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让踢球的孩子有学上

 FTV足球频道 2022-04-12

时隔666天再迎西甲进球,“中国金球奖”得主武磊心中无比苦涩,郭田雨亮相葡超,虽然未能进球,但是表现尚可,未来值得期待。中国足球持续低迷,中国球员始终不能在五大联赛站稳脚跟,中国足球的未来之星在哪里?想要走出去,我们需要高质量的足球竞赛体系作为支撑,职业联赛只是其中之一,我们更需要高质量的青少年足球比赛。《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举办首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这无疑是青少年足球发展的重大利好,是里程碑式的进步。可随之而来的将是无数追问,“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水平如何,哪些学生可以参赛,未来是否可以和职业联赛接轨,学校又如何保障足球水平基础扎实,稳定提高,是否有政策作为支撑?

健康的联赛要有健康的体系支撑,高水平的比赛要有高水平的队伍参加,高水平的队伍在于基层的培养,没有政策的强力推动是很难实现的。从国家层面,从顶层设计来看,已经做出了这样的战略布局。2020年,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批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第三十、三十一条中提出“研究制定有体育特长学生的评价、升学保障等政策,探索灵活学籍等制度,采取综合措施为有体育特长学生创造发展空间,为愿意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学生提供升学通道,解除后顾之忧。鼓励各地在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一条龙’人才体系,由小学、初中、高中组成对口升学单位,开展相同项目体育训练,解决体育人才升学断档问题。”那么在这方面,各地方又是怎样执行的呢?

上海市作为全国青少年足球发展较好的城市,对于足球特长生是有政策支持的。以2021年为例,上海市普通高中阶段学校足球特长生招生条件有如下几项要求:(一)需要具备2021年报考本市高中阶段学校资格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和18周岁以下(2003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往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非高中阶段学校在读生),并须参加全市统一组织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二)参加系统足球训练,在市青少年训练管理中心正式办理注册手续两年以上,并持有参赛证。(三)获得市教委、市体育局认可的并与招收学校项目对口的市级及以上正式比赛前六名的主力队员;获得本市由各区教育、体育部门举办区级正式比赛第一名的队员。考试必考项目包括:100米跑、立定跳远、原地推铅球。足球专项考试包括技术、战术、素质、态度四个方面,全面考察队员的传、控、运、带、射能力;考验队员混合比赛、决断能力、对进攻和防守综合战术的理解;测试队员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身体测重、灵活的指标;观察队员的集中力、牺牲精神、纪律性、自尊心和团结性。

作为国内校园足球顶级队伍,2021年北京市人大附中足球特长生报考条件是这样的。(一)符合2021年北京市普通中学招生报考条件,年龄在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期间出生且具备以下条件的考生。(二)思想品德优良、学习成绩优良、身体健康,无不适合强体育训练比赛的创伤和疾病,能够长期坚持体育课余训练,有很好的团队意识和强烈为学校争光的责任感。(三)初中阶段获得过国家体育总局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事的前16名队员;中国足球协会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事的前16名队员;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举办的全国青少年足球赛事的前16名队员。以上条件满足一项即具备足球专项报名资格。可以看出,人大附中对于足球特长生的要求还是非常高的。

武汉是近些年青少年足球发展最快的省会城市之一,作为武汉校园足球发展较好的武汉市实验学校,2022年3月就发布了足球特长生报名通知。报名要求是这样的。(一)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综合素质评价达到普通高中录取要求,身体健康、热爱足球,有发展空间的学生。(二)初中阶段接受过专业足球训练,具备一定的足球专业技能,获得市级或市级以上教育部门主办的足球项目比赛前三名的主力队员,择优录取。(三)文化成绩要求:初三年级元月调考文化成绩原则达到280分以上或者C+级及以上等级。(四)测试办法包括运射、5X25折返跑、传准、实战。足球守门员考试包括立定跳远、掷远与踢远、扑接球、实战。

作为全国足球改革唯一的省级试点,内蒙古自治区又有哪些政策支持呢?2020年12月31日,《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推进内蒙古足球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其中明确了“畅通有足球特长学生成长成才路径。研究制定有足球特长学生评价、升学保障等政策,探索灵活学籍等制度,采取综合措施为有足球特长学生创造发展空间,为有意愿成为专业运动员的学生提供升学通道,解除后顾之忧。各级教育部门要结合实际制订有足球特长学生贯通培养的具体办法,形成一定区域内各学段示范校间点对点的升学关系,布局好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直通车’升学渠道,允许有足球特长学生升学录取时在各级青训体系范围内的示范校间合理流动。”

在此政策的推动下,2021年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府推出《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推进足球改革发展实施方案》,其中再次提出了畅通青少年足球人才成长路径的要求,还特意提及大力发展女子足球的部署。具体措施是这样的。(一)以女足青训为重点,制定倾斜政策,保障女子足球发展经费。扶持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开展女子足球。发展,建立队伍,开展兴趣和竞赛活动。市直属学校至少三所高中,市四区每区至少两所初中、一所高中,各旗县至少一所初中、一所高中建立女子足球队。(二)全力支持申报创建中国足协呼和浩特女子足球青训中心。以市蒙古族学校为龙头加以突破,提升我市青少年女足竞技运动水平,向各级女足国字号球队输送人才。整体成绩持续保持自治区领先地位,并力争在国内国际比赛中创造更佳战绩。

2021年5月24日,呼和浩特市印发了《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关于做好学校足球优秀运动员升学“直通车”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最先打通的是初升高的“直通车”政策。方案虽然出台较晚,让很多足球特长生和家长着实捏了一把汗,但总算是赶在中考前出台了。“直通车”的具体举措中提出“为进一步推动呼和浩特市女子足球的发展,形成男、女足齐头并进共发展的良好局面,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原则上要建立男、女足球队,每年招收的校园足球优秀运动员男、女人数各 不得超过20人”。 考试项目包括多部位垫球、折线运球、运球射门、5X25折返跑、实战比赛。守门员考试项目包括扑接球、球门间移动、实战比赛。文化课方面,要求足球特长生中考成绩须达到当年普通高中最低控制线的70%,低于上述最低控制线的考生一般不予录取。 凡参加“主席杯”“市长杯”“区长杯”校园足球联赛成绩突出的运动员或获得国家二级以上运动员水平的学生,中考升学成绩未达到最低控制线,分别经毕业学校推荐、拟招生学校选定,通过技能测试后向市教育局提出申请。 这项政策的支持力度可谓巨大,为呼和浩特的校园足球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美中不足的是,像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内蒙古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呼和浩特市第十四中学,这些自治区级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并没有做出表率,招收女子足球运动员。其中既有师资力量配置的考虑,也有担心难以超越呼和浩特蒙古族学校的顾虑。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些学校应该拿出开展校园足球的恒心,切实的去发展队伍,形成良性竞争,促进校园足球的持续发展。尤其是中国女足发展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今天,作为足球改革省级试点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足球发展的排头兵,更应该率先垂范。2021年,呼和浩特实验中学走在了“直通车”政策的潮头,在具备高中男队的基础上,招收了女队员。据悉,呼和浩特实验中学正在积极为2022年的足球特长生招生计划作准备,而今年呼和浩特的整体方案却仍在酝酿中。距离今年的中考还有两个月,速度显然是慢了些。

从2024年开始,体育单招考试和高水平运动员考试将迎来新政,2027年将会进一步提升。国家政策是为了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不仅要体育成绩好,而且要善于学习,具备扎实的文化功底,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骨干力量,基础型人才。足球是世界第一运动,发展好足球运动是中国实现体育强国梦不可回避的刚性要素。在这个过程中,各级教育部门应该想办法,动脑子,抓落实,培养出更好的足球人才,要让踢球的孩子有学上,因为他们是改变中国足球现状的一代,而教育部门才是改变中国足球命运和未来发展的推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