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情报研究工作的分级体系——情报分析的五个级别

 秦唐大道 2022-04-14

体系(system,也称系统、体制)是指一定范围内的若干实物(存在)、作业(操作、活动)或意识(或想法)按照一定秩序、规则和联系组合而成的整体。一个常设(可持续)情报研究部门(机构、单位)的全部有效作业(操作、活动)的总和,就是情报研究工作体系。

具体来说,情报研究工作(作业、活动),包括情报源的整理和取舍(属于情报机构内工作人员的后台作业)、情报内容的分析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亦属于情报机构内工作人员的后台作业)、面向用户的情报产品化和送达(属于情报机构内工作人员的前台作业——深入了解用户吸收和利用情报的习性)。对情报研究工作体系的这个理解,符合严怡民教授关于「情报学是研究情报运动四个基本环节(情报的产生、情报的组织、情报的传递、情报的吸收和利用)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的定义。

情报研究工作类型谱中的任何一类研究工作,都可以而且应当进一步分解,以便把工作落实到每一天的日常作业中去。本书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五级分解模式——情报分析的五个级别。

3.2.1 情报分析第 1 级——态势感知

1 级情报分析工作,就是情报人员在接到任务后,直接从各种可能的情报源中查资料,感知与研究课题相关的资料,捕捞出有参考价值的资料,实现情报发现。

「查资料」这项工作的成果是一篇篇原始文献。这些文献若是电子版的,就往往存储在某个子目录里;若是纸质的,就会一本本地存放在柜子里。细心一些的人,还会把这一篇篇文献的出处(如 URL 及最后使用这个 URL 看到这篇文献的时间)都相应地保存下来,以备将来写研究报告时引用。

1 级情报分析工作的一个典型场景是:做动态跟踪的情报人员,每天到互联网里查选最新的动态原始文献,并从中挑选最重要的文献,保存下来。

例如,「到美国白宫网站找到美国总统办公室里两家单位(OMB 和 OSTP)联合发布的《2017 财年预算的科学与技术重点》」,就是情报分析第 1 级「态势感知」工作的一个例子。《2017 财年预算的科学与技术重点》这篇文献,就是一个情报发现。

3.2.2 情报分析第 2 级——信息报道

情报分析工作当然不能仅仅停留在第 1 级。情报人员为了提高日常工作的显示度,提高自己的影响力,便于上级或用户对情报人员的研究工作进行过程管理,往往需要把自己的最新情报发现尽快展示出来,与上级、用户或同事分享。

「情报人员及时地把情报发现都展示出来与有关人员分享」,就属于「情报分析第 2 级」的工作内容。情报分析第 2 级具体作业的一个例子:快速翻译有价值动态信息并快速发送给有关人员,帮助有关人员克服语言障碍,尽快了解文献的重要片段;主要的产品有重要文献的速译、编译、摘译等。

2 级情报分析工作的典型场景之一是:情报人员从第 1 级的情报发现中挑选比较重要的,放到《科技参考》网络文献数据库中转发展示出来(填写网络文献数据库工作单并发布;把外文原始文献的题目翻译成中文)。

例如,把新发现的美国《2017 财年预算的科学与技术重点》报告,及时提交(转发)到《科技参考》里,用户看到了就非常欢迎。一些外文能力强、喜好深入钻研问题的用户,就特别愿意看到《科技参考》里最新转发的原始文献。

从管理角度看,情报研究室负责人应该设置相应的激励机制并同时提供一个进行第 2 级分析工作的计算环境,使情报研究人员乐于、便于及时展示其工作进展和情报发现,整个情报研究部门的影响力也同时得到彰显。

3.2.3 情报分析第 3 级——信息构建

信息构建(information architecture),就是把重要的情报发现,精心研制成用户容易吸收(用户喜闻乐见)的知识点 。

meme 是第 3 级情报分析产品要传递给用户的基本知识单元。仔细斟酌 meme 的表达、预判用户在阅读 meme 时吸收情报的体验,对提高第 3 级情报分析的有效性、节约用户理解情报的时间、有效降低用户的信息疲劳,具有重要的作用。

「用户的时间非常紧张」是情报人员随时都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情报人员在为用户提供第 3 级情报分析产品时,应用尽可能简短的文字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把最新的情报发现以每日和每半月的频度,一个 片段一个章节地输送到用户面前。就像饭需一口一口地吃一样,情报要一个一个地转移到用户的头脑里。

例如,在带领研究人员研制两款情报产品(《每日快报》和《半月报告》)的过程中,创造了「微型情报研究报告」的概念。一篇微型情报研究报告,全文几十字到一千字不等。每篇微型情报研究报告,均须含有用户可能感兴趣的话题。「无一字无来历」。含糊不清、彼此重复的句段,都不能要。

《每日快报》每天 2 页纸左右,含 5~8 篇微型情报研究报告,每篇不超过 300 字;《半月报告》一份 24 页,含 5~10 篇研究报告。其中,微型情报研究报告有 2~7 篇,每篇不超过 700 字,最典型的微型情报研究报告,是《半月报告》每期封底「半月关注」图文;其余的长篇,每篇也都不超过 3000 字。

3.2.4 情报分析第 4 级——决策支持

情报人员在做第 4 级情报分析时,需要明确指出「有多少条可能的道路」。第 4 级情报分析的目的是为用户在思考某一类问题时,提供一个参考框架,提供充沛的无偏见的背景信息,提供尽可能多的选项。在这个分析过程中,情报人员需要把与特定问题的干系人(stakeholders,包括正方、反方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及其可能的立场都摆出来。

4 级情报分析的典型例子有:美国国会图书馆国会研究服务部(CRS)提供的所有含有副标题「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国会应当了解的背景与问题)的情报研究报告;美国智库「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CSBA)的「backgrounder」报告。

3.2.5 情报分析第 5 级——决策代理

如果说情报人员在做第 1~4 级情报分析时,不能有偏见、不能有御用情报的思维,那么,情报人员在做第 5 级情报分析时,则可通过「启示」「建议」之类的章节,直接抒发自己的个人意见了。

5 级情报分析往往要替用户判断哪一条道路最正确,并对这个判断负责。做第 5 级情报分析的情报人员,事实上就是在扮演决策者角色或原本就是决策团队成员。为了使这个决策(判断)尽可能正确,往往需要「设置反方」或设置 N 方

一般情况下,真正懂得情报工作、有情报素养的情报用户,往往并不逼迫情报人员进行决策代理的工作,而是一再寻求更充分的第 1~4 级情报分析产品。

本期编辑:LPC
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