有蔓草》所需要表达的,大抵也是如此愿望:“邂逅相遇,与子偕臧”,男主人想要邂逅的不是窈窕淑女,不是生儿育女的她,他想要的是一种渴望,以最美好的自己,遇见一个美好的人,然后与他(她)一起美好下去。

闫红的文字里,读到的是爱情之于心灵的慰籍。

“执手”篇章里,誓言的意义是《邺风·击鼓》中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诗里的男子要从军而去,别人被指派在家乡修筑工事,他却要跟着一个叫孙子仲德将军远征南方——“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成漕,我独南行。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背井离乡的苦楚尚可忍耐,“与心爱者不能分离”的疼痛让人情以何堪?面对看不见的未来,他唯有立誓: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与其说是对爱情的承诺,不如说是立誓,并非说给爱人听,而是说给自己听,说给命运听。

闫红的文字里,爱情不是孤立于人生的,她更深入地挖掘出命运的厚重,人生的无常。

“诀别”的篇章里,闫红更善分析,俨然幻化成爱情导师:当爱情遭遇调情该怎么办?倒霉遇见烂桃花怎么办?假如在爱情中失态又该怎么办?

《邺风·终风》里,一个严肃面对爱情的女子,却不幸遇上一个调情高手,“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敖,中心是悼”。尽管这个男子能说会道,又会开玩笑取悦女子,但面对他的谈笑自若,她心中的忧伤,却无法言说。

闫红说,爱若成为嘴角的玩世笑容,没准哪一天也便成为了自嘲,待岁月过后,归意萌生,或只有心生懊恼了。

在“片段”的篇章里面,则更多诠释生活的真义,真实地去触摸生活的本质。

闫红说,她刚从学校出来,好生狼狈,即便万般不如意,心中一直有一个很美好的隐居梦。

她想象着有朝一日,找一个幽深的村庄,盖上一明两暗那么一座房子,青瓦白璧,望之俨然,前窗有桃李,后窗有芭蕉,小院外面是几株依依杨柳,静躺竹榻,听雨品茶。在苦涩的青春里,她就这么一遍一遍勾画自己的隐居梦,自娱自乐,慰籍真实恼人的生活。

这样一个隐居梦,闫红在《邺风·式微》里找到了知音。

式微,式微!胡不归?

微君之故,

胡为乎中露!

在暮色四合的光景里,诗里的男主人还奔波在路上,执行着一桩苦差,于是忍不住抱怨起来,要不是为了“君”,我何至于起早贪黑,一脚露水一脚泥水呢?

闫红说,她更愿意把这首诗,看成是灵魂对于肉体的抱怨,因为许多时候,我们的灵魂都是为肉体在服役,为它疲惫不堪。一语点破梦中人。

“美人”篇章里,闫红释义的是那“得不到的爱情”之诱惑,明义释爱情,实则更是从还原人性的角度去看待。比如《关雎》

如果仅仅从情歌的角度去看,仅仅表达相思之情,似乎也算不了上乘之作,但是在闫红的认识里,《关雎》一诗却有着无可比拟的价值,它有一种刻骨的真实,一种让人不寒而栗的智慧。

这首诗的窈窕淑女,注释者大多指周幽王老婆褒姒。世间最大的诱惑有两种,一种是“得不到”,一种是“已失去”。特别是得不到,更具诱惑。因为人性中是有征服欲望的,越是居于高位,越是顺风顺水的人,征服之欲越是强烈,比如周幽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褒姒的成功上位,似乎与这定理有关。褒姒是一个又漂亮又麻烦的美人,她不笑,老是不笑,于是就让周幽王不安了,始终觉得没有彻底得到她,于是这个权重位高的男人被生生俘虏,一个带着政治使命的危险女子,就这么在智囊营销团队包装下,收服了周幽王的心智。

闫红就是以这样洞察的明净心思,把古与今连线起来,诠释一个现代人眼里的《诗经往事》。

一本《诗经往事》,在闫红的文字里,读懂的不仅仅是诗,读出的不仅仅是故事,还有一份生活的智慧。

我是麦青,读书、写作、分享知识干货,全平台同名~阅读写作|成长精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