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安国相字-下

 祥宏讲夷坚 2022-04-13

宋代段子:故事讲到的这位相字师,跟他老师谢石类似,看样子也是位异人,因为他能够读出所测之字更深的含义。这是洪迈本人亲历之事,也是洪老先生喜欢与术士交往的证据之一。

【原文】

坐者云:“所说极切当,其人三十岁中风涇,故左脚不良。但今已(上二字明钞本作“春秋”)七十,自有妻,安得如后一转语。”后旬日,(明钞本多一“妻”字)为人家作媒嫁女,颇获礼谢。

赵哲彦通以《周易》应乙酉举,遭黜,谋改习赋,朱适再来,因书“易”字求相。朱曰:“得非有更易之意乎?此字从且从勿,当且勿易,终必得。”遂仍旧经,获预贡。此三事闻之焦书有。

文惠公为参知政事,上章丐去未谐,朱访予,予曰:“用书信中字可占否?”曰:“可。”即指书中“去”字使观之。其体带草,朱捧玩咨叹曰:“此尊官已是贵人,今所占何事?”予曰:“见任两府,方力求去。”朱曰:“正钻头出天上,将位冠百僚,无庸询休逸之请也。”后两月拜相。

相关故事(点击直读)蔡相骨字||张邦昌卦影||宋氏葬地||婆惜响卜||张彦泽遁甲||黄炎司法||华延年||王五七造屋

【白话语音文字版】

听了朱安国的分析,在坐的人说:“先生你所说都非常准确!这个人三十岁时得了风湿症,所以他左脚不好。但他如今已经七十岁了,况且他是有妻子的,怎么先生最后一句话说他会有什么'婚姻之喜’呢?”十天以后,王明(之妻)替一家人嫁女儿作媒人,得到了很多的礼谢钱物。

赵哲(字彦通)以主考《周易》应乙酉年(孝宗乾道元年,1165年)的秋试,结果没中举。他心里想着把考试科目从“经义”改为“诗赋”,正赶上朱安国又来到饶州州学,赵哲于是写了个“易”字求相。朱安国说:“难道你有改变以《周易》参加科考的意思吗?这个'易’字有'且’和'勿’的字形,你应该继续坚持()不要改(勿易),就会得到你想要的结果。”赵哲于是仍旧以《周易》参加了经义科目的秋试,结果获得了举人资格。这三件事我(洪迈)都是听焦书有说的。

文惠公(洪迈长兄洪适)担任参知政事的时候,曾经给朝廷上表请求辞去参政一职,但没得到批准。有一回,朱安国拜访我,我问:“能用我长兄来信中的字占卜吗?”他说可以,我就指着信中的一个“去”字让他看。这个字写的有点带草体,朱安国捧着信,品玩一番后感叹道:“写信来的这位官人已是贵人了,你现在要占卜什么事?”我说:“我长兄现在两府任职,正强烈要求辞官离职。”朱安国说:“这个'去’字的形态正是钻头出天上的意象,这位官人会得到众官之上的位置,根本没必要询问他要退休离职这种请求啊。”

两个月后,长兄洪适果然被拜为右丞相。

【祥宏点评】:原文“风泾”应为“风溼”之误,风溼即现在所说的风湿性关节炎。以现代医学来看,“风湿”分原发性、续发性两种,原发性的风湿一般由感冒受湿、雨中淋漓、住宅阴湿以及不良气候所引起;经义,本意为经书的义理,同时也是科举考试科目之一。“诗赋”也是科举考试科目,可以简单理解为以“诗词歌赋”的形式应考;洪适kuò(1117-1184年),洪迈长兄,曾任右丞相,谥号:文惠;两府,以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和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省(政事堂、东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宋朝最高国务机关。洪适所担任的参知政事(简称参政,等同于现在所说的“副总理”)即属于东府;休逸,安闲超逸,意指退休状态。全本夷坚志,点开免费听


(文说明:原文电子版文字来自“中华文库”-特别致谢!再经中华书局版《夷坚志》校订;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夷坚志》简介:

宋代大文人洪迈编撰的《夷坚志》是中国古代志怪笔记小说的顶峰。它卷帙浩繁,包罗万象,流传至今仍保存了206卷共2700多个宋代事件,是中华传统文化最伟大的宝库之一。

《夷坚志》的时空观深契佛法、修证地圆融道家,与宋代文化领先世界的历史地位相一致。它表面看是一本奇人、异事、神怪大全,本质上却是最真实细腻的宋代社会生活实录,极具文献价值。

宋代社会生活塑造了此后中国人的心灵格局,《夷坚志》仿若是中国人的心灵大海。人们平时沉浮其中,茫然不觉,一旦凝神静思就会发现:

天下没有新鲜事,一切尽在《夷坚志》


随手转发,积功累德

解读祥宏谈夷坚系列之28-《夷坚志》,宋代术士大全 -现场交流

参考音频:来自“宋朝一小时”音频专辑@喜马拉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