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南印象:冸菜

 晋南道 2022-04-14
荣河冸菜

于哲敏

万荣是由万泉和荣河两个县合并而成。北平和平解放的时候,国民党方面的大员傅作义就是荣河县孙吉镇人。傅作义将军解放后担任国家水利部部长,有一次他回到老家,乡亲们问他:你最想吃家乡的什么东西?傅作义脱口而出:冸苜蓿!

在荣河县,老百姓最喜欢吃的一种食品叫菜,可以做冸菜的菜类特别丰富:苜蓿,菠菜,豆角,茄子,胡芹,洋槐花,榆钱,白蒿,荠荠菜,红薯叶,胡萝卜缨子等。

冸菜是荣河县那一带的叫法,在别的地方叫蒸菜,古垒,拨烂子,都是指的同一种东西。那个时候老百姓用的都是大锅灶台,大的铁锅适合蒸,煮,烩,炸,煎,相应的冸菜也成了我们那里主要的一种食品。

冸菜的做法很简单,把蔬菜洗净切碎以后,加上盐,五香粉,油,面粉,搅拌均匀以后放在大铁蓖子上,铁篦子底下或者是铺上笼布或者是铺上用白面做成的面皮儿,放在大铁锅里头蒸熟。用蒜,辣椒,盐,五香粉,酱油,醋做成蒜辣椒汁,浇在冸菜上就可以大块朵颐了。

那个时候吃肉很少,大部分的冸菜都是素的。但是在招待客人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冸胡芹。这不是说泮胡芹的味道好,而是在冸胡芹的时候可以在胡芹上面扇上五花肉。五花肉提前用酱油,盐,料酒腌好,然后用面粉裹上,老百姓俗称这是“猪肉拌面”。“猪肉拌面”只有放在冸胡芹上面才会特别搭,蒸的过程中,猪肉和油都会渗到胡芹里面,产生一种特殊的香味。招待客人的铁蓖子上一定是用白面做成的面皮作蓖底。做冸菜的铁篦子直径一般在一米左右,冸菜蒸熟了以后,热气腾腾的连同铁箅子一起放在餐桌上。在铁蓖子的正中间挖一个坑,把盛着蒜辣椒的碗放在那里。客人围桌而坐,把蒜辣椒浇在自己面前的冸菜上,搅匀了,就上油饼或者热腾腾的白面馒头。冸胡芹的菜里头有了五花肉的肉香和油香,吃起来分外的美味。胡芹上面的五花肉经过长时间的汽蒸,早已经变得肥而不腻,酥软香鲜。用馍馍或者油饼夹起来,一咬一口油。等到把猪肉冸芹菜吃完以后,蓖子底上的白面皮吃起来别有一番香味。

吃猪肉冸胡芹毕竟是奢侈的, 一年很少能够吃到。冸菜却是常见的地方特色食品,因为那个时候缺肉少油,冸菜特别的省油,味道又很可口,由于使用各种应季的蔬菜,营养也跟得上,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不失为一种物美价廉的特色食品,以至于成了晋南菜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现在在太原有几家晋南特色的饭店,冸菜是饭店里头必备的菜肴之一。

在素冸菜里头,最好吃的当数冸苜蓿。那时候村里种地主要是靠大牲口马牛驴,喂这些大牲口的主要草料就是苜蓿。苜蓿不是一年四季都能吃的,最好吃的就是春天的头茬苜蓿。把刚拱出地面的嫩绿嫩绿的苜蓿叶揪回去,用碱水揉了,然后做成冸菜,碧绿可口, 鲜香异常。难怪傅作义将军回到老家最想吃的就是冸苜蓿。

春天刚到,地里的白蒿也冒出嫩芽。白蒿的学名叫茵陈,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药,对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春天的白蒿做冸菜也别有一番风味。此外还有荠荠菜,菠菜,灰条条,苋菜,都是做冸菜的好原料。手巧的女人在做冸菠菜的时候,把菠菜做成馍馍的形状,叫菜馍,软糯鲜香,特别好吃。

等洋槐花和榆钱下来的时候,用洋槐花和榆钱做的冸菜也特别美味。洋槐花冸菜吃起来有一股特殊的花香味,榆钱冸菜吃起来滑溜溜甜滋滋的。

夏天的时候豆角和茄子下来了,茄子冸菜吃起来软乎乎的,滑溜粘糯。豆角做的冸菜吃起来脆生生的,有着豆角特有的清香。

秋天,红薯和胡萝卜熟了以后,红薯秧子上的叶子和胡萝卜的缨子都可以用来做冸菜。红薯叶子做冸菜还可以,味道和菠菜差不多。胡萝卜缨子做的冸菜是最难吃的,纯属废物利用,在那个粮食青黄不接的年代,再难吃也必须吃下去。那种味道我现在想起来都觉得难受。当然也有少数人特别喜欢胡萝卜缨子做的冸菜,这就是个人的口味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古荣河县的这块地方,冸菜成了地方特色美食。随着荣河人在全国各地的开支散叶,冸菜也走向了全国各地,甚至走向了世界。

也许有一天冸菜会成为饮食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END

作 者 简 介



      于哲敏出生于山西省万荣县黄河岸边的一个小村庄里,从小特别喜欢文学作品,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系。他是一个对生活充满激情,喜欢尝试新生事物,勇于冒险的人。
大学毕业后,做过大学老师、省政府官员,后来又下海经商,在好几家民营企业担任高管,最后自己创业做公司。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验,对人生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于哲敏特别崇尚道,认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就是道。从青年时候起,他在工作之余笔耕不辍,作品发表在《羊城晚报》、《山西晚报、《三晋都市报、《太原晚报、《中国佛教等报刊杂志上。
于哲敏愿意和同道中人宣传道的知识,促进道的普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