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作:表达你的发现

 政博 2022-04-13
吴老师按:
这是一篇访谈文章,记录我的写作教学理念,刊发于《教学月刊》(2017年1、2期),今天整理的时候,发现没有发过公众号,于是发布一下,排版上稍有调整。

图片

早几年前就听说吴积兴老师的名头了他的写作教学讲座场场爆满从温州讲到全省 从浙江讲到全国,有什么独特的秘诀让他的讲座如此受欢迎?从省教坛新秀跻身“浙派名师”的他又秉持何种独特的写作教学理念呢?

那么怎么样的写作教学,才是受学生欢迎,而且又卓有成效呢?可能有人会说 ,要教好写作,教师本身先得会写作才行。但是吴积兴老师并不认同这个观点,他觉得这个要求太高了,不可能每个教师都是作家。他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先要懂得写作,才是教好写作的前提。“有目的地,才知道怎么走 ,否则只会南辕北辙。”他说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吴积兴老师一直坚持一个作文观,即“写作,就是表达你的发现”。基于此,他总结出写作训练的核心两要素——发现与表达,即引导学生发现生活,指导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的发现。





一、发现:素材“根据地”


写作离不开鲜活的素材,如何引领学生去发现素材 ,是吴积兴老师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他以文章引领与自己讲解相结合的形式,来唤醒学生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发现自己生活中有价值的素材把熟视无睹的题材变成精妙的写作素材比如他给学生看“青色的记忆”(青花、青衣、青衫、青砖等)系列文章 ,再结合文章讲解了青色的内涵,在讲解中不断唤醒学生的记忆。有一个学生就写出了篇《青牛》

 而今 ,我看见在道观里 ,老子成为了高大的神像,满是祭拜的过客,被可悲地扭曲成了道教教主太上老君。而青牛 ,早早地被锁进了老君的后院 老子也似乎习惯于端坐神坛成为呆板的蜡像、石像。再放眼中国 随地遍布老子的足迹 ,也刻印着青牛的脚印,但可见的,只有白牛、黑牛、黄牛鲜有青牛。

这个学生说 ,老子骑青牛的形象再熟悉不过了,但鲜有人去涉足,他写《青牛》也是在听了吴老师给的“青色的记忆”系列文章之后,突然想到的。这个突然想到,用吴老师的话说 就是“唤醒的结果”。

还有“母题写作”,也是吴积兴老师引领学生发现素材的一个重要方式。所谓母题写作,简单说就是类似于专题写作,如他前几年做得最多的“书写美好的消逝”母题 ,教学生书写美好的消逝:

     消逝的美好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比如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 殊不知建设的另一面是破坏 发展的另一面是消失。四百年间的动荡万变浓缩在四十年,其中伴随着多少美好的消逝!鸟鸣蛙叫鸡啼 夜半馄饨竹筒声 麦芽糖铁锤叮当声 溪边浣女捶衣声……都没了。引发无限诗情的大雁今天哪里去了一壶茶一张椅一本书的悠闲呢灿烂的童年呢?……多少曾经的美好 今天却都消逝了。而这一切消逝的美好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街一巷一鸟一虫 ,都是作文绝佳的素材。学生只要写过一次之后 便会留意这些相关的素材

吴积兴老师还引导学生去发现素材,建立起自己的“写作根据地”。所谓“写作根据地”

就是作者自己最熟悉的地方、最熟悉的人群。每一个成功作家的笔下都有他自己的“根据地”如莫言的高密东北乡 沈从文的边城凤凰贾平凹的商州等等学生的“写作根据地”就是善于挖掘自己最擅长的素材写自己最擅长的东西 如有些人擅长书法就写写对书法的感悟 ;有人熟悉自己的老家就写写老家逸事有人喜欢花草树木那就不妨抒发下草木之情。

     “自己最擅长的往往最独特的写出来的味道就会不一样。与其东挖西掘不如坚守营造一块属于自己的园地。吴老师如是说 





二、表达:语言的表现力


在吴积兴老师看来, 写作是表达的艺术,而语言则是表达的核心。他认为,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 ,往往过于关注语言的优美、诗意,而忽略了语言风格的多样性, 如幽默质朴、 古雅、乡士气息等风格。而对于作文的语言,他认为只要有表现力的语言,就是好语言。

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吴积兴老师主张学生首先要有大量的阅读。他让学生去寻找自己最喜爱的作家 ,然后对其作品进行深入系统地阅读, 唯有此, 方能汲取一个作家的养分,化为己用, 锻炼语感 ,锤炼语言。用他的话说 就是:

请作家站在身后,成为帮助学生写作的导师。每个伟大的作家后面都站着另一位大作家。

    鲁迅的后面站着果戈理,郭沫若后面站着美国诗人惠特曼,余华的身后站着川端康成、卡夫卡等等。大作家的成长都少不了受他人的影响何况学生?所以鼓励学生大量阅读 ,从一位作家 ,到另外一位作家 努力去接受名家名著的影响。把一个作家读透琢磨够了烂熟于心 这个作家便会成为自己写作的底色、底蕴。只有不断阅读,才能让底子不断深厚 正如林黛玉教香萎写诗 要求她先读王维诗百首、杜甫李白百首打底。这样才能在写作的时候后面站着诸多名家接受名家影响。

吴积兴老师主张,教师要做一名“语言的领路人或者搬运工”。具体就是从名家名作中, 把特别有表现力的语言,提炼出具体的语言点(语言招数),传授给学生。比如

他让学生借鉴丰子恺《做父亲中的语言方式写对话就像打乒乓球一样一来一去,一来一去,有两个来回就差不多了还有一个词语反复两次来写作“小鸡 小鸡”“要呢 要呢”“好来 好来,一改学生平时写对话随意、冗长的现象。有个学生就这么写:妈妈深夜送点心“我”有些烦,于是说“不要 ,不要”,当“我”看到妈妈端着点心沮丧地靠在门框 “我”突然有些不忍 ,于是就说“好吧 好吧〞吃好之后 为子哄妈妈开心 ,”说“还要 ,还要。三次简要的语言 非常地形象生动,”的情感变化,一目了然。

吴积兴老师坚持“用文学来滋养文学”,每个语言点的训练, 都从文学作品中发现, 在理论书中理证, 用一招又一招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





三、思想:发现表达的旨归


发现与表达的旨归是为了思想,如果说语言和素材是文章的骨肉,那么思想便是一篇文章的灵魂。针对立意思想在学生作文中的缺陷 ,他通过在写作教学中植入思想以唤醒或激活学生的思想, 让学生通过“读有思想的书”,“和有思想的人交流”,在阅读与交流中 ,及时记下有思想的语句,以积累真知灼见

钱理群先生说 :要真正有一双能够发现、感受美的眼睛、耳朵、手足与心灵 是需要长期的培育与训练的 ,而这样的培育与训练,在本质上是个生命的开发、提升的过程而吴积兴老师在做的,正是这种不断引导学生去发现,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发现表达出来。

写作是一种发现。吴积兴老师正是以自己独特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践行着自己的写作教学理念。 

2022中考专题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