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墨纵逸,不专规矩|石恪绘画风格探析

 泊木沐 2022-04-14

石恪,生卒年不详,五代末宋初画家。字子专,成都郫县(今属四川省郫县)人,早年曾随张南本学画。石恪敢于冲破传统,以强劲狂放的笔势,简练夸张的形象,开人物画大写意之先河,使人物画进入了意趣的表达层面。

导读:邓益民 西北大学艺术学教授

石恪受禅宗思想的影响,善于夸张变形、借题发挥,以“神”、“鬼”暗喻社会现实中类似的人物,因“滑稽玩世”“蔑视豪右”载入绘画史册。《宣和画谱》记载石恪:“喜滑稽,尚谈辩。工画道释人物,初师张南本,技进,益纵逸不守绳墨,气韵思致,过南本远甚。”

石恪的画法在五代可以说是独树一帜,他用笔用墨突破古法,去繁求简,自成一家,被称为减笔画开山之祖。就形和意的表达而言,石恪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减”字上,他用笔用墨以少胜多,高度概括所画物象,以书法行草笔法入画,用简练的笔墨概括出诸多具有深刻内容的艺术形象,推动了“逸格”绘画的出现。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描述石恪的画“笔墨纵逸, 不专规矩”。

《二祖调心图》是石恪的代表作品,画中表现的是慧可、丰干二位禅宗祖师调心师禅时静默虔诚的精神状态。画卷中,慧可双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另一幅画丰干睡虎为枕,坐于温驯如猫的老虎的背上。石恪笔墨中隐藏玄妙禅机,以夸张的笔墨塑造出了二位禅宗祖师特有的人物形象和精神特质,以强劲飞动和毫不经意的草草逸笔,表现出高僧微妙深邃的禅境,体现出“惟面部手足用画法,衣纹皆粗笔成之”的风格。

在《二祖调心图》中,石恪笔墨表现形式非常的大胆丰富:二祖的面部表现用淡墨轻勾细画,身体以水墨铺染,衣纹则简略用几笔粗墨压擦,虎的毛发用墨色勾点,浓淡干湿相得益彰。线条的粗细、轻重、起落变化层次丰富,赋予了情感的诉求,足见其笔墨的“纵逸”和“不专规矩”。

石恪笔意纵逸苍劲,直抒胸臆,把强劲飞动的笔势和潇洒奔放的泼墨相结合, 画面呈现出一气呵成的酣畅感。纵观美术史,石恪在形和意的表达上有极大的突破,受限于时代性,石恪的人物画仍有艺术方面的不足与缺憾。但石恪在人物画形、意上的探索,对后世的梁楷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有了石恪打下的开创性的基础,梁楷得以走得更远,他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破而后立地探寻着,突破了形、意、法的瓶颈,将古代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推上了高峰,成为“逸格”的代表。

文图:倾一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