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碟串一袋酒,青岛人的快乐我也想有

 葡萄酒杂志 2022-04-12

青岛人的快乐真不只是看海

眼见着就快要进入夏天了,享受海风与美食的梦幻待遇又可以期待起来。可受到疫情影响出行不便,那些本就生活在海边的居民就特别让人羡慕。

作为海滨之城,青岛的沿海生活圈可谓是让一众内陆朋友们心之向往的存在。但青岛人的快乐真不仅仅只是看海,一叠烤串一袋酒才是他们普通却快活的生活方式。

每年气温开始上升的时候,便陆陆续续有本地居民和游客们换上泳衣,先去海边放松放松,随后就一头扎进寻常的街头巷尾,寻找带有青岛特色的美味。

如果说用小圆碟装的烤串是常规节目,那用塑料袋装的啤酒则是必选项。

有经验的老饕们会趁着烧烤店老板备菜时十来分钟的空档,捏着几块、十几块的现金,转身去隔壁找卖新鲜啤酒的老板,来上一袋子充满米色气泡的袋装啤酒。

袋装啤酒不如罐装啤酒好安放,不少爱酒客会把袋子挂在桌角边,讲究点的会时不时拎着袋角往杯里倒,不讲究的则直接捧着袋子往嘴里灌,怎么爽快怎么来。

不熟袋装啤酒的新客总会疑惑,为什么巨大的塑料袋里,看起来九成都是泡沫。随着绵密的泡沫逐渐消失、或浅黄或深棕的酒液露出来,才会“噢”地一声豁然开朗,顿时明白新鲜啤酒与罐装啤酒之间的巨大差别。

鲜啤酒又称为“生啤”,是尚未经过巴士杀菌法处理的啤酒,保质期极短。相比常见的罐装啤酒,鲜啤酒更能保留酿造时的酵母菌,因而口感更为醇厚、鲜美。

有不少游客曾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过在青岛尝到袋装啤酒的体验,认为“没喝过之前以为是尿袋,喝过之后才明白罐装啤酒索然无味。”

青岛特色是如何炼成的

放眼全国,青岛是极少数会习惯于用塑料袋装啤酒的城市。

袋装啤酒没有高档专营店带来的仪式感,没有国潮风包装带来的时尚感。青岛人看待啤酒,态度如看待普普通通的瓶装水一般,少了消费者看待进口啤酒时的好奇,少了年轻人看待精酿啤酒时的追捧。

在青岛本地居民眼里,度数较低、味道自然的新鲜啤酒,路过啤酒店来上一袋,走回家的路上就能喝得干干净净,简直与奶茶、柠檬茶、咖啡等潮流饮品没什么区别。

除了口味上,袋装啤酒与其他啤酒相比最大的特别,是量大且实惠。当在灌装啤酒普遍开始涨价的今日,这种男女老少都喝得起的市井好物价格依然停留在亲民的几元每斤。于其他城市体会不到的“嚯酒自由”,在青岛分分钟能实现。

青岛独特的啤酒文化,可以追溯到百余年前。当年经由德国人进入了机械技术,也带来了饮用啤酒的风尚,随后酿造啤酒的技术也在这座城市传开。这种充满麦芽香很快得到本地居民的青睐。

而在五十年前,本地居民购买瓶装啤酒需要对应的票券,散装啤酒却不需要限购。当年被长辈们吩咐拿着水壶、盆碗去打啤酒的孩子们,成了如今习惯用塑料袋接啤酒的“老青岛”们。

当年出于实惠平价与购买方便两方面优势才盛行起来的袋装啤酒,如今也成为了闻名全国的青岛特色。

旧时光里的饮酒风俗

在新消费趋势大热的今日,仿佛一切消费品都在往够新潮、上档次上靠拢。对比之下,带有城市记忆的特色民俗似乎淡然失色,像即将隐入旧时光中去般。

我们遭遇疫情已有两年多,早已习惯减少出行、减少聚会。不少像袋装啤酒这般带着烟火气的地域性饮酒风俗,对非本地居民而言,也已成为只能当个念头想想的存在。

小红书用户@iam 豆腐

但好喝的酒,以及经受住时间考验的酿酒方式,依然会吸引源源不断的爱酒客。

希望假以时日当出行便利后,大家能有机会亲赴这座海滨之城,在海风里品尝海鲜烧烤,然后再偏着头就着长吸管嗦一口塑料袋里的新鲜啤酒。

想知道更多关于葡萄酒的信息?《葡萄酒》杂志电子刊全新上线,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赶紧打开最新一期《葡萄酒》杂志吧!



文、编 | Shirley

小编个人微信号:
wine_magazine

© 版权声明:本内容版权归《葡萄酒》杂志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