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互联网的产生与发展惠及越来越多的人,由此步入了信息时代,微信慢慢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考虑到学生毕业以后可能会大量接触到电子产品,学生自身的障碍不适合文字聊天,且人与人之间的电话联系成为常态,由此在亮相课选题时选择了贴合学生生活实际,符合生活适应科目需求的《微信通话》。 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是备好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分为3个:1.认识并正确指认视频通话中的三个按键(视频通话、语音通话、取消);2.使用微信进行视频通话和语音通话;3.培养学生在使用微信过程中注意用眼卫生,保护自己的隐私以及要使用礼貌用语与人沟通的好习惯。其中教学目标1是本节课的基础目标,教学目标2是本节课的重点,亦是难点,教学目标3是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本节课的教学以认识视频通话中的3个按键为起点,从语音通话到视频通话,层层递进,课堂环节环环相扣。 近两个月的观察来看,六班学生程度整体上普遍较好,其优势是都有语言能力,认知接受能力较好,课堂常规自觉性高,不需要在纪律要求上花太多时间。但识字是学生的短板,比如小朱。综上在目标分层上只分了A、B两组,班里除了王鑫淼是B组,其他学生都是A组。 本节课通过希沃课件以及希沃授课助手以讲练结合的形式展开。由于苹果手机和安卓手机的不同,在有些按键上也会有区别,在认识三个按键环节选择以苹果手机为例,借助文字前面的小图标教授学生形象化记忆,在练习阶段发现小仁、小朱、淼淼对按键掌握的不好,这个环节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在操作环节A组学生要求全程操作每一个步骤,B组淼淼则只要求找对相应的通话按键以及挂断电话即可。本环节借助“希沃授课助手”使用投屏保证班里每位学生和听课老师的观看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当小老师的机会看看又没有操作失误的地方,以免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在练习阶段发现小仁和小朱通过学习操作步骤,能够区分视频通话和语音通话,淼淼能够在老师的辅助下认识视频通话和语音通话小图标,他们在练习中强化了对两个按键的认知,由此上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已经解决。 为保证课堂的生成性,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第一次给学生展示,上完课后整体上个人觉得还不错,师生配合较好,基本上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点遗憾的是在练习操作阶段由于时间原因,每个环节不能让所有学生参与,但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准备以系统抽选的方式挑选学生操作展示,奈何电脑略微不给力,最后以课堂口头提问的形式展开。 听课两支笔:记录亮点与不足。课后教研中,各位老师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对本节课进行了全面、深刻的点评,收获满满,总结为以下几点: 优:课堂中通过希沃课件详细展示了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的操作步骤,通过希沃授课助手向大家展示操作过程,视觉效果较好,课堂环节环环相扣,讲练结合,师生配合较好,时间管理到位。 建议: 1.备课环节只关注到了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情况,忽略了学生的家庭背景,比如小仁家庭原因接触电子设备很少,课堂上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度极高,可以适当给予小仁练习的机会。 2.A组拔高方面有待提高,学生摘“桃”轻而易举,并没有真正实现“跳一跳,摘个桃”。 3.板书设计略微简洁,可适当展示“语音通话”的操作步骤。 4.对学生的回答或表现可以进行适当的及时性评价,鼓励学生。 总之感谢学校给予我这么好的锻炼机会,通过此次听评课活动,学习到了其他老师的教学亮点,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找出问题所在,明确前进的方向不断进步。“教研一直在路上,我们一直在路上”。每一次教研都是激励与成长,把教学常规落到实处,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作者:张晓丽 单位: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