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微 展 览 | 游伟:支架在统编教材中的运用分析及建议

 昵称59638027 2022-04-14

游伟简介

游伟,中共党员,一级教师,福州市鼓楼第一中心小学副教导主任,鼓楼区骨干教师。对语文教学充满热情,2011年获鼓楼区第五届新秀杯一等奖;2017年获教育部“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2018年在福州市优质课评选中获三等奖。应邀到重庆、深圳、太原等多地送教讲座,效果良好。多篇教学论文在省市区一、二等奖,曾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五四青年奖章、优秀教师等荣誉。

游伟成果概述

近年来,参与多项省市级习作课题的研究。习作论文《习作教学中运用“支架”:优势、不足及建议》发表于《教育研究与评论》。习作课例《那一刻,我长大了》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汇编出版为《同步作文名师好课》;习作课例《写作品梗概》发表于《小学教学参考》;另有多篇论文获市区奖项,参与编写出版统编教材作文用书《壮壮老师的同步读写秘籍》《开心同步作文》等,组织学生参与《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读后感》的写作并出版成书,与何捷老师合著出版《壮壮老师讲作文》。

支架在统编教材中的运用分析及建议

游伟 何捷

“支架”是从建筑行业中引申到教育领域的概念,原意是“脚手架”,指用来建造或修整建筑物时使用的临时性结构。经由心理学家、教育学者的研究拓展以及一线教师的实践,“支架”已发展为较为成熟的“支架式”教学系统,在教学中得到广泛运用。“支架式”教学的基本操作方式为:在教学中为学习者建构关于知识理解、能力提升等学习目标达成的相应辅助。这就要求教师在执教前充分设计,将“打包”后的学习任务加以分层、分解、分化、分发给学习者,以将其逐步引向并抵达目标。

(一)介入的优势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到六年级上下册教材,共编撰“习作”五十八次,将“支架”这一重要的设计理念运用其间,涵盖二、三学段的习作教学全过程(如图,以三年级为例)。所涉及的支架类型有五种:问题支架、建议支架、图例支架、表格支架、例文支架。支架运用在习作的四个重要阶段:构思阶段、起草阶段、修改阶段、发表阶段。可见,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编撰中对支架的高度重视,这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预期,希望一线教师在执教过程中,能对支架设计予以理解和运用,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辅助学生完成习作,提升能力。

相对于以往习作教学中的三个的“直接”:直接讲授后写、直接简单给指令后写、不讲不管,直接凭旧经验写,教师使用统编版教科书进行习作实践中,发现支架的确能起到更为有效的功能,促成了教学效果更优质的呈现。

其一,品味格调的锚定

支架让“写什么”的预先构思更为灵动宽广,这将促使学生在自己设定的方向上,在自己可控的范围内,最大限度提升即将写就的语篇的整体品格。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作前构思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开始写吧”的命令所取代。学生养成了“拍脑袋”写的不良习惯:写不出,硬挤也要挤出来;不会写,重复写之前写过的;不知道怎么写,就随意编。作前构思是写作全程的起始环节,无可替代。而统编版教科书以各种支架,不断提示:构思在先,动笔随后。

例如: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介绍一种事物》,教材中提供了构思列表,还做了文字提示:如果要选择一种你了解并感兴趣的事物介绍给别人,你打算介绍什么?下面表格中的提示和题目是否对你有启发?配合建议支架,表格中左边第一列,提示了介绍的事物可以与动物有关,与植物有关,与物品有关,与美食有关,以及其他感兴趣的内容;表格的右侧则一一对应地列出了各种可写的话题,同时还在文字表述上做了区别。比如,有的直接以名称为题“恐龙”,有的赋予了文学性的修饰,如“种子的旅行”等。这样的一张表格,拓展了思路,开拓了作者的视野。学生感受到介绍一种物品,完全可以写得耳目一新,在支架的辅助下,选材就得到突破,摒弃了过去写说明性文章的“老三样”:笔盒、电冰箱、电视机。

又如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我想对您说》,要求学生给父母写心里话。教材给出的建议支架是:可以回忆你们之间难忘的事,表达你对他们的爱;可以讲述你对一些事情的不同看法,让他们了解正在长大的你;可以关注他们的生活,向他们提出建议,改掉一些你认为不好的习惯等。建议支架的搭建,让学生在“对父母亲倾吐心声”这一类语篇写作中,寻找到了真实的、新颖的写作话题。同时,在交际交往的功能驱动下,写作成为真正的交流方式,所写的文章自然和以往完成任务式的写给爸妈一段话,大不相同。

其二,隐性运思的亮相

支架让玄而又玄的“怎么写”变得清晰可见,这将有助于学生突破写作“黑箱”的封锁,让整个写的过程都敞亮起来。在运思的作用和主导下,写作成为学生充分具备主导权的学习活动,伴随着“我可以作主”“我可以改变”的建构过程,不断实现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并在全过程中实现认知的生长——明白可以这样写。这样的写作活动,还伴随着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正向的迁移,每次写都将认定自己更擅长,更胜任,也更爱上写作。

例如: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小小“动物园”》,教材设计了图例支架,让学生清晰地看到如何把“妈妈”写成一只“绵羊”。左图是妈妈,右图是绵羊,中间以虚线强调关联:都是波浪卷;都爱吃素;性格都很温和。如此一来,学生就能借助支架,模仿图例,将原本谙熟于心的与内部言语运作,以准确的外部言语展现出来。内部运思——中介转化——外部语言,这一隐性的言语运作的思维过程,在图例的辅助下变的清晰明朗。实际上,这一转化就是本次习作是否成功的决定因素——会写好“妈妈”,就能够复制方法,写好全家,完成“家庭动物园”的全面写作。

又如:四上第五单元习作《生活万花筒》,在运思的指导上就更为简单与突出了。教材直接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在写作之前仔细想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借助表格,先填表,先构思,然后再提取表格中的元素,进行文字加工和组合。写作过程变得有序列,很轻松。而在自己运思主导下,写好一段有逻辑关联的话,正是第二学段写作教学的要义,是学生需要形成的能力。通过表格支架,学生能清楚地认识段落结构,写成有逻辑的、有条理、有核心意思的语段。

其三,美好结果的预约

支架将“写成什么样”的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让其看到未来,增强信心,“写出来”“写成功”变得更加有把握,更触手可及。特别是例文支架,在“预约”成功上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当然不仅仅是提供例文这样简单,从之前的构思、起草等环节开始,各个支架的合力,就注定写作能在运筹帷幄之中,获得决胜千里之效。步步为营的过程性写作,让美好的结果可期。

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写日记》,教材中就提供了例文支架——一则标准的日记,有格式,有内容,有童趣。学生看到这个日记,可以借助支架,实现直接模仿,能轻松成文。再如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习作《我有一个想法》,教材中就配套了出示了两个片段,分享了两种想法:第一种是针对现存的问题,提出建议,“对爱玩手机人的予以提醒”第二种是对美好的未来提供的设计,关于“开辟植物角的建议”。两个片段提供,不仅让学生看到想法该怎么写,明确想法该往哪个方向写,还在语言文字上给与了学生规范的引导。模仿是学习的写作最常用,最管用的方式,例文支架在第二学段的写作教学中,起到了非常实在的辅助作用。

其四,关键能力的弥补

支架让“修改”“发表”,这些曾经缺失的一环得以修复。特别是对修改的提示,几乎覆盖了五十八次习作。且修改的方式多样,形式灵活。例如,提示自己多改,提醒同伴互相改,小组合作改,还有让家人辅助改。修改之后的发表,也以张贴、朗读、交换、收藏等方式进行。我们都知道“修改”“发表”的意义,教材以“建议”给了我们提示,教师在教学中必定会更为重视。至此,全程写作中曾经被忽视的修改重新回到写作之链中,全程更全,效果更佳,因为重要的一环回到系统中,合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下呈现何捷老师执教的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学写倡议书》实录片段,特别关注“建议支架”“例文支架”在教学中的运用,感受支架发挥的轻松、便捷、有用的教学实效:

(1)明晰写作要求

师:今请翻看课本,看清要求,这次习作,到底要我们写什么?

生:写倡议书。

师:倡议书,这是我们第一次遇到的写作内容,教材中具体是如何要求的呢?我们一起读一读。【课件展示】

如果你有一个想法,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并一起去实施, 可以写一份倡议书。如,号召同学节约用水、不使用次性用品, 倡议居民进行垃圾分类。读读下面的倡议书,和同学交流写倡议书需要注意什么。

师:谁来说说,要求是什么?

生1:先想好倡议什么?主题是什么?

生2:再看看课本中的倡议书,看看写的时候要注意点什么?

(2)提炼写作要素

师:看来,倡议书就是将“我的想法”转化为“我们的行动”,变成大家的共识。而且,倡议和命令之间有什么区别?

生:命令是强制的,一定要做到。倡议是建议,让大家这样做。

师:非常好。记住“自觉自愿”这四个字。倡议书的写作和宣读,就是让听的人产生自觉自愿的状态,接受倡议,转化为行动。用一句俗语说就是“别逼我,是我愿意的”。

生:(齐笑)

(3)写作指导

师:【组织学生读范文】请大家读一读教材中的倡议书,和同学交流:写倡议书需要注意什么。

生1:要有标题,标题就是倡议的主题。

生2:要有写作对象,就是这个倡议书,写给谁,要写明白。

生3:一点一点写出倡议。

生4:要署名,还有要注意落款写好时间。

师:很不错。大家都六年级了,自己能写吧。老师发现,所有的提醒都在教材中的提示框里写得明白,希望大家在写前看清楚,边写边对照。大家要记住老师给大家的提示【课件展示】确立主题,注重格式,写好倡议。

生:记住了。

师:写的时候,有具体的要求。第一,每个人的倡议书中,至少要写三条倡议。第二,写后要对照范文,调整好格式。包括:标题,分点,署名日期。要和范文对照,写到“像样”就好。

生:自由写作。

此环节,先搭建例文支架,通过给出教材中的倡议书范本,为学生树立学习标靶,就是写成这样。这样一来他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写倡议书基本的注意点。其次搭建建议支架,落笔前给出写倡议书的两条建议,助力学生实现内部语言向外部语言的转化,实现认知的生长——明白写什么,怎么写。两个支架起到了对落实教学目标的高效辅助作用。

(二)存在的问题

支架的设计,让统编版语文教科书中习作版块的整体架构得到提升,让写作的学理变得更加科学完整,也帮助教师教学更为精准、轻松。可以预想,借助这套教科书进行习作教学,学生的写作能力将得到更为有力提升。在实际运用中,我们也发现三个问题,属于有待改良之处,具体阐述如下:

第一个问题:支架的堆积

支架在一篇教材,在一次教学中,过于集中的呈现。这样的堆积容易让支架本身会到简单讲授的窠臼之中。数量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提供的信息构成干扰,就成为问题。美国学者M.戴维·梅里尔在其《首要教学原理》一书中指出,信息的提供并不能等同与教学的实施。有时候,过多的信息还构成无法取舍,重复使用的干扰。

例如: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习作《推荐一个好地方》,教材提供了图例支架和建议支架。其中的图例分选了水乡村落、游乐场所、森林美景、阅读场馆。这四幅图有一定代表性,但又无法涵盖学生所认识的“好地方”。同时在建议中,专门提示并例举了“推荐古镇”,具体写到:这个古镇很美;在那里可以了解前人的生活;这个古镇有很多好吃的……将大部分的注意力集中到对古镇的关注。前后两个支架,未能形成合力,相互之间还有干扰,同时信息的零散,也不利于其构成有效的教学资源。

再如,六上第一单元的习作《变形记》,教材共给出了建议支架,例文支架,图例支架,信息过多,且并未集中提供精准的帮助,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提供的图例,一来,不能起,激发写作兴趣的作用,二来,与例文描述不符合。例文表述为:如果你变成一盏路灯,你将无法移动,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人从你面前走过,你会看到许多发生在路上的故事。但很明显,图例中的人举着一盏路灯正在移动。文字和图有矛盾。随后,教材再次通过图例让学生尝试拟题。似乎对写作每个局部都关注到,但作为第三学段六年级学生,究竟该怎么构思,如何布局,写作上位的指导却没有提供。

第二个问题:支架的空搭

“支架”起源于建筑行业。要依靠着建筑体搭建,从来没看到在空地上搭建支架的。教材中的部分支架搭建,有落“空”的问题出现。支架介入教学,要在写作这一特殊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提供辅助。但部分教材提供的支架,更多的是以“终结者”的姿态呈现。这样的呈现导致两个显而易见的落空:

第一类落空:参与度度不够。支架中开放的空间不足,学生没有完全融入,无法从中获得足够的辅助。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习作为《我的心儿怦怦跳》,原本这是一篇极为开放的习作,关注和书写的是作者“我”的内心体验。但在支架提供上,教材给的指导,带有过强的指示性,限制了学生的思路拓展。如,写什么,提供了参加百米赛、参加班干部竞选、当众讲故事等;还将心情也做了提示,惊喜、害怕、紧张、激动等,还提供了相关的词语,如,提心吊胆、心急如焚、胆战心惊等。如此周到的信息,犹如密不透风的屏障,让学生不需要过多的思考,只要做简单的信息组合就能写成。而正是这样的低成本写作,让“自我”真正逃离了写作过程,没有真实的参与感受。

第二类落空:学和写的脱节。支架归支架,写作归写作,没有交集,未能在过程中嵌入,未能产生作用。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习作为《记一次游戏》。写游戏,动感十足,游戏本身就是最好的活动支架,最有效的指导就是伴随游戏的过程化指导。因此,教材中所给定的建议,诸如:游戏前该做什么?游戏中该做什么?游戏结束后该怎么做?还有如何拟定题目,如何更多书写感受等,基本属于指令,可以与整个游戏隔离。试想一下,真要开始游戏了,会有哪个学生去做各种策划?所以,这样指令式的建议支架,与实际写作实践分离,起不到辅助的作用。

第三个问题:支架的错位

对写作的困难了解不足,对学情的估计不够充分,导致部分支架没有瞄准靶心,没有针对本次写作中最为突出,学生可能遇到的最难解决的问题来搭建。介入教学后,支架未能起到帮助学生解决写作障碍的实效。例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习作为《笔尖流出的故事》。要求学生通过想象,创编一个故事,属于虚构性写作。教材提供的支架很丰富,例如用表格展示了三处不同环境,不同人物构成的故事基本框架,让学生从中选择或者自己创设。又如,教材还提出了写作建议:故事要围绕主要人物展开;要把故事写完整,情节尽可能吸引人;要试着写出故事发生的环境,还可以写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等。看起来围绕着写好故事的“三要素”搭建支架,对情节、环境、人物三要素做了细心的指导。但是,当学生真正写到故事细处时,环境如何描写?如何匹配情节推进的需要?如何刻画、描写人物?怎样才能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这些核心的指导并未予以提示。其实,本单元的阅读篇目中就藏有写作密码,如《穷人》《桥》等,都做了极好的示范。而教材提供的支架中,并未基于相关的例文解析。因此,当学生写到细腻处,写到文字里时,就会感到力不从心了。错位搭建的支架,不能给予具体可用的辅助。

(三)改良的设想

结合对统编版教科书习作教材中支架的设计以及运用的分析,我们尝试着提出改良的三条建议:

第一条建议:嵌入式。在全程写的不同环节,面临的难点以及需要的支架都是不同的。因此,不要扎堆地呈现支架,也不要集中在写作前呈现各种支架。而应该将有效的支架搭建在写作的各个流程之中,分散与写作的各个部分进行。支架所提供的辅助,应融合在写作的过程之中,于写作相得益彰,镶嵌在一起,实现全程辅写。

第二条建议:刚需款。支架的提供,不以数量取胜,而应该以质量求得生存。在需要处提供必要的支架,让支架的搭建与写作的需求紧密缝合。支架本身成为刚需,才能真正起到辅助作用。

第三条建议:细致化。要帮忙,就要帮到底。支架的搭建,也不能笼统,松散。既然搭建了,就要让支架本身也做到表述清楚,结构明晰,指导性、示范性、操作性都很强。统编习作教材习作中,有八次涉及到写人(如图)。可见,会写人,写好人,是写作内容上的必须达到的要求。我们就以点带面,选择最为常见的写人类习作,并设定四年级上学期为基本的学情,尝试做一次设计。让改良的支架更精密地嵌入教学中,全程陪伴学生习作,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持,发挥更有效的作用。下文呈现设计样张:

给漫画家写信

情境与任务:

大家一定都很喜欢漫画吧。想不想拥有一幅自己的漫画呢?要实现这个愿望并不难,你可以给漫画家写一封信啊。也许,这个小小的愿望就能实现啦。

学习要点:

学习相貌特征的观察与描写。

写作进行时:

看一看:

请小伙伴看一看自己带来的漫画。你能认出漫画中的人物是谁吗?如果认出来了,请和大家交流,说说你是怎么认出来的,把自己的发现以及判断的理由和小伙伴讲清楚。

请写下对漫画作品的欣赏吧:___________

【提示】如果就是和这幅漫画的作者写信,这段对漫画的欣赏,会让漫画家读信后产生怎样的感受呢?

泡泡:漫画可真有意思啊

聊一聊:

漫画创作真有趣,寥寥几笔就能让我们一看就感到有意思,就能够认出。请小伙伴聊一聊:漫画家创作人物肖像漫画时,都用了哪些方法?

泡泡:别人发言时,做好记录哦

分享常用肖像漫画创作方法吧:

其一:夸张,把人物肖像中最突出的特点更家突出地表现出来。

其二:浓缩,除突出特点外的其他部分,尽量简单化,缩小化。

其三:配套。用和人物关系密切的“道具”,帮助读者识别。

这些常用的方法大家记牢喽,这不光是漫画创作方法,也是写出自己的特点的好方法哦!

找一找:

请小伙伴照照镜子,找一找自己面部有最突出的特征,记录下来。如果觉得自己看得不够清楚,可以请同伴帮助看看,之后互相补充。把特点找准、看细。

可以在这四个方面发现形状上的特征。如:发型、眼形、眉形、鼻子的形状。特征抓得准,才容易创作成漫画哦。

我的面部特征是:_____________

【提示】把自己的面部特征表述清楚,有助于漫画家的创作哦。至少,画出来的漫画能被大家认出来。

例文展台:

我这人的特点十分明显。两颗门牙很大,有时候我连闭上嘴都觉得有点别扭。我还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黑白分明,特亮。(特征之一,最明显的特征最先写,印象深刻。)人们总说我长得有福气,长大后会很有成就,因为我有一对很厚很大的耳朵,耳垂也很有特点,(特征之二,提供多个特征,加深印象。)人称“弥勒佛耳”。(特征之三,借助别人的评价,再次加深印象。)别以为我只是长得有意思,我还会弹钢琴呢,自弹自唱,人称“小小歌唱家”。(特征之四,特长介绍,能为创作时提供灵感。)

写一写:

万事俱备啦,可以开始写信喽。写好这封信,可以注重四个方面。

其一,问候。写信是为了交流;其二,把自己的面部特点讲清楚;其三,还可以说说自己的性格爱好等信息,以供漫画家创作时参考;其四,提出请求,“能为我创作一幅漫画么?”写信的目的在最后要表述清楚。

泡泡:祝你心想事成!

修改与交流

信写好后,读一读,改一改。

把同伴当做漫画家,交换书信读一读,听听同伴的意见,看看能否达成心愿。也可以请老师试着帮助联系真正的漫画家,寄出这份信哦。

请你按照以下两条标准,给同伴的书信打分,满分为五颗星:

*看了信,就觉得像 ☆☆☆☆☆

*被打动,答应请求 ☆☆☆☆☆

读写联通

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14岁的少女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达尔文、弗洛伊德等哲学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作者:【挪威】乔斯坦·贾德

出版:作家出版社

以上案例中,提供了例文支架、活动支架、方法支架、建议支架。切记,作为设计的重点,并非考虑支架的多少,而是侧重于如何嵌入。案例中可见,支架与学生写作的全过程相契合,分步在构思,起草,修改,拓展等各个环节。支架的搭建,集中辅助突破“如何突出表现人物特征”这一写作难点上。此外,设计也估计提供的支架是否清晰。支架不能仅简单呈现,借助文字表述,支架本身也做到具体、可感、好操作,达到学生“一看就懂,一学就会,一会就用”的效果。此案用以试教,支架实现了对写作的辅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