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病的致病因素与防治

 你到哪里去了呢 2022-04-14
   致病因素皮肤病的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不外乎内因、外因。外因主要是风、湿、热、虫、毒等;内因主要是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和肝肾亏虚等。其病机主要因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邪毒结聚而生风、生湿、化燥、致湿、化热、伤阴等。常见致病因素介绍如下:
    1.风:当人体抵抗力低下,风邪乘虚入侵阻于皮肤,使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于濡养则可致皮肤病发生。风邪病变多具发生迅速,骤起快消,游走不定,泛发全身或多发头面,皮肤干燥、脱屑、痛痒为其特点。常见皮损有风团、丘疹、脱屑等。松原市中医院治未病科赵东奇
    2.湿:当外湿与内湿相结合时,湿邪侵入肌肤,郁结不散,多发生于疱疹、瘙痒、渗液、糜烂等,湿邪致皮肤病常见皮损为水泡,或多形性,皮肤或糜烂,常患于下部,缠绵难愈。
    3.热:热乃阳邪,热盛则痛,外感热邪或脏腑实热,蕴郁肌肤,不得外泄,熏蒸肌表致皮肤病。特点为发病迅速,扩展快,好发于人体上部,常表现肌肤红热灼痛,常伴身热、口渴、便秘、尿赤、苔黄、脉数等症状。
    4.虫:一是由皮肤中寄生虫直接致病,如疥虫引起疥疱,真菌可引起手癣、脚癣、体癣、甲癣等症。二是由昆虫毒素侵入引起过敏性皮肤病,如蚊、虱子叮咬所致,其症状为剧痒,有糜烂、虫斑和互相传染,有的是肠寄生虫引起腹痛、虫斑表现等。
  5.毒:毒邪可分食毒、药物毒、虫毒、漆毒等以及其他化学物质毒。病机为毒性引起皮肤过敏所致,症状为灼红、肿胀、丘疹、水泡、风团、糜烂等,以痒和痛为主。可局部或扩散全身,严重者可见暴肿、起大泡、流黄水、皮层剥脱、黑斑等,更甚者可危及生命。
    6.血瘀:凡外感六淫、内伤七情,导致气机不畅,气滞血瘀,多见于慢性皮肤病,特点为色暗、紫红、青紫或肌肤甲错、色素沉着、瘀斑、肥厚、结节、肿块、瘢痕,舌质有瘀点,脉弦涩等。
    7.血虚风燥:多为慢性皮肤病,素有血湿体质,久而不养肤而致燥。常见干燥、肥厚、粗糙、脱屑、瘙痒、面色苍白,苔薄脉濡,多见牛皮癣、白癜风、湿疮、瘙痒、鱼鳞病等。
    预防调护痤疮:用硫磺皂洗脸,不宜用冷水;忌辛辣刺激食物,避免挤压痤疮。湿疹:忌热水和皂类洗脸,忌食辛辣、鱼虾、鸡、鹅、牛、羊肉,忌食香菜、韭菜、姜、葱、蒜、竹笋、木耳、菌类等发物食品。荨麻疹:禁用和禁食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和食物,防治肠道寄生虫病。忌食鱼腥、虾、蟹、海鲜以及辛辣、葱、酒等食物。脚癣:注意个人和家庭卫生。保持足部干燥,专用洗浴用具,专用鞋、袜等。鞋、袜经常洗涤并在阳光照晒。酒糟鼻:不可用碱性过重的清洁剂洗脸,忌食辛辣、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忌食膏粱厚味、肥甘油腻之品,饮食宜清淡,保持大便通畅。
    家里还可准备些清热解毒的中药,诸如金银花、菊花、蒲公英、忍冬藤、地丁(紫花)、鱼腥草、夏枯草、鲜桑叶等,煎汤饮用,服用时可加些蜜糖,效果更佳;平时可煮些荷叶粥、绿豆粥、百合粥等食用,药食同源,可相得益彰;其他应勤换被褥、衣裤、勤洗澡、洗头,以减少皮肤病的发生。
    中医治疗中医主张局部与整体并重,治疗从消瘀解毒、消肿止痒、调节机体功能三方面着手,清除毒素达到外病内治的目的。常用祛风毒药有:荆芥、防风、川芎、僵虫、蝉蜕、白芷、蛇蜕等;利湿毒药有:土茯苓、白皮、苦参、天葵子、地肤子、苍耳子等;解热毒药有:金银花、连翘、牛蒡子、生地、丹皮、黄柏、大黄等;杀虫毒药有:地丁、蛇床子、皂角刺、苍术等;排毒邪药:蒲公英、甘草、鱼腥草、忍冬藤、紫草等;祛瘀毒药:茜草、桃仁、红花等;润燥药:玄参、生地、白芍、麦冬等;养血药:当归、生地、赤芍、白芍、鸡血藤等。总之,根据病因病机、皮损特点、体质、轻重症状进行选择配伍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