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人老颠东 2022-04-14

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有病不治”,意思是有了疾病但不去治疗。“中医”,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指中等水平的医生;二是说谓符合医理(这里的“中”读作四声,意思是符合);三则,《汉语大词典》解释“中医”时,亦指医生。

我有如下三种解读。其一,有了疾病不治疗,常相当于得到中等水平医生的治疗。意思是说,如果找到庸医而被误治或被过度治疗,还不如不治。说明用药得当,则能使病人恢复正常;失其所宜,则使人精气内伤。

其二,有了疾病不治疗,常能够得到中等的治愈率。意思是说,求医要谨慎,有时不治甚至胜过滥治。当疾无甚苦时,与其为庸医妄投药反败之,不如不治。

其三,有了疾病不治疗,通过机体调节可自愈,常能够符合医理。意思是说,疾病的康复源于正气。与其胡乱用药,不如依赖身体的正气。正气健旺,则疾病自愈,旨在强调多依赖机体的自我康复能力。

有人会说,那么,这里到底是哪个意思呢?我的观点是,三种意思都有,不必拘泥。关键是领悟其意思,从事指导病人自己早日康复。

从这句谚语中亦延伸出另外一个谚语:“不服药,胜中医”。这两条谚语的意思是一样的,都可做以上三种解读。

从“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条谚语中我体会到,庸医之害,不如无医。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序》中历数上古至汉代的名医后,“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始终顺旧……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而民众一旦有疾,只能“委付凡医,恣其所措”。仲景慨叹汉末庸医医技不精的现实,恨其不能精研方术。

从医学文献来看,疾病为庸医误治的论述颇多,尤以伤寒为甚。比如,《伤寒论》中谈到坏病甚多,这些坏事往往是被庸医误治所致。

试举一条文:“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成无己注:“太阳病三日中,曾经发汗,吐下,温针,虚其正气,病仍不解者,谓之坏病,言为医之所坏也”。试想,病人本来遭受着病痛的折磨,被迫求医问药,结果被庸医误治,旧病未去,反导致了坏病。病人之痛苦又增加了几层,岂不是恨极了庸医。

作为病人,最怕找到的是庸医,被胡乱用药。

北宋医家唐慎微在《证类本草》一书中言:“俗无良医,枉死者半;拙医疗病,不如不疗”。显然,与其被庸医误治,放任疾病不治疗不失为一个稳妥的选择。尤其是当症状不太明显,痛苦不甚时,暂时找不到明医,忍忍或许是正确的。

清代医家曹庭栋在《老老恒言》曰:“药不当病,服之每未见害,所以言医易,而医者日益多。殊不知既不当病,便隐然受其累,病家不觉,医者亦不自省。愚谓微病自可勿药有喜,重病则寒凉攻补,又不敢轻试。谚云'不服药,胜中医’,于老年犹当”。这段话道出了老百姓不愿就医的根本原因:“虽未能尽愈小疾,然贤于误服恶药”。老百姓不敢去医院,一是怕被误治;二是怕被过度治疗。古人如此,今人亦是如此。

当然,我们也要正确看待“有病不治,常得中医”这条谚语,不能因噎废食,有病而不及时求医,也不对。

比如,若大小便不通,症状急迫,难得等其自愈吗?再比如,结胸、蓄血、发狂、发斑之类疾病,似乎未有不药而愈者。所以,要灵活掌握这条谚语,要根据疾病的浅深,在表在里,或阴或阳,而早为治疗。否则,病情危重而徒守此谚,只会贻误病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