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度的运动,为什么让人感觉舒服,原理是什么?

 身体自愈研究者 2022-04-13

读者:我现在早上六点多起来,打坐,然后去打羽毛球或者自己在家跳绳,最近状态会好一点。

我:运动让自己舒服,而不是让自己累。不要过度。

读者:但是我得运动才能产生内啡肽还是多巴胺那些啊,现在真的觉得老了。

我:静心也可以产生,运动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是身心合一的方法。脑袋没有杂念。如果脑袋不情愿,不想运动,或者身体不情愿,太疲劳,都不会感觉舒服。

上面是咨询记录。其实,不是运动让人舒服,运动和舒适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只有你是舒服的,你才会舒服。因果关系存在的唯一可能性是,因就是果,果就是因,除此绝无可能。不是运动让人舒服,是适度让人舒服,适度的才是舒服的。适度是刚刚好,刚刚好才是舒服,任何过度或不及,均不可能带来舒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身心是不平衡的,这是不舒服的原因。不平衡意味着,总有一方是过度的,而另一方是不及的。想得太多,或者做得太多,都是身心不平衡,知行不合一的表现。如果身心达成了一致,身心到达了某种平衡的状态,身体和心灵之间的能量流动,没有什么阻力,自然又流畅,舒服感就会产生,也就是神清气爽。

看看这个过程,你就会发现,舒适感跟运动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相关性。有不少的人,在从事运动锻炼,但真正从中感受到舒适的人,并不是很多。如果你不喜欢运动,你从事运动,只是因为你认为自己需要,你在跟着别人学习,那么你可能不会感觉舒适。如果你运动过度,感觉很疲劳,那么你也不会舒适。

生活中的你,一直都在运动,不论你做什么,你都是在运动,就算你是静静的坐在那里,你也还是在运动。运动是绝对的,一切都在运动,随时都在运动,没有什么不运动。如果你在这些运动里,感觉不舒服,那么问题就出在,你不喜欢这个运动,或者你的那个运动量,对你当前的能量状态来说,不是适度的。

不喜欢,一定不是适度的。不喜欢意味着,你在抵抗着心灵能量流向身体,身体和心灵之间的能量流动,出现了阻力。这当然不舒服。还有,如果你一直是某个身体姿势,你身体能量的重心,一直在某个特殊部位的话,能量流动就不平衡,压力就会开始产生,这也不是适度的,这也导致不舒服。

人们工作、做家务,人们认为应该去做,但又不喜欢做的其他一切事,都是一种运动,人们在这些运动中感觉不到舒服,一是因为他们不喜欢这些,二是因为常常过度了。这就是人们在生活中感觉到疲劳的原因。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去做自己爱的事,去爱正在做的事,并且不要过度,及时放松和休息。

瑜伽、太极、游泳、慢跑、散步、登山、以及各种娱乐活动,人们在从事这些运动的时候,他们常常觉得舒服。这是因为,人们把这些运动形式,定义为休闲、放松和娱乐,人们在这个认知模式中,心态非常的放松,人们喜欢干这些,然后又没有数量和时间的要求,随时可以休息,所以他们觉得舒服。但是,一旦你把这些运动,当成了你的工作,你就会感觉疲劳,这就是认知模式在转变。人们认为娱乐是娱乐,工作是工作。实际上,一切都是一样的,你的认识区别了它们。

读者提到了打羽毛球,如果你喜欢打羽毛球,只要你不过度,那么打羽毛球会让你感觉舒服的。因为打羽毛球的过程,你不需要前思后想,你只是本能的去做动作,你的大脑里没有杂念,你也没有什么情绪,你心灵的力量,与身体的力量,呈现出合一的流动状态,身心力没有了阻力,当然就是舒服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