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万人的盐都小镇仅剩80人,辉煌了几千年仅40年就没落,为何?

 梦想童年594 2022-04-13

在我国重庆那片土地上,大山深处有一个小镇子,山水相依,却渺无人烟,因为在这里生活的人们早已在二十年前就几乎都搬走了,曾经的繁华小镇最后只剩下了不到一百号的人,这一切到底是什么缘故呢?

宁厂古镇坐落在巫溪县北面18公里处的一条东西走向的小山沟里,沟里的河就是后溪河,这个名字只有外来人才会这么叫,当地人则是亲切地称它为“小河”,这条河的流向是自西向东,宁厂古镇周围山水环绕,几乎是沿着狭长的河岸分布的,镇子上的房子大部分在小河的南岸,小镇的生活空间很小,很多房子都建在了山坡上,在这样的条件下,街道自然也变得奢侈,一般街道也都非常窄,现存的公路还是三四十年前铺修的,最早的时候都没有平坦的大道,整个小镇就是一个十分紧凑的缩影。

文章图片1

巫溪县一共划分了八个区,宁厂古镇分在第二区,宁厂镇的镇中心叫做衡家涧,当地人方言发音是衡家赶,二区公所曾经就驻扎在那里。现在这个地方依旧是景色优美,风景秀丽。中间蜿蜒着一条小河,它流经后溪河和大宁河相交的地界。小河环着的小镇四周环境清幽,绿水青山,远远看去像一幅山水画,小河水流清绿,但是仅供观赏,是不能饮用的。

流经重庆巫溪县的那部分小河,上方有一座石板桥,叫做大宁桥,桥头各有两只大石狮子,它们眼睛不知从何时起被人涂成了砖红色。站在那座桥上,可以看到一边的大宁河,还有一部分废弃但尚未坍塌的楼房,似乎在向大家展示,这里也曾是个热闹的小镇,据说这里曾经叫作宁厂古镇,但如今已经接近废弃,只住了不到一百户人家。在废弃楼房和对面大山之间还连接着一条栈道,栈道也已经荒废失修,不过依稀还是可以看见栈道下面有许多孔洞,这些孔洞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文章图片2

原来这些孔洞是用来输送盐水的暗道。在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经有一座改进的制盐车间,如今这个车间已经是大门紧闭,在铁栅栏一侧还能看见一块由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颁发的“制盐作坊”的小石碑。这个制盐厂就是大宁厂,一共有过三个制盐车间,只有第三车间的样貌保存程度好一些,还可以看到熬盐的柴灶和煤灶。靠近路边有许多接近半圆形的孔洞,那就是使用煤灶的车间往外排煤渣的地方。

古时候盐场制盐多用柴灶,因为那时候煤力资源并不丰富,相对丰富的就是干柴,尤其是在群山环绕的地区,附近山上的林木就成了制盐所需的主要燃料,也是这个原因,宁厂古镇附近山上的树木都被大肆砍伐用作燃料,在上世界80年代,这里曾一度沦为荒山、秃山,现在我们看见群山上的树木完全是后人们人工种植的,可以看出这些树的枝干都比较细,树龄很小。

后来慢慢发展之后,宁厂古镇才开始使用煤灶制盐,但是因为小镇地处偏远,陆路交通不便,所以熬盐使用的煤都是通过水路船舶运过来的,那时的大船多是木船,平均载重在四吨左右,吃水深度不到一米,中间因为本地喝水深度不够,还在河道最深的地方挖了一个更深一些的人工河道,当地人都称之为槽口,专门为煤船来往服务。

文章图片3

后来上游建立了水电站,小河水位就更低了。后溪河上也有一座桥,不过那是一座铁桥,在这样山水环绕的小镇,桥可以说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道路”了,一般来说,一条河上可能会与四五座小桥。

过了北岸这座铁索桥,右拐就可以看见小镇的正街,街道上铺设着石板路,路面很是整洁,可是两边的民房排列得满满当当,这条街道在现在看来已经有些狭窄,甚至可以说是逼仄。现在的小镇常住人口不到一百人,而且这些人大多是一些老年人,其中还有一部分不是原住居民,而是从大山沟上搬迁下来的。

主街道一边有一座青砖拐角楼,楼上镶嵌着一颗巨大的红色五角星,可以看出有红色的历史痕迹,这原来是宁厂古镇的供销社,现在已经挂上了“重庆市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青砖拐角楼旁边紧挨着一条小巷,小巷里也是铺设着石板,尽头还有一段石阶,上了石阶就进入了一面拱券式门洞,门洞非常有年代感,造型别致,走过门洞就是一个圈起来的菜园子,周围的砖墙斑驳破旧,满是青苔,如果去的时节正好,或许可以看见一片绿油油的菜地。听当地人说,这里曾经是镇上粮站的仓库,四周还能看见过去的员工宿舍楼,那里也已经是破败不堪了。

文章图片4

小镇中有一段路被称作七里半边街,顾名思义,这条街上只有一边是有人安家的,另一边则是一条小河,隔着小河的对面是陡峻的高山。

中心街后面有一排整齐的吊脚楼,这些吊脚楼的阴面布满了绿色藤蔓,很是美观,当地村民介绍说,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宁厂古镇有很多的吊脚楼,它们是这个小镇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不仅说吸引了很多喜欢山郭风景的游客慕名而来,更是一度吸引了百位画家来到小镇画画写生,这些吊脚楼给他们提供了无数的灵感,几乎可以想象到文人骚客聚集于此的盛景,然而现在要钱这些吊脚楼已经濒临腐烂了,经过风沙和潮湿的侵蚀,吊脚楼变得缺梁少柱,从曾经的风景线变成了破败景象,很难让人把这两者连接到一起。

吊脚楼附近还连接着一个俱乐部旧址,有人根据旧址的砖石结构估算,认为它大概是上世纪60年代的产物,这个曾经的“俱乐部”已经剩下半截的墙体,屋顶早就坍塌消失不见,只剩下颓圮的戏台和空旷的观众席,到处皆是空空一片。

文章图片5

离俱乐部不远处还有一座充满岁月痕迹的建筑,从占地面积可以看出,曾经是一个商贾之家,虽然已经破败,断墙错落,但从规模和建筑的框架结构上看得出是大户人家的做派,当地人介绍说那就是向家老屋,向家曾经在当地极富盛名,地位就像是古时候的富乡绅,向家也是随着制盐业兴起而兴盛,最后受到制盐业的影响而衰落了,正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原来在解放以前,向家曾经是宁厂古镇的首富,他们也是制盐起家,曾经拥有五个熬盐的盐灶,七个制盐的笼子,时称“五灶七笼”,向家在武汉也设有多家商铺,可谓家大业大,主人家出行至少会有十几个保镖陪伴在侧,向家家主曾经有三个老婆,分别姓佘、蒋、毛,其中姓蒋的那位太太一直住在宁产古镇,直到70年代才搬走。向家曾经的辉煌只能从老屋的规模上找出一些痕迹了,因为房屋的实体已经被侵蚀得破烂,向家老屋后面有一个制盐作坊,依稀可以看出向家制盐作坊的规模,以及较为常见的制盐作坊器械设备。

抛开经济资源的影响,有人说,居住在山水环绕的小镇之中,真实处境并没有这么美妙,四周的群山也总是容易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它们高大厚重,将大部分阳光隔绝在外,那里的早上直到九点以后才能看得到太阳,而在傍晚时分,天色就会像深夜那样阴暗。在桥的另一边也可以看到一些废弃的楼房,据知情人介绍,那些楼房已经废弃了二三十年,楼房的保存程度和另一边的废弃楼房保存程度相差无几。

文章图片6

沿着大宁桥一直走,其间大概有七里左右的长度,而两边的废弃建筑也是绵延不断,在破败中又显露出一丝壮观的气魄,令来来往往的过客们都十分震撼。走到桥的尽头,是一个两边长满杂草的公路,公路附近也有一些破旧的楼房,它们像是衣衫褴褛的乞丐挺起了胸膛,给人一种惋惜而又惊心触目的感受。

就是这样的一个依山傍水的地界,这些楼房像捉迷藏似的嵌在山窝里,曾经有十万人就生活在这样的仿佛世外桃源的地方,过着安乐祥和的生活,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七八十年之后,这里只剩下了七八十户人家,甚至都没有经历沧海桑田的变化,这里却换了人间,任谁看到这里的衰败的场景——楼房错落有致,门窗破旧,屋顶和墙壁爬满了青苔,看不到一点人气,更为怪异的是,在桥下和公路旁的石缝里时不时地冒着一股来路不明的白烟,这些朦胧浓厚的烟雾穿插在断壁残垣之间,给这里更加增添了几分凄然,其中惋惜难以言表。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原本是一片乐土的地方变成了一座惨败的空城呢?

文章图片7

原来丰富的资源才是导致这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始作俑者。一切要从这里被发现有源盐泉资源开始说,那是自然的馈赠——盐泉。

从小镇北边的宝源山洞有一个泉眼,盐泉就是从那里滔滔流出,曾经有准确数据记载,这口盐泉的年流量有16000吨,从盐泉被发现到当地人开始制盐、运输,中间经历了很长的发展实践,宁厂古镇的制盐史已经长达四五千年。

据悉从夏朝开始,这里就已经兴起了制盐业,只是那个时候的规模和技术还很原始,对盐泉资源的消耗并不大;到宋朝的时候,当朝者在这里设置了大宁监征税,区区小镇却为国家贡献了不计其数的盐税,可见当时制盐业发展之盛,收获颇丰;到了明清时期,宁厂小镇就发展成了全国的十大盐都之一,这里的人们也依靠着盐源过着富足的生活,安居乐业。

甚至一直到解放前期,因为此地位于偏僻山区,时局动荡,几乎无人问津,所以受到的战乱影响也比较小,社会秩序也没有被搞得混乱,于是这里的居民依旧制盐熬盐,采撷资源,同时这样的环境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地人,他们有的是来这里做生意,有的干脆在这里建厂加入制盐大军,慢慢地,这里的打工人口也开始不断增多,繁荣一时;解放之后,受社会时局的影响,这里很多私人制盐作坊自发合并成了集体的盐场,也就是所说的大宁厂,起初经营得很好,就这样如鱼得水般运营了六七十年。

文章图片8

延续到20世纪90年代,然而就在此时,大盐厂没有任何预兆地破产了,盐泉资源不再随取随有,当地人的主要的经济来源从此切断,就像愁苦之人一夜衰老,这个小镇也在一时之间开始走向了衰落。宁厂古镇几千年来都是以制盐为生,因为小镇被群山环绕,地形崎岖,所以这里生活的人们没有耕地,也没有经营其他副业的条件。

因而集体盐场破产之后,小镇居民们就失去了唯一的经济来源和发展机会。苦于生计,这里的人们像其他地区的农民一样,最后选择了外出谋生,离开家乡去大城市打工,就这样,这里生活的人越来越少,当地没有一所像样的学校,曾经的学校教学楼也是沦为了民房,整栋教学楼里现在只剩下了一户人家;也没有超市商场,甚至没有医院和诊所,曾经的小诊室现在一片狼藉,只依稀能看见破烂的门牌和药柜,可以说根本没有完备的生活配套设施,这里唯一符合人们生活的一个条件就是目前还通着水电,勉强也可以生存。

文章图片9

搜寻着宁厂古镇的兴衰轨迹,从制盐小镇变成废弃山村,靠盐泉资源和制盐业辉煌了几千年,最终彻底败落,这一切仅仅是受时局影响吗?当然不是,造成如今这样一幅景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人类的不知足。居住在宁厂古镇的人们原本可以遵循古老的生存法则——“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这样世外桃源的美景之中,凭借着丰富的盐泉资源,世世代代过着富裕美好的生活。

可是人类贪婪的劣根性使得他们不断地开发本地的盐泉资源,疯狂地招商引资,丝毫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行为途径不利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就算再多的资源也会枯竭,更何况他们本来就只有这一种资源,一旦消耗殆尽,就不再有任何可以谋生的方式。

最终,疯狂的采矿制盐加速了宁厂古镇的衰落,由盛转衰,雷霆之势,制盐厂倒闭,当地居民失去了在家乡挣钱的渠道,生活所迫已经不允许他们坐吃山空,最终他们只能背井离乡,踏上异乡谋生之旅,从曾经惬意的“盐”老板变成了漂泊的打工人,家乡小镇也从远近闻名的资源小镇、美景小镇变成了晋升留守老人的破败山村,除了水电可用,根本看不到一丝适宜生活的痕迹。

文章图片10

无论是家乡土地,还是山水资源,这些都是祖先为我们保存下来的财富,而作为当代人的我们,在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要想到我们的后辈,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为他们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同时,更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万万不可行作茧自缚之事,更不能为了有限的金钱而毁掉无价的家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