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热证可灸论(四)

 西医也在学中医 2022-04-14
2022-04-14 05:32

灸法历史悠久,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中,就有关于灸法治病的记载。灸法不但能补,而且能泻,既可用于虚寒证,亦可用于实热证。《灵枢。背腧》就有“以火补者以火泻者”的记载。但自《伤寒论》提出“热证忌灸”(114条、119条、118条、284条)的观点之后,对后世医家影响颇深,直至目前的有些针灸书籍仍沿用这种说法。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只强调灸法属火属热,热能助阳伤阴的一面,而忽视了灸亦有补泻和辨证施灸的另一面。“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灸法较之针法,不但有补有泻,而且适应范围更广。

热证宜灸还是禁灸,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问题。热证忌灸论源自《伤寒论》中载的热证施灸后伤津,可导致口千、大便千结、发黄、谵语等不良后果,故历代医家皆有此说。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明,灸法能治疗许多热证(实热证和虚热证),而且取得不错的疗效。现对热证可灸的机理作一下简单的探讨,并从相关方面加以举例说明。

灸法是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作用,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的一种方法。《灵枢,经脉》:“陷下则灸之。”《灵枢、官能》“针所不为,灸之所宜。”目前临床多以艾为主要施灸材料,艾叶气味芳香,味辛微苦,性温热,具纯阳之性。灸法治疗作用广泛,可温经通络,祛风解表、温中散寒,温肾健脾,回阳固脱,益气升阳,消瘀散结、拔毒泄热,防病保健。

对于热证禁灸的问题,古今医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和见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辨证论治的专书,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比较完善理论联系实际的医学著作,同时也记述了运用针灸防病治病的经验,确立了“三阳病宜针,三阴病宜灸”的治疗大法及针灸禁忌。张仲景认为灸法属温热刺激,热能伤阴,倡导热证禁灸,告诫医者不加辨证施灸,特别是阴虚内热证、阴盛里热证等热证用灸,易致火逆证,重者有致使患者死亡的危险。教科书上有“无论外感或阴虚内热证,凡脉象数疾者禁灸;高热、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亦不宜灸治。”然而热证禁灸也不能一概而论,现作如下探讨。

机理探讨

古代研究关于热证可灸的机理,不少古代医家已有论及。《医学入门》云:“虚实寒热均可灸之。”《针灸问对》指出:“实者灸之,使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金元,刘完素认为:“疮疡者,火之属,故引邪气出。”《神灸经纶》认为灸法有“引邪外出”,使毒邪随火而散之功,“火能破结化坚,引毒外出,移深就浅。”说明阳热实证用灸可以泻热,同气相求,以热引热。灸法性热属阳,有升散、开泄、畅达的特点,作用于人体可使经络畅通,气机畅达,血脉和利,腠理开散,使体内郁热得以宣泻。

热证可灸论(四)

《丹溪心法》云:“火以畅达,拔引热毒,此从治之意。”又“大病虚脱,本是阴虚,用艾灸丹田者,所以补阳,阳生则阴长也。”朱丹溪认为热证用灸乃“从治”之意,阴虚证用灸法,就有补阳之功,这是根据阴阳互根规律,运用灸法达到阳生阴长,益气生津的目的。

现代研究灸法是针灸学治法的一种,探讨灸法的机理不能离开针灸学的基本理论--经络学说。艾灸治疗寒、热、虚、实诸证,其机理归根结底在于艾灸通利经络的作用,这一作用是以艾叶通利经络为前提,借助火力的帮助,以腧穴为施灸点,以经络为途径来实现的。灸法是用一种适宜刺激作用于患病机的腧穴以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调动机体内在因素,而起到疏通经络,通调气血,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使失调的功能状态和物质代谢过程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

现代医学实验研究为灸法治热证也提供了一些科学依据。吴焕淦等用隔药饼灸有调和气血,改善微循环之功能。由于微循环得以改善,微血管开放增多,血流速度加快,增加局部组织营养,有利于炎症组织的修复。吴焕淦等还认为隔药灸能抑制某些亢进的体液免疫指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从而起到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2]。单秋华等艾灸内关使脑血管扩张,脑血流量增加,脑部血液循环改善。唐照亮等的实验表明,灸疗是在抗炎的同时,又影响机体免疫状态,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近年来临床实验研究资料表明,灸能提高人体白细胞数,促进单核一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促进抗体形成,以增强人体的防御功能,这为灸法治疗一些细菌、病毒感染性疾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临床研究

古代临床用灸法治疗热证,古代文献中颇为盛行。灸法治疗火热毒邪,痈疽疮疡。如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热病后发豌豆疮,灸两手腕研子骨尖上三壮。”又“肠痈屈两肘,正灸肘头锐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瘥。”《医宗金鉴'外科心法》也曾提到痈疽七日以内未成脓者,不论阳毒阴毒,均宜用灸法治疗,可使“轻者使毒气随火气而散,重者拔引郁毒,通彻内外。”《针灸则》:“臁疮不愈久三阴交七壮至三十壮,则不再发。'这证明凡属热毒为患,可用灸法治疗,使痈疽郁热得以宣散,毒邪祛除而病愈。脏腑实热,湿热蕴结可用灸法治疗。如《千金翼方》:“胃中热病,灸三里三十壮。”《明堂下经》:“热病汗不出, 灸孔最三壮。”《针灸资生经》:“有士人患脑痛热,服诸药不效,人教灸囟会而愈。”《千金要方》:“治心实热,不能食,胸中满膈上逆气闷热,灸心俞二七壮,小儿减少之。”又“巨阙穴在心下一寸,灸七壮治马黄、黄疸等病。”这些说明了灸法具有通腑泻热、清化湿热、恢复脏腑功能的作用。

热证可灸论(四)

灸法还可用治阴虚内热,骨蒸潮热。唐代崔知悌的《骨蒸病灸方》专著一直为后人所使用,《丹溪心法》也有一医案治肺痨咯血,发热肌瘦,灸肺俞五次而瘳。对失血、失精所导致的阴虚内热症均有用灸法治疗的文献记载。灸法具有养阴清热退骨蒸的作用,其依据是阴阳互根的基本理论,通过艾灸能助阳气促生化,阳中求阴,从而达到阳生阴长之目的。《医学纲目》云,“两手太热为骨厥,如在火中,可灸涌泉穴,三壮立安。”《医学正传》也云:“实者灸之使实邪遂火气而发散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就燥之义也。”此外《备急灸法》、《幼幼集成》等,均有灸治热实阴虚的论述。

热证可灸论(四)

现代临床在现代临床实践中,灸法的应用更为广泛。近人用隔蒜灸治疗肺结核;灯火灸耳尖治疗腮腺炎,灸大敦治疗鼻衄;直接灸角孙、内关治疗急性扁桃体炎; 灸涌泉治疗肝阳上亢的高血压眩晕; 灸涌泉治支气管扩张咯血; 棉花灸治疗带状疱疹 ; 艾灸治疗急性乳腺炎,急性结膜炎,急性肠炎,阑尾炎,丹毒等。。有人用“疾吹其火”的泻法治疗带状疱疹,90%的病人灸后即能控制症状。无论实热或阴虚内热均能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小结

“热证忌灸”理论的形成主要与以下3个方面有关。1.忽略了灸能补泻和辨证施灸的重婴性。在《伤寒论》中,属于刺灸误治条文共21条,误治的原因均和热证用灸有关。这是只重视了灸火温热, 善能祛寒补虚,而忽略了灸亦分补泻且能泻实这一客观事实的结果。基于上论,针多泻实用于阳证,灸多补虚用于虚证的观点,也是带有一定偏面性的。如有人用“疾吹其火”的泻法和“毋吹其咳、舌脉而多正常的特点,此证多无寒热,而其它邪气致病或燥邪相兼为病则往往表现出阴阳属性,因此,既不能把燥邪说成阳邪,也不能简单的断燥为阴邪。

张仲景倡导热证禁灸,从古至今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并仍指导着针灸临床的实践,但“学古不能泥古”,随着现代医学技术发展, 灸法实施过程中客观条件进步了,灸法机理的研究,推动了对灸法进一步的认识,扩大灸法的治疗范围。目前,灸法也可用于邪热内盛的实热证及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及部分温病中。治疗病症涉及癫狂、伤寒热病、脏腑热证、黄疸、消渴、阴虚骨蒸潮热等内科病;痈疽,蜂窝织炎,荨麻疹,各种虫、蛇咬伤等外科疾病;结膜炎、睑炎等五官科疾病;癫痫、小儿惊风等小儿疾病。这无疑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