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速交付,广汽丰田要挑战120万辆“不可能任务”?

 TMC动力 2022-04-14

2022年是广汽丰田成立18周年的大日子,即将迎来成年礼的广汽丰田是当下主流规模车企中最迟成立的公司。

当年广汽和丰田实现合作,从广汽这个合作伙伴到引进凯美瑞,都让整个中国市场为之惊讶。

当广汽丰田一步步超过广汽本田、一汽丰田之时,当广汽丰田悄然在广州南沙完成五座工厂、百万产能布局之时,我们或许会说是凯美瑞、汉兰达等引进车型的名声在外,我们或许也会说是竞争对手自己栽了跟斗。

在芯片短缺和供应链陷入停顿的背景下,刚刚过去的第一季度,广汽丰田销量高达247,006辆,同比增长23.4%,其中凯美瑞、汉兰达和赛那三大高端车系合计销量超过11万辆,占整体销量44.6%,凯美瑞更是同比增长超过73%,成为中高级轿车的销量冠军。

在密集完成全新汉兰达、赛那、威飒和锋兰达等新车型投放之后,除了bZ4X这一款全新纯电SUV之外,广汽丰田冲线100万辆产销量就是依靠现有的车型。

支撑近一半销量的凯美瑞和雷凌家族,改款和换代似乎还是久远的事情。

双造型,三动力,一款是享誉全球的车型,一款是中国专属命名的车型,凯美瑞和雷凌双面车型就是广汽丰田造车实力的最大体现。

月销量稳居10万辆水平,下半年还有20万辆产能的第五工厂加持,致力于实现100万辆产销量的广汽丰田,有望在2022年挑战120万辆的“不可能”任务,完成对东风日产的超越,成为日系品牌在中国的头号代表,也成为广汽集团的销量和利润最大支柱。

广汽丰田几年来的逆市增长,仅仅是因为热销车型名气够大么?

质量从来都是一辆汽车、一个品牌最为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追求。用户或许不会仅仅因为质量好就去购买一辆车,但一辆质量不好的车再怎么天花乱坠地堆砌,也无法获得用户长久的认可。

作为丰田全球模范工厂,丰田DNA的丰田生产方式TPS在广汽丰田工厂内部体现得淋漓尽致,不管是制造工艺的改革还是一如既往的高制造标准,这里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丰田全球第一。

比如在焊装车间率先实现了DASH车型焊装通用化,改造后整线实现冲孔、点焊、搬运植钉、增打等工艺的自动化。比如在涂装车间率先取消了中涂检查线,这在当年还是丰田全球工厂的首个成功案例,这背后是中涂缺陷率无限接近于零。

多次获得丰田全球零缺陷工厂称号,广汽丰田的多项品质标准都是行业标杆,比如小到用肉眼无法轻易看到的涂面颗粒,从数量到尺寸的管控,广汽丰田的标准是行业难以理解的极致和严苛。

虽然工厂里发生的这些事用户并无法直接了解,但正是工厂里每一位工程师,一点一滴的改善和提升,让每一辆广汽丰田的汽车都拥有在市场竞争中获得领先地位的实力。

一辆汽车质量够好就自然可以俘获用户的心吗?这诚然不是用户购买一辆汽车的全部,要获得用户的认可和信任,广汽丰田要做得更多。

一辆汽车在日常用车过程中,让用户省事、省时、省心,才是最大的营销文案。

当越来越多的车企用降价、终身质保、承诺高折扣回购等等手段吸引用户之时,用户早已心如止水,广汽丰田做的事情是,降低汽车售后和维修的相关费用。

不管是常规保养,还是维修,不管是对比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我们稍微了解一下就会发现,在4S店透明车间的背后是广汽丰田对用户的良心和用心,4S店不再是那个让你担心花冤枉钱的场所。

明星车型、领先行业的质量和贴心的售后服务,这是一个成功汽车品牌的简单模样,但要做到全面均衡,考验的就是一家车企的实力,广汽丰田诚然做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或许大家不知道,在10万元级别的车型中,除两款入门级的“进取版”车型外,雷凌其他11款车型都搭载了拥有自适应续航、碰撞预警、车道保持等功能的L2级别自动驾驶辅助系统,其他竞品根本没有这个配置或者只有最高配才能拥有。

没有一辆绝对完美的车型,比如老款雷凌也会后避震漏油;也没有一个绝对让人信任的汽车品牌,比如赛那也曾疯狂加价。

一辆汽车究竟要完美到哪种程度才能让用户开心,让用户感受不到汽车的存在,或许这就是最高境界。一个品牌究竟要如何才能让用户放心,让用户无需找理由去相信,或许这就是最大的底气。

挑战120万辆,意味着广汽丰田需要付出120%的努力,这不仅仅是600万基盘用户的信任,也不仅仅是要挖掘新的市场需求,更是要保证零部件供应体系的持续和稳定,对于2022年来说,哪一件都不是容易事情。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里说,我轻轻地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辆广汽丰田的汽车,在日常出行生活中是否也是如此地不着痕迹,这或许就是一辆汽车的最高境界。

广汽丰田的自我最高境界是在悄然间完成了全系列产品的百万辆布局,120万辆这个“不可能的任务”,或许今年就会成为现实了。

君子之交淡如水,成为广汽丰田这120万分之一,感受淡如水的汽车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