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昨晚,梨花又开了

 唐诗宋词古诗词 2022-04-14


夜晚沿着河边跑步,不经意间嗅到一股浓烈花香,是那样清澈与动人,随着春风一阵阵飘扬着。我这时才注意到,道路两旁的梨树,它们如雪一般洁白鲜亮,已经彻底盛开了。

梨花绽开,春天真正地到来了。我胸中不觉涌出宋代词人仲殊的一首词:

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

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

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柳梢青·吴中》

仲殊此词是抒发历史兴亡之叹的。妙就妙在这句——“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就像这几日永城的天气,阴中带晴,倏忽飘雨,那梨花反而开得更好,开得正是时候。傍晚,有些喜欢散步的人,在河畔静静地走着,也有打开广播听着新闻或者《诗词大会》的,但那声音总遮盖不住梨花的香味。

梨花在这时,成为了忙碌生活中最好的调味品。

当然,令人备受喜爱的,还有刘方平的诗。诗云: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春怨》

高中时看《寂寞空庭春欲晚》电视剧时,曾为纳兰性德的爱情而悲哀。纳兰到底是不是和皇帝抢女人呢?这个问题待定。不过刘方平这首诗,因为主角是思妇,所以梨花似乎也成了招怨之物,丧失了它的天然美感。

跑跑停停,遇见一对情侣踏香而过,忽然又想到了爱情这个永恒的话题。于是,便先想起陈亮的词:

东风荡飏轻云缕,时送萧萧雨。

水边台榭燕新归,一点香泥,湿带落花飞。

海棠糁径铺香绣,依旧成春瘦。

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

——《虞美人》

以前并不曾想到,陈亮这种热血男儿,也有痴情与深情的一面。他写爱情的作品不多,但这句“黄昏庭院柳啼鸦,记得那人,和月折梨花。”瞬间便让人想起了初恋。这和晏小七的“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最痴情的,还属唐伯虎。他以怨妇自喻,却尽显风流。词云: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剪梅》

我曾经也多次试图写出柔情似水的相思之作,甚至也效仿赵明诚连写数十首请友人评判,友人评判后以这首《醉花阴》为佳:平生未解相思调。无奈虽年少。未遇小攀时,读罢相思,不为相思扰。一朝踏上蓬莱岛。白首同心老。纵苦雨凄风,这一生中,日日陪君笑。

全词平淡如话,写作之时也是满怀深情,可是终究都没有唐寅的这种妙处。“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是啊,天长地久有时尽,唯有相思无尽处!爱情这东西,本来就是世间最不可能又最让人留恋的事物!

所以,还是东坡居士最有先见之明,不写爱情,就谈一谈世事无常、人生感慨!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东栏梨花》

清明,既可指梨花的纯净洁白,也可以实指“清明节”。清明节后,梨花又开始渐渐凋落了。人生又有几回能看到这样的美景?也许盛开之时,你还未及关注,但它的生命绝不会因此而作短暂停留。苏轼为之惆怅,缘由便在此了。


在87 版《红楼梦》中,探春清明节前远嫁海外,临行前让宝玉再题写几句诗。一向“有心无肺”的宝玉这时不觉伤感起来,写下了“人间几度清明,一边梳拭英雄泪。”

其实,这个世界本就这样。我们与其用大量的时间去惆怅伤感,不如在晴朗而寂静的夜晚,去河边看一看、嗅一嗅梨花的深情与喜悦呢?

-作者-

孔尧。笔名黛珂。热爱生命,热爱文学,热爱诗词。一个清纯朴素的文艺青年;一个难以自拔的红迷;一个性空灵的古诗词作者!

遇见是缘,点赞点亮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