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为人谈“职业化=专业化吗”

 摘了不看 2022-04-13

我们要坚持走职业化的道路。为什么要搞职业化?并不是因为它好看,而是因为职业化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给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赢得客户满意和信任,而且也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工作效率和人均效益,增强我们的竞争力和生存能力。

——摘自任总在全球技术服务部2005年第一季度例会上的讲话 

图片

很多人都认为,职业化的重点就在于提高我们的专业技能,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这对吗?

伴随着公司海外快速扩张的步伐,最近笔者和许多同事参加了几次重大海外运营商的测试。测试中,给我最深印象的是我司的工程师每次出去都是行程匆匆,赶急赶忙。从设备发货、签证申请、版本验证、测试过程中,大多数时候大家有个感觉是:不到最后关头,问题就得不到解决。而更奇怪的是,许多人竟以此自豪,认为这是华为的优良传统,这反映了华为解决困难的能力。

在测试期间,各运营商对于华为的评价,恰恰不是技术上的,而是职业规范上的。他们认为华为工程师“Huawei guys can do everything”,但另一方面“华为的产品是不错,工程师的水平也很高,但华为的工程师为什么那么辛苦?为什么需要每天都熬夜?”相比业界最佳,在测试协调上,在与运营商的交流沟通上,其效率确实要比我司要高。

例如运营商A的测试官曾委婉地给我们的市场人员反馈了一些意见,他表示在测试中每个厂家都有不少的争议和问题,但华为处理问题的方式明显有待于改进。华为的工程师遇到问题时,一般情况会立即以标准建议和产品实现来进行解释,但由于测试现场比较紧张,再加上时间短来不及细细推敲客户问题的真实含义,以至于某些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答,有时在不同的场合下、不同的工程师甚至给出了相互矛盾的解释;而国际友商一般的作法则是不立即进行答复,负责测试的人把运营商的问题记录下来,然后交给现场的技术支持人员进行讨论研究,在当天测试结束之前再把讨论好的答复统一答复给运营商。这样既不影响正式测试的进程,又圆满而妥当地解决了客户的疑问。这就是我们与业界最佳的差距,但这个差距不在于技术上;其实客户觉得我们产品的某些关键指标要优于友商,很多功能也比友商要强大,但测试过程中友商员工所体现出来的职业化程度却影响了运营商给出的印象分,尽管这个项目最后在项目组全体成员和总部后方同事的全力配合下获得了成功。
       此例说明职业化并不等同于专业化,甚至职业化技能也不能等同于专业化。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提高了,但职业化技能并不见得就能综合提升。很少有秘书是因为她能每分钟打200字,或者能快速整理文件而被称为出色的秘书。同样,也很少有工程师因为他(她)本身的专业知识而被称为出色的员工,当然我们可以称之为“牛人”、“大虾”。职业化技能不但包括已拥有的技术能力,还应该包括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办事的规范性等一系列综合技能。正如一些人力资源管理专家指出的那样,职业化的要求绝对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职业技能。职业化是一种潜在的文化氛围,就是大家在职场上都用同样的语言讲话,用同样的方式沟通交流,用同样的道德准则和行为来做事。

职业化的要求不但包括了职业化技能,还应包括职业化精神。这里的精神就包括了敬业、爱岗、忠于职守、职业道德等内容。如尽管公司一再强调信息安全,一再强调考勤制度,但依然还是有某些人为不正当利益盗取公司机密,还是有极少数人上班不尽心尽力,却想着薪酬待遇;与己无关之事高高挂起,出现问题不是主动承担责任并进行改进,而是逃避之。还有更多的人在做工作时下意识地存有短期功利的意识,有小集体利益的狭隘思想。试想如果大家都缺乏长远的职业考虑,不注重个人职业技能的积累和职业精神的培养,这对于新员工如浪潮般涌入的我司来讲是比较可怕的。

公司显然把提高整个公司的职业化能力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如建立个人诚信档案,鼓励职业化技能的培养,进行各层各岗的封闭培训,而这些都将为我司整体职业化水平提高作出点点滴滴的贡献。

       我们在职业化的路上,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