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 | 何谓做人当如苏东坡?

 小草ow3ylz890u 2022-04-12

读书何谓做人当如苏东坡

《苏轼十讲》读书笔记

图片

SUMMER.TIME

流火七月,于我,却反倒是一段“蛰伏修心”的日子。在旅行和工作之余,不时思考着一些关乎人生要义的问题。听起来,恐有人会对此嗤之以鼻。确实,大伙儿柴米油盐、事业家庭、赚钱带娃这些事都忙不过来,我还在这里空谈人生,似有“无病呻吟”和“没事显摆”之嫌。无妨,且先当我闲来无聊自说自话吧。但若不嫌我絮絮叨叨,看完此文或许你会觉得有所裨益。

这段时光伴我思考的,更准确说,是助我思考的,是一本由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朱刚所著的书《苏轼十讲》。我在出行途中都带着它,得闲翻上一两讲。苏轼的生平很多人都熟悉,所以我也没按顺序读,而是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跳着读,至此,也已完成十之七八。而这篇文章也是在北京开往千岛湖的高铁上完成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若把这本书看成是苏轼的传记,也未尝不可,但它与传统形式的传记不同,传记通常是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记述人物的一生,但此书更多是严谨的学术考究。作者通过大量翔实的资料,抽丝剥茧的去分析和研究苏轼一生中最重要的十个人生节点和片段,结合年代、历史政治背景、史籍记载等点点滴滴去剖析和佐证苏轼留下的很多重要诗词背后他本人想真正要表达的涵义,对很多苏轼留下的诗词,甚至严谨到对某一个字的理解去勘误纠错、去伪存真,最后再透过他的诗文去正确理解他的思想变化和人生哲学。这样的学术态度着实令人尊敬。

近年来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潮,很多古人也成了“古人网红”,一代大文豪苏轼当然更红。人们纷纷喊着“做人当如苏东坡”,为何?因为人们对“做人当如苏东坡”的理解,更多是停留在他乐观、他幽默、他潇洒、他能作诗、他能酿酒、他有品味,他有情趣,他那无论在何种境地下,都看上去极度浪漫的生活方式上。人们却忽略了苏东坡表面那多彩绚烂的生活方式背后,积累了多么厚重的人生阅历和人生思考。而这,又岂是喊一句“做人当如苏东坡”就能学到的?

当然,苏轼是天上的“谪仙”,谪仙般的人物,千古以来,除了李太白也就是苏东坡了。我自知再多读十部苏轼传,也难达到苏仙的半分高度,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从他的诗词中窥得一斑真理,它已经如人生之光一般,在我困惑纠结的路口给予及时的指引。因此,我忍不住要摘抄书中一小部分精彩内容与君共享。这是苏东坡的思想智慧,是作者的学术心得,也是我要拿来提醒勉励自己的。

【心得一】

即便人生印记轻若雪泥鸿爪,仍值得珍惜

SUMMER.TIME

人生何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以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SUMMER.TIME.

 虽然人生无常,在这世上的行踪也偶然无定,留下的痕迹也不可长保,但只要有共享回忆的人,便拥有了人世间的温馨。

【心得二】

从平凡人生中发现诗意

SUMMER.TIME

到处相逢亦偶然,梦中相对各华颠。

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

——苏轼《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

SUMMER.TIME.

如果说“重逢”是个奇迹,那么即便如何平凡的人生,原也不乏这样的奇迹,使生命具有诗意。对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断地深入体会,就会发现很多应该珍惜的东西。

【心得三】

变和不变是相对的,

短暂也是永恒。

SUMMER.TIME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苏轼《赤壁赋》(节选)

SUMMER.TIME.

人生为什么会痛苦?说到底是由于欲求之不满足,出于人心的追求,不得满足皆成痛苦。解除此痛苦的办法,只有两途:一是满足之,二是超越之。但满足之后,会有新的欲求和新的痛苦,所以是饮鸠止渴,不是真正的办法。真正的办法只有超越之。所谓超越,并不是麻痹其痛苦的感觉,而是思考更为根本的东西:世界的本质、人生的命运等等。

我们若能改变对于“变“的看法,就能重塑人生观。从“变”的一面去看,不要说人生,这世界也不能永存;但从“不变”的一面看,则某一物总是某一物,不能被误为他物,我总是我,不会混同于他人,所以物也好,我也好,都是永恒的。世上任何事物都具有短暂和永恒的两面,只因你思考的角度不同罢了。既然如此,人生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永恒的,何必去羡慕事物的长久而悲叹生命的短暂呢?

【心得四】

不顺之时,

可怨,但不可乱。

SUMMER.TIME

众人之志,不出于饮食男女之间,与凡养生之资,其资厚者其气强,其资约者其气微,故气胜志而为魄。圣贤则不然,以志一气,清明在躬,志气如神,虽禄之以天下,穷至于匹夫,无所损益也,故志胜气而为魂。

——《东坡易传》卷七

SUMMER.TIME.

对于人生的逆境,做到意志上“不屈服”并不是最困难的,更难的是处于逆境而仍能保持理智的清醒,具有正确的认识能力,这是因为处于逆境中的人,除自伤其处境凄凉外,还会因怨愤不平,而使情思、行为失去控制,心志紊乱,容易产生偏见。如果一个人经常陷入偏见,即便意志再坚强,也等于已经被逆境所击败。即便有怨愤之情,也不能让它紊乱心神。只有心神平定宁静,不受搅乱,才是真正战胜逆境。

【心得五】

学会换个角度看

SUMMER.TIME

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

此意自佳君不会,一杯当属水仙王。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SUMMER.TIME.

遇到变化不要惊慌,也不必感觉扫兴,因为另一种胜景正等着你去欣赏。自然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人生遭遇的变化,如果你面对变化而懂得说“此意自佳”,那么你才是理解了这两首诗。

【心得六】

适时放下,莫要自困

SUMMER.TIME

余尝寓居惠州嘉佑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床止息。仰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心若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两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苏轼《记游松风亭》

SUMMER.TIME.

因为预先确定了游玩的目标,所以为到达不了那里而不胜其苦;一旦放弃了这个目标,就如鱼脱钩,释去羁绊,轻松自在。从而悟出人生哲理,人们在生活中要善于摆脱自我限制,获得心灵的完全自由。

【心得七】

人生要认真体验、敢于体验,但也要明白过往皆云烟。

SUMMER.TIME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SUMMER.TIME.

体验是重要的。正因为有了亲身经历、体验,才会有“回首”。你没有亲身去融入世界,经历变化,怎么能叫“回首”?在归去之时,苏轼回首前尘,经历的风雨犹如梦幻,雨也罢,晴也罢,都随着时间飘然远去,于我心无所挂碍。“也无风雨也无晴”,并不是因为熬过了风雨而骄傲,也不仅是对风雨安之若素,而是一笔勾销,并无风雨。不管外在的境遇如何变幻,都如云烟过眼,明净透彻的心灵不会被外物所困折,因为无所计较,故而所向无敌。

我以上所摘抄的,只是书中涉及的关乎人生哲理的一部分。人生难免有低潮有困境,遇到时,读读苏东坡,会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之感,但往往过不了多久,消极怨愤之情绪又袭来,所以我们才需要写文章,写读书笔记,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时读时新,时刻提醒。

但其实这本书的内容,远不止于此,比如还有关乎苏轼对于宋词这一文体的演变所作贡献的考据,苏轼思想演变与生平际遇的关联,当时政治背景、人物关系的分析等,读来也是很有趣味很涨知识。我写此文,若能作为本书导读,抛砖引玉,当然甚好;若无读者,且当自我排解吧。

毛姆说:“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我很庆幸自己还算是个爱阅读的人,这让我每次在差点“因怨而乱”的时候,及时静心摆正位置,做到“清明在躬”。

(完)

莫问.事物

图片

人的一生,

无非是经历了一些事、

得失了一些物。

事,终会过去;

物,到底身外。

事物不尽美好,

但总有一些,

你想让它“且留下”。

莫问.事物,

记录那些值得留下的事与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