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容易预防的恶性肿瘤,2030年竟然能消除?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4-13

作者:

李方澜 健康教育随访部主任

聂惠龙 妇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

面对宫颈癌 不必恐慌

2018年全球宫颈癌

新发病人数为57.9万,

死亡人数为31.7万。

2020年全球宫颈癌估算

新确诊病例60.4万人,

死亡病例34.1万人,

我国宫颈癌新确诊病例10.9万人,

居妇科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

宫颈癌是全球范围内居

第 4 位的妇科恶性肿瘤

宫颈癌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

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

但其实子宫颈癌是

最容易预防的一种癌症

2018年世卫组织(WHO)提出

2030年消除宫颈癌

为什么会得宫颈癌?

目前的研究已明确,持续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导致子宫颈癌的最主要病因。HPV感染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其基因型有200多个型别,其中15种基因型有较强导致宫颈癌的特性,包括HPV16、18、31、33、45、52、58等;HPV16、18型是两种最常见的高危型HPV,约占70%。

HPV感染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据估计,大多数性活跃的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感染1种 HPV型别。大多数子宫颈 HPV 感染是自限的,在 1-2年内自行消退;但在某些个体中,持续性感染导致尖锐湿疣(HPV6、11型)、子宫颈癌前病变(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甚至是癌变。

正常宫颈上皮细胞 如何演变成癌细胞?

上皮内病变(SIL),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子宫颈病变,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90%的SIL发现有高危型HPV感染

上皮内病变分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 。LSIL大部分会自然消退回到正常状态;细胞学检查为LSIL及以下者可随访观察;病变持续发展或持续存在2年者宜进行治疗。HSIL可发展为浸润癌,需要积极治疗。

宫颈正常上皮→上皮内病变→原位癌→浸润性癌

从上皮内病变到浸润癌,大约历经5-10年以上 的时间,所以通过筛查发现 上皮内病变,及时治疗 HSIL,是预防宫颈癌行之有效的措施。

如何预防宫颈癌?

一级预防

预防性HPV疫苗注射,通过阻断HPV感染,从而预防子宫颈癌的发生。

预防性HPV疫苗免疫原性很强,能够产生显著高于天然HPV的病毒抗体滴度,诱导强烈的保护性免疫应答。目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HPV疫苗有3种,见下图。

在国外预防性HPV疫苗的使用已有十余年,高接种率国家的HPV16、18型感染已减少,HPV感染的相关疾病也大大减少,如尖锐湿疣、子宫颈上皮内病变和子宫颈癌。但国内适龄女性接种疫苗的比例不到1%。

二级预防

通过定期筛查,目标是发现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原位癌和早期无症状浸润癌,显著降低癌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1)细胞学筛查(TCT):特异性高,敏感性低

相关研究显示,对 35~64 岁女性每 3 年细胞学筛查 1 次,减少了80%的子宫颈癌发生。

但是,细胞学检查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其敏感度低(仅为50%~ 70%)和重复性差,假阴性率高,因而需要通过增加筛查频次,或者联合HPV检测来弥补细胞学检查敏感度不足的问题。

2)HPV检测:特异性低,敏感性高

HPV检测具有高敏感度,有性生活的女性中80%一生中会感染HPV,所以一旦测出HPV感染,也不必过度紧张。只有高危型 HPV 持续感染者,有可能在未来发生子宫颈癌。

细胞学检查联合高危型HPV检测,如果双阴,可以3年检查一次;如果一项阳性,需定期随诊,在妇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干预和治疗,从而最终阻断宫颈癌的发生。

划重点

子宫颈癌是最容易预防,且早期治疗有效的恶性肿瘤之一。癌前病变时只要早期发现有效处理,就可能扼制其演变为宫颈癌。

我们面临的挑战是确保90%的女孩15岁以前都接种 HPV 疫苗;并且让所有30岁以上的女性定期进行子宫颈癌筛查,以及癌前病变的治疗。这样的话,2030年就有可能消除宫颈癌。

不管是二价、四价还是九价,不论国产还是进口,需尽早接种,尤其是没有性生活前接种最好;即使接种了HPV 疫苗,还得定期筛查子宫颈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