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这些药再喝酒,可能被“秒杀”

 拂面不寒杨柳风 2016-06-04

酒,在古代是一种药物,用来活血化瘀,驱散体内寒气用。到了汉代,人们开始饮酒,招待宾客,逐渐发展成中国特有的酒文化。

酒的主要成分为乙醇。饮用后人体先是兴奋,,随之对中枢神经出现抑制,,并扩张血管,刺激或抑制肝药酶代谢系统。

感冒药,扑热息痛

一些酒后头痛的患者服用少量的扑热息痛来缓解头痛,在服用感冒药期间饮酒的人也不在少数。这两种做法都是非常危险的。

扑热息痛、感冒药+酒=肝损伤、肝衰竭

扑热息痛属于解热镇痛抗炎药,是目前临床广泛应用的非处方药。一般情况,其副作用表现为恶心、厌食、呕吐、出汗、腹痛等。但是大部分人都会忽略它对人体肝脏的损害。

大概一次性摄入30片扑热息痛就能置人于死地,只要摄入1片,对肝脏来说也是额外的负担。如果服扑热息痛时还喝酒,它可能会让你很快送命。目前有很多抗感冒药中都含有扑热息痛,即使服用较少的量,但同时饮酒,都可能出现药物中毒。


催眠镇静药

酒有抑制神经中枢的作用,与药物双管齐下会造成中枢神经过度抑制,产生休克。

催眠镇静药+酒=休克

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安定、利眠宁这些大脑抑制剂,在乙醇的作用下,会被人体加速吸收,同时还会减慢其代谢速度,使药物成分在血液中的浓度在短期内迅速增高。饮酒后,酒精对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先兴奋后抑制,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活动受到严重抑制,可使患者出现昏迷、休克、呼吸衰竭、死亡等。


降压药

饮酒本身并不可怕,适度饮酒还会改善循环,可如果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过量降压药后饮酒,那将是非常危险的。

降压药+酒=低血压晕厥

高血压患者在服用过量降压药后饮酒,那将是非常危险的。因为饮酒可使血管扩张,增强药物的降压作用,使本身因药物作用降到正常的血压降到更低,引起突发性低血压,导致晕倒、跌伤等各种意外。

不仅是降低血压,饮酒还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引发脑出血。数据表明,由于喝酒引发脑出血的高血压患者在临床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如果患者出现酒后情绪激动,发生脑出血的可能性更大。

降糖药

低血糖症状会随着糖尿病病程和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出现而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可忽然发生昏迷而无明显先兆。

酒精+降糖药=低血糖性休克

所以糖尿病患者吃了药最好别喝酒,轻则出现醉酒或者降低药物作用,重则引起毒性反应或者使原来的疾病加重。因为各种酒中都含有乙醇。同时,酒精有扩张血管作用,会对抗凝血药物或利尿降压药物产生影响,会使人出现头晕、直立性虚脱等症状。


头孢等抗菌药

使用头孢等抗菌药时必须戒酒。

头孢+酒=毒

注射头孢后,由于药物作用,酒精(乙醇)在人体内氧化为乙醛后不能再继续氧化分解,从而导致乙醛在体内蓄积,引起乙醛中毒反应。该反应一般在喝酒后8分钟至10分钟出现。其主要表现为面部发热、视觉模糊、头痛、恶心、呕吐、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


总体上,药与酒的相互作用结果有二:一是降低药效,二是增加药品的不良反应。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我们一定要少饮酒,吃药时更不能饮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