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府学胡同上的地标

 古磨盘州人 2022-04-14

北京城里,有那么一片区域对我非常神秘。

其实,我都说不清到底因为什么神秘?是北京城传说中的锁龙的水井,还是因为二环北角的喇嘛庙,或者是仰之弥高的国子监,我自己都说不清。

那地方我去过,不过我去那儿都是循着点去的,比如买二手自行车,我奔着交道口去的,找孔庙就奔着国子监去的,找佛学就奔着雍和宫去的。此外,还去过哪儿,我都记不清了。

有朋友提示我,府学胡同我该去看一看。我还有点发愣,府学胡同是哪儿?跟国子监不是一个地方吗?

不久之后,我又意外地看了一篇文章,也是介绍府学胡同的,作者说他到府学胡同凭吊南宋末年的英雄文天祥。我连忙拿出手机查了一下府学。

得知那里在元末的时候,原本是一个和尚化缘建造的一座庙。非常不巧的是,庙的建筑刚刚完工,还没有请佛像进庙,朱元璋的大军就打了过来。

了解朱元璋的人都知道,我的就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只要他的大军所过之处,一切都是他的。对于寺庙,朱元璋是有心结的,因为,他幼年在庙里有屈辱的经历。新建的庙可能保不住了,和尚灵机一动,我这是庙,不过是文庙。和尚好像为了证实自己的说话,立即将孔夫子请到了庙里。

孔夫子比菩萨管用,庙保住了,不过他真的成了文庙。明朝刚成立的时候,这座庙叫府学,即北平府管理的学校。后来,南京成立了国子监,元朝的国子监变成了府学,这座庙改成大兴县学。后来,明首都迁到北京,国子监还是国子监,大兴县学还原为顺天府学。说到这儿,估计一般人都被我绕糊涂了,其实,我也糊涂了。

于是,我放弃周末中午午睡的时间,坐着地铁就循着导航走过去了。在胡同里拐来拐去,有热闹和繁华的,也有冷清和静谧的,我甚至有点不知道东南西北了,在棉花胡同过了一条有红绿灯的街道,就到了府学胡同。

胡同后有高高的牌坊朝着南边,牌坊无疑是古老的,看门上的铁将军,估计这座牌坊很久没让人参观了。又往东走,看见了一个紧闭的衙门,门口的大理石标识牌上刻着“顺天府学”几个字,门头上有个蓝底金字的匾额“府学”。

我要来的地方就是这儿了?我有点拿不准,可地图上明明标识,这里有座“文丞相祠”。

胡同里几乎没有闲人,我有点不甘心,又往东走了几步,终于眼前一亮,我看见了一个不大的门楼,里面应该是座院子,院子门楼上挂在一副黑底金字行书的匾额“文丞相祠”。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我也不知道脑子里突然冒出这首诗,诗的名字叫《过零丁洋》,它曾经入选过中学语文教材,这首诗的作者是文天祥,他是南宋最著名的英雄之一。

景点门口没有人,一眼能望到里面,门口的指示牌提示扫码登记预约。扫完码,发现今天预约名额已满,前面的一对年轻人有点沮丧,转身离开。看里面也没有人,时间离下班还有一个半小时,我非常不甘心,直接就往里走,在门口,我望了一眼值班室,出来一个大爷,我说预约名额已满,里面却没有人,但是我想参观。

大爷说看下我的行程码,确认没有问题后,他让我扫码购票进入,我转身到门口,告诉刚才离去的那一对年轻人,把他们招了回来。

进得院里,感觉还是比较新,应该是近些年翻新的建筑。这是一座两进院落,其实就是前后两间房子围成的小院。前院东墙上刻着《正气歌》全文,西墙上刻了文天祥祠的简单介绍,中间立着一块碑,碑上正中刻着文天祥的画像,上面篆书刻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这应该是一首词,这是文天祥就义后从他的腰间发现的,就叫它《绝命词》吧。有一株白色的丁香花斜向生长,好像是石碑顶上的保护伞。也是我幸运,侍奉丁香花盛开,白色的丁香花绽放在小院里,小院顿时鲜活起来。

前殿的门口有幅对联,署名是文怀沙所作,“地老天荒不忘一部中华史,山呼海啸齐唱千秋正气歌”。文怀沙号称是文天祥的二十四代孙,是否确切,真的说不好,因为文怀沙的所谓学者身份曾经被人质疑。边上贴墙还有大康先生写的一副对联。

步入殿内,一块木质屏风,上面刻了“忠孝廉节”四个字。墙四周张贴了文天祥的生平事迹。

进入孔庙的大门

丁香花真的应景

东墙上的正气歌全文。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26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