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师提醒:吃6种药谁劝酒都不能喝

 文炳春秋 2022-04-13

感冒药

扑热息痛是许多复方感冒药和止痛药的主要成分,对肝脏有一定毒性,如果不过量,一般较为安全。

但如果服扑热息痛前后喝酒,会加重对肝脏的损伤,携带特殊基因者,喝酒后扑热息痛对肝脏的损伤将更严重。

抗生素

头孢类抗生素和酒精发生双硫仑反应,除了引起脸红、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外,还可能引起口干、出汗、胸痛、呼吸困难、急性心衰、急性肝损伤、惊厥,威胁生命。

此外,甲硝唑等抗菌类药物也可能受到含乙醇(酒精)制品的影响。

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对胃黏膜有一定刺激,如果服用期间喝酒,会加重这种刺激,引起胃出血等问题。

在服用其它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时,也应避免饮酒,以免加重伤胃。

安眠药

服安眠药后,神经系统功能受到抑制,注意力、反应力、平衡能力都会下降,易出现嗜睡、头晕等症状,就像喝醉了酒。

这时如果再喝酒,对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更强,可能引起跌倒和昏迷。

抗过敏药

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过敏药,以及含有这些成分的感冒药易引起困倦等副作用,如果服用前后喝酒,会让这些副作用更明显,甚至引起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症状。

降压药

低血压是降压药常见的副作用,酒精会让血管扩张,降低血压,如果服降压药后喝酒,会发生低血压的风险更高。

小贴士:在喝酒前后3天,甚至更长时间内服药,都可能对药物产生影响,出现危险。

建议大家在服用上述药物期间避免喝酒,喝酒后不要轻易吃感冒药、止痛药等,到医院就诊时,应主动和医生沟通自己在什么时候喝过酒,以保证处方的安全性。另外,据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信提示:如果有以下情况,“酒友”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1. 明知醉酒人不能喝酒——无论“酒友”是否明知,都应承担责任,不过“明知”是责任较大。

2. 强迫性劝酒——主观上存在过多即应承担责任,但强迫性劝酒不是暴力行为,赔偿亦只是相应的。

3. 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法律并无明确规定,一般认为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的情况下,一旦出事,酒友有可能会承担一定的责任。

4. 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视情况而定,若醉酒到无法自控,酒友负有一定的监护义务,将其送往家中或医院,若出现意外,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既有损健康又有违法的可能,下次再遇到饭局,记得少“劝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