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土】王保学:阿庄的历史与传说

 铜川1958 2022-04-14

阿庄镇位于铜川市印台区东北部,东北与白水县云台乡交界,西北与宜君县云梦乡接壤,东南与广阳为邻,西南与红土镇相连。305省线公路支线从阿庄川穿过,正在修建的凤合高速公路从北塬穿过。村村有柏油、水泥路,交通十分方便。镇名因政府机关驻地阿庄村而得名。

一、历史沿革和自然资源

阿庄自北宋以来,隶属蒲城管辖。1959年设阿庄管区,1961年建阿庄公社,1980年由蒲城划归铜川郊区(今印台区)管辖。1984年更名阿庄乡,1997年撤乡建镇。阿庄镇现辖10个村民委员会(2010年底),34个村民小组,32个自然村,总面积59.45平方千米,总人口1063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20人。

阿庄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抗日战争时期,同官农民抗日自卫军和雁门游击队、白水游击队曾在此活动;解放战争时期,阿庄小庄村、杜家塬村曾是中共同官县委、县政府驻地,在小庄村成立了同官县政府。雷炜、屈计君、许天洁等中共同官早期的领导人曾在此从事革命活动。
阿庄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较低。阿庄河发源于宜君云梦山南麓,由西向东沿阿庄川横穿境内,将全镇分割成南北两个块状残塬。塬区平均海拔1200米,地势较为平坦,光照十分充足。北部残塬面积3万余亩,被阿庄河支流神沟小溪,麻壕沟小溪,长峪沟小溪切割成东西两块残塬。东部残塬面积较大,有小庄、湫洼、下庄和白水的姚庄、孟家村等。西部残塬有杜家塬、西沟岭和麻壕沟村,土壤以红黄垆土为主。南塬面积较小,约2万多亩,主要有南塬村、塬圪塔、罗云和红土镇的冯家塬村,土壤以黄色垆土为主。
阿庄镇的北部为山区,面积约2.7万亩,海拔在1200米至1500米之间,土壤以沙石质山地为主,植被较好。川道是一个自西向东较为开阔的河谷地带,长约8.5公里,平均宽约400米左右,海拔800—900米,多为黄绵土;有川地3000余亩,土壤肥沃,利于灌溉,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和蔬菜等。阿庄河至河口处与红土河相接汇,入白水河至林皋水库。

阿庄境内山川沟壑纵横,残塬沟壑相间,山地沟坡土质较好,属温带半湿润气候,年均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7—8月降水量最大,年平均气温10.6℃,7月份最高气温32℃,1月份最冷,最低温度-18℃,昼夜温差较大,四季分明。

阿庄河流域长约30多公里,且支流较多,水量丰沛,水质优良无污染。良好的自然生态,使境内适宜北方多种植物和农作物的生长。北部山丘药材资源极为丰富,有柴胡、黄芩、连翘、山萸肉、川地龙等,各种野生药材品质良好。苹果、梨、桃、柿子、花椒、核桃等经济林和自然林生长良好,是以苹果为主的北方各类水果的最佳适生区。历史上曾有南北塬的埝畔柿子,麻壕沟东坡梁的桃树坡,南塬村西窑的杏树坡,北坡杜家湾丰邑南山角下的梨园,长峪沟山长坡的柿子树林,阿庄河流域各支毛沟叉的核桃树林的记载。如今,南北两塬以种植苹果为主,品质上佳,毫不夸张的说,阿庄曾经是一个山清水秀、花园式的地方,如果复原历史原貌,现在一定是个生态旅游名镇。

二、姓氏及来源

阿庄有人口10632人,主要姓氏有王、张、郭、杜、路等。其中以王姓最多,且集中在阿庄、湫洼、塬圪塔、丰邑、北坡、西坡、罗云、北下庄等村。其中丰邑、北下庄的王氏,为王姓的另一支,约占全镇人口的40%以上。

阿庄王姓来源传说有几种:

其一,传说为春秋战国鬼谷子王禅老祖之后。阿庄河发源于宜君云梦山南山脚下的筛子沟。由于阿庄河流域,早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先民活动遗迹,且有猫娃窑、西坡仰韶文化遗址出的土文物陶器为证。因此可以断定王禅老祖后人沿阿庄河流域顺流而下散落居住至今。鬼谷子名王禅,在宜君县云梦山创办我国最早的军事学校、教授弟子。著名的弟子有纵横家苏秦和张仪,军事家庞涓,孙膑(又名孙子),弟子孙膑著有军事巨著《孙子兵法》。

其二,传说为战国时期秦国大将王剪、王賁后代。秦朝大将王剪,富平美原十八社人。王剪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战功卓著,在秦大将中和白起齐名。王剪与儿子王賁在秦灭六国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以说,秦在一统六国中,大半江山是王翦父子俩打下的。因王剪居功至伟,他的封地为今富平与铜川交界的铁龙山一带(距同官老城西南50公里),现在铁龙山有王剪将军墓一座。相传铁龙山顶有柏树一棵,状如伞盖,百里之外尚可看见。先秦时,北方列国常经子午岭山脉南侵入关中腹地。为了防御来自北方诸侯的入侵,王剪曾率部下在子午岭山脉自西至东驻扎,以拱卫关中秦川。其后,王姓大多都散落在子午岭山脉及同官、蒲城西北沿山一带,阿庄王氏姓便是其中一支。

其三,传说是山西蒲池王原王姓。据传为明建文帝烈臣景清之后,始祖王丕显,初任山东粮道,被诬后,戌同官、宜君、蒲城沿子午岭山脉一带,先驻西古村,后住王家河,部分王姓因王家河地域狭小,先后移民至红土王家贬、阿庄一带。另说,明初洪洞年间,全国大移民,耀县王家砭王姓和阿庄一带王姓先后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而来。现在的阿庄王氏全族约600多户3000余人,分居在阿庄、湫洼、塬圪塔、北坡、西坡、罗云等村。

其四,传说为元末明初,元宗室义王和尚之后。元明换代之际,明朝捕元宗室甚急。有义王(义王名和尚)因南下投靠宋军,潜于同官、宜君和蒲城沿山午岭山脉一带,其子孙和宋将后裔为逃避追捕多改王姓。铜川王益村传说是义王南逃后先落脚之处。查考《元史》记有“赛彻普化,世祖之孙,镇南王脱欢之子也。元泰定三年,封威顺王……其子名曰和尚,封义王,待从顺帝左右,多著劳效,帝出,常与俱。二十八年,顺帝将北奔,詔淮王帖木儿不花监国,而以和尚(义王)佐之,及京城将破,既光遁(逃出),不知所之。”(《元史》17卷2190—2911页),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义王当时逃出了京城,不知去向。元京城将破,义王和尚逃出。为何逃往陕西子午岭一带(今铜川宜君子午岭山脉区域),据《元史》记载,元定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顺帝北逃,元朝亡。当时只有陕西有元守将李思齐、张良弼、脱列伯沿子午岭山区一带率兵自保,妄图东山再起。义王和尚逃出京城后,北奔怕顺帝问罪,故只有逃到元兵住守的陕西关中与陕北交界的子午岭山脉一带,据险而守。当时明捕元室甚急,义王和其守军只能化作百姓,改姓为王氏,散居子午岭山区一带。铜川王益区的王益村和印台区阿庄的丰邑村便成为义王及将士后裔隐居之地。王益村王氏拍走漏风声,隐居王家河北杏林,后移北雷、南关、刘村、松林一带。其后人存有义王(益王)皮影画轴一幅,不视后人。因此,阿庄王姓多为义王和元未将士李思齐、张良弼和脱列伯之后代。

据考证,阿庄村名中的“阿”是通假字,念“e”。其名来源其一为地理置地形地貌为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背风向阳的地方;其二为少数民族和汉人杂居之地。现有丰邑城遗址同“丰义王”之意,城池长宽各80米左右,为元代土城。现在的丰邑村和北下庄村“王”姓多是元王室后裔。现有150多户人家,800多人口。阿庄、湫洼、塬圪塔、西坡、北坡王姓可能是元末元王室后裔和陕西宋将李思齐、脱列伯改姓王氏后裔;汉寨村张姓和李家湾村李姓多为元将领张良弼、李思齐未王姓之后裔。为了区别汉人和元室后裔,随把汉寨城堡称为汉寨。现存遗址有汉寨城堡城墙和阿庄东西两堡,城墙为元、明代城墙。汉寨出土的古墓出土的文物佩刀为蒙古刀,说明阿庄河流域沿子午岭余脉曾有元兵驻守。

阿庄北塬郭姓,大约240多户,1000多口人。相传元末红巾军起义首领郭子仪曾在北雪梁驻扎,其郭姓后裔大多落于此。据小庄老人讲述:元末明初,有个高僧喇嘛过此,勘察郭姓驻地,闻北塬长年北风呼啸,灾害颇多,虽为“猪老婆穴(人丁旺盛)”,但由于自然条件气候恶劣,郭姓人家多外逃,建议在北雪梁山顶修建镇风寺,以镇风妖,保一方黎民。于是,小庄郭姓人氏联络外逃郭氏后人,乃修造镇风寺,以镇千年风妖。郭姓乃随之人口倍增,百业兴旺。

阿庄北塬杜家塬杜姓来源。传说是唐代长安杜如晦的后人迁居于此,并繁衍生息至今,包括丰邑杜家湾杜姓人氏共计120多户,700多人。

三、 秋林镇传说

阿庄川道山清水秀、土地肥沃。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在阿庄河流域活动。

阿庄地理位置优越,北接宜君,东连白水,南接广阳,西连同官,自古是四县交界之地,且元末明初有军队驻扎,商贸往来极为活跃。传说自元朝开始,各民族互相融合,共同劳动,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到明中叶,这里建成了连接周边四县白水、宜君、同官、富平的商埠秋林镇。据老人们讲,丰邑王郭满修造庄基地时,挖出秋林寺石碑(此碑已遗失)。石碑记载,明中叶秋林镇最多时人口近万人,因川道长满大量楸树而出名。楸树是一种多年生上等木材,木板宜做家具,且不易变形,木色花纹十分典雅,易在木板上雕刻。过去用秋板做家具不油漆,仅用桐油一刷,就十分美观。从李家湾村开始,沿川道北坡自西向东阿庄村、西城堡和东城堡、汉寨村城堡、丰邑城堡,几个城堡用栈道自西向东连通,长达数十里,城堡除住民外,驻着守军和家属,拱卫着秋林镇。每个城堡用片石斜插的石坡道与秋林镇商业街道连通。这种坡道坚固防滑,雨水冲刷三百多年都没有冲毁,一直保留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可见古人筑城的智慧之高超。

秋林街道商铺沿川道东西绵延近十里,据传,最多时商铺打近百家之多,傍晚时分,灯火通明,车水马龙、商贾云集、一派繁荣景象。常有蒙古商队穿沙漠,经陕北到达秋林镇,用草原蒙古族商品与陕西关中货物进行货物交易,秋林镇成为直通蒙古,连接周边四县及关中的重要商埠。

明末农民起义,秋林镇几经灾难,最终毁于战火,后仅剩几个城堡遗址,到清朝中后期,阿庄的东、西两堡财东人家仍然家境殷实,储粮钱无数。东城堡大财东除耕种近千亩良田外,在富平美原还有商铺十几家,每年收入颇丰,所盖豪宅,三进庄子两院,门房、庭房、火房、厢房十几间,其檐用松木,用方砖铺房顶,檐与檐间只能过个核桃,历经二百多年风雨已保留至今。其建筑造形古朴豪华有缩腔门楼,冲天象鼻,走马门(骑马可进门),门板为三寸厚榆木板,枪子穿不透,屋内雕梁画栋,十分美观。家有名贵的楠木屏风一寸(被后人遗失)。为了家族兴旺,光宗耀祖,其掌柜在清乾隆年间,出资捐官布政史一职,有乾隆年间官府赐“士大夫第”门匾一幅。从东堡财东人家看,秋林镇虽毁,但遗下的富户家境十分殷实,富甲一方。

秋林镇毁于何年?相传有两种说法:

一是明嘉靖三十年,华阴大地震,因交通不便,信息不通,漆水河暴涨,死者不计其数(《同官县志》记载)。阿庄临近同官,震感强烈,河水暴涨,秋林镇沿街商铺多被冲毁,死亡人数近千人,幸有东西四个城堡建在川道北半坡之上,城墙坚固未被毁,得以保留。

二是因明末农民起义,秋林镇被毁于战火。崇帧三年(公元1630年),李自成起义军袭击同官金锁关,杀巡检史王廉(《同官县志》23页),白水王小顺(又名二顺)响应李自成,组织起义军,从白水沿白水河川由西向东进攻同官、富平予以策应。王小二因作战英勇,被李自成封为将军。由于起义成功,李自成建立的政权,取名“顺”,称大顺王朝。于是,两股力量一起首先攻打秋林镇。秋林镇由四个城堡拱卫,城堡坚固,东西相连,相互支援,且堡内守军大多元后裔,骁勇善战,起义军多次攻打,未克。后因李自成袭击攻占金锁关后,向北退去,王小顺逐退回白水,以图再战。崇祯六至七年(公元1633年—1634年),李自成、张献忠率领农民起义军在黄陵、宜君及同官一带作战,力图夺取金锁关,攻占关中。金锁关被攻占,关城被起义军焚毁,周边城镇大被焚毁。为策应李自成、张献忠南下关中,王小顺率白水农民起义军再度东进,进攻秋林镇。于是,张献忠和王小顺起义军将秋林镇阿庄东西两堡,汉寨城堡,丰邑城堡等四大卫城团团包围,围困数月,致使堡内弹尽粮绝,守军只好弃城向北山逃去。随后,秋林镇逐被农民起义军攻占。起义军占领秋林镇后,大肆烧杀抢掠,放火烧毁了秋林镇沿街店铺,致使这座百年老镇,四县商埠毁于一旦。加之明末地震、水灾、蝗灾、旱灾等自然灾害,灾民遍野,街道商铺,居民大多逃走,十室九空,秋林镇从此衰落,一蹶不振。

现在,丰邑城,丰邑庙,阿庄东、西两城堡、汉寨城堡及山神庙遗址仍依昔可见。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乡镇企业,农工商业发展较快,阿庄街道自西向东把阿庄、西坡、汉寨、杜家湾、丰邑村连为一体,粮店、信用社、医院、镇政府、中小学、幼儿园齐全,街道东西长约数十里,沿街商铺40多家人,商贾云集。每逢初五、初十集会,更有四县的商人云集于此,商品交易繁忙,市场繁荣,成为印台区东部重要商埠之一,穿越历史时空当年秋林镇的繁荣景象仿佛在眼前呈现。

四、 阿庄的神话传说

1、阿庄河与双乳峰
阿庄河自西向东将阿庄镇横切成南北两塬,土地肥沃,山清水秀,这些都应归功为于这条母亲河,千百年来滋育了两岸流域的万物生灵。阿庄河发源于宜君云梦山南,云梦山是子午岭山脉的余脉,一直向东绵延至阿庄北部山区雪梁山(海拔1500米),站在雪梁山极目南望,沃野百里,遍地炊烟,花果飘香、一片田园景色。清空万里时,从北塬、南塬向西北方向极目远望,一座双乳峰清晰可见。秋天多雨季节,向西北望去,美丽的双乳峰时隐时现,好像披上一层薄薄的轻纱,美轮美奂。传说阿庄河是从云梦山双乳峰发源的。双乳峰(又名奶头山)传说是大地之母(地母)美丽的乳房,从乳房峰里流出的乳汁像甘露一样自西北向东南汇聚涓涓细流,形成阿庄河。正因为大地母亲的乳汁才孕育这片沃土的千年文明。当年大地之子王禅老祖在云梦山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研习教授兵法,谈天论地,纵横阖裨,教授出了名贯古今的纵横家苏秦、张仪和古代军事家孙膑,孕育了《孙子兵法》军属巨著,成为古今中外军事教课的典籍范本。
今阿庄河流域山峦叠嶂,林木翠绿,河水清澈见底,鱼翔浅底,蛙声不断,蝉鸣树巅,鸡鸣犬吠,可谓世外桃源。阿庄河河面平静如镜,水质优良,可洗漱,可供人畜饮用,是印台区范围内唯一无污染的处女河,有好多自然景观遗址尚待开发。

2、自然景观磨盘山和罗云山的传说
为了让阿庄河流域百姓安居乐业,大地之母派小儿子到阿庄川南山坐镇,亲自修造了巨型石磨和罗渠(旧时箩面的工具,长方形柜子中,放着箩子箩面),开始在沿河流域教百姓开荒耕耘,磨制面粉,滋养百姓。后来原形石磨变成了镇南山的磨盘山,巨型罗渠变成镇南边的罗云山。磨盘山年年运转不停、源源不断,磨出不计其数的面粉,养育着阿庄河流域的百姓。磨盘山和罗云山两山隔杏沟相望,每逢秋雨时节,从磨盘山向西望去,罗云山被白色的薄雾笼罩,时隐时现,白色的雾就像面粉一样顺山飞流而下,时漂浮,时下泻,妙不可言。从磨盘山向北远望,葡萄、苹果、柿子、花椒、桃、杏、梨飘香,成熟的玉米、荞麦、谷子笑弯了腰,春花秋实,一片丰收景象。

3、山神庙遗址及传说

为了顾念大地之母的恩德,阿庄河流域的百姓集资,从元中叶起,在南磨(围)盘山东边印章山(形状象方形印章,山顶是长方形南北约80米,东西约100多米)顶取土筑城墙,建庙一座,供奉山神,纪念地母小儿子在阿庄河流域教民农耕,养育一方百姓的功绩。山神庙城墙西北角有北门,站在北门口西望磨盘山和罗云山,北俯阿庄川阿庄河,眺望北塬,北山雪粱象一条巨龙横卧连接白水、宜君两县,极目远望 向南极目远望蒲城、富平尧山一带,双乳峰清晰可见。北尧山。城内坐东向西有大殿五座。前殿为客房和钟楼。客房专设接待香客,钟楼房内悬挂元末明初铸大钟一口,口径3.39米,钟身高3.6米,意三六九向前走,九五至尊,六六大顺之意。每逢暴雨之季,冰雹灾害来临,庙内和尚敲响大钟,声波传到云端,驱散雹云,一场冰雹灾害立马变成一场甘霖,滋润万物。庙中有大殿一座,供奉山神爷幅雕塑一尊,山神爷塑像端坐向西,面带微笑,神采慈祥。大殿左右两侧为偏殿供奉着秦琼、敬德两座门神,横刀,扬鞭,甚是勇猛。后殿为和尚寝室和厨房。因元末明初,阿庄东西两堡,汉寨、丰邑城堡有住兵,他们彪悍崇武,常结伙登山神庙,祭拜山神和关公,感谢他们恩泽,守护一方百姓,百姓也随之进香,从此香火缭绕,钟声悠扬,响彻云霄,传遍四方(当时有钟鸣传四县之说,即同、富、白、宜等县)。解放前,有庙会,四面八方的百聚集于此,唱戏、耍社火,甚是热闹。上世纪六十年,“文革”开始,人们破“四旧”,抓阶级斗争,从庙内山神塑像座下搜出手枪一把,抓走苏姓和尚,经审是原国民党连长潜伏于此。随将庙拆掉,用其砖木修建阿庄小学。庙中的大钟被毁卖了废铁,现存土城墙遗址依稀可见,庙内建筑残存的砖瓦随手可拾。传说拆庙后,人们在山神庙坡上树林里曾见过碗口粗的大蛇盘踞,眼如铜铃,口如大盆,十分害怕,山脚下阿庄河里有大小数不清的小蛇,人们互相传告,说是山神显灵,以表示对毁庙的不满。

4、千年古刹镇风寺

镇风寺,位于印台区小庄村北的雪梁上。平整的阿庄北塬虽有雪梁山作为屏障,但终年狂风怒吼,飞瓦走石,百姓们备受其苦,为了的消除狂风带来的灾害,祈求神灵保佑,善男信女修建了这座寺院取名“镇风寺”。
“镇风寺建于远则北魏,近则隋唐,大抵千余年古刹也“。《蒲城县志》记载。但从仅存的资料推断,应属明代建筑,距今约四百多年历史,和阿庄秋林镇传说相吻合。据传明代初修建的镇风寺,殿堂雄伟,气势宏大,僧人众多,香客络绎不断,逢庙会更是热闹非凡。据小庄村老人传说元末明初,驻守陕西的义王和尚及将领后裔散居阿庄河流域,常有高僧喇嘛到此传教。有一高僧到阿庄河流域勘探地形,闻北塬常年北风呼啸,害灾颇多,逐上北塬查看,见郭姓居民,为避风害多有弃家逃离。随筑坛做法,言道:该地本为“猪老婆穴”,居民多子,如镇住风妖,后辈人丁兴旺,财源茂盛。提议在雪梁最高峰修建镇风寺以镇风妖,保一方民众安康,郭姓人家随联络散落异地族人共同商议修建镇风寺。镇风寺建成后,北塬小庄一带从此风调雨顺,少有风灾。从此郭姓人家人丁旺盛,六畜兴旺,物产丰硕,至今已成为一千四百多人口的大村。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秋季,修镇风寺石碑尚存可证,曰:“四方仁人,君子乐善好施,欣然解囊,以襄盛举。”重修镇风寺,整修粉饰佛像,创建了山门戏楼,禅堂道房,方圆围墙。与第二年正月竣工,由“三社(高阳,大孔,小庄)郭姓族长轮流主持聚会三日,进行祭祀,唱大戏,走高跷,舞狮子,跪走马,摇旱船等社火表演”)。

解放后,破除迷信,镇风寺庙会由此冷落停息,建筑多在在“文革”中被毁,现仅存造像石窑,后人称之为千佛洞。千佛洞深两丈余,宽数丈余,洞中央石台上有三尊原雕大佛金身彩饰,结跏跌坐,面容和善,表示佛光普照,普度众生。三尊大佛像谓之过去、现在、未来佛。过去佛为迦叶诸佛,现在佛为释迦尼佛,未来佛是弥勒佛(即大肚佛,人称布袋和尚,是五代后梁的僧人)。《据宋高宗传卷二十卷(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七载)大肚弥勒佛名契比,又号长汀子,明州奉化(今浙江人),常以杖带布袋入市,出无定语,随处寝卧,行人疯癫。千佛洞左右两侧面壁上,浮雕这千余尊小佛像和佛教故事及护法瑞兽,千余尊小佛像,千姿百态,雕工奇巧,栩栩如生。《蒲城县志》中描述的奇形异状,无一相似,有喜者,哀者,乐者,笑者,哭者,俯立者,仰立者,屈伏者,侧卧者,左顾者,右盼者,有捧珠披经者,有持钵拄锡杖者,有若菩萨低眉,有若金刚怒目,有形貌艳丽而美如冠玉者,有容装古怪而面如削瓜者。这些佛像重修仍不失明代风格。千佛洞顶藻井平坦,彩画龙凤瑞祥,兽禽飞天,它填充了佛教文化这一时期我省的空白,堪称我省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传说凿建千佛洞时,仅食盐就吃了一石多(300多斤),可见当时工程之巨,耗时之长,用工之多。

5、北塬湫洼村“神湫”传说

镇风寺镇住了“风妖”,阿庄北塬风灾减少,平坦肥沃的塬区,成为人们的宜居之地。传说大地的儿子山神庙山神向母亲禀报说,阿庄川道秋林镇人口稠密,需要向北塬移民建造村庄,但北塬缺水,便请地母不悯恩赐。地母恳请西天如来佛祖派高僧持金钵到阿庄北塬赐圣水。高僧来到北塬后,勘察地形,看到塬区东部有一低洼地带,随洒圣水到低洼地带,逐形成湫水一池。湫水清澈见底,常年水位不升不降。神湫的出现养育了北塬百姓。于是,湫林镇阿庄堡王姓随之移民湫洼,建造房屋,垦荒种地,繁衍生息,形成了湫洼村,至今湫洼村已逾千余人,成为阿庄北塬第二大村。

湫洼村原有王姓族谱及祖先影轴,且一直保留到解放前。解放前,移民耀县石柱原京兆村的王姓族人,每逢年节,常回阿庄湫洼村祭祖拜年。长此以往,京兆王氏后人嫌其远道奔波,来往不便,便乘过年到湫洼祭祖之际,哄其主家休息,由他们夜守祠堂,于是半夜将祖先影轴和族谱悄悄带回京兆,从此后再不回乡祭祖。

北塬湫洼神湫,水面如镜,水满不溢,遇旱水位不降,碧水盈盈,永不涸竭,千百年来养育了一方百姓。赐神水的僧人告诉后人:“此神湫为圣水,不可亵渎,否则会干凅。神湫何时干涸无水?据老人讲,神湫传有神仙保护,不能见不洁之物,否则将悄然离去,望人们细心护之。”湫洼村人为此立了规矩,不准在神湫内洗不洁之物,大家共同尊之守之。大约在清朝后期或民国初年,有一外地女,嫁入湫洼,不知“神湫”之秘密,将内裤及经带在湫内洗之。清洗之之时,忽见湫内薄雾笼罩,一位白胡子老人从薄雾中飘来,且说:谁在我吾身上扎刀,痛死吾也!”然后,老人随雾飘去。从此神湫干涸,仅剩一洼肥沃的土地。现在湫洼一带地势低凹,背风向阳,天旱不干,雨季不涝,土地肥沃,旱涝保收,成为祖上留下的一块风水宝地。

6、货郎担山的传说

从阿庄南北塬极目向东北眺望,雪梁东边有一座山,山顶有正方形巨石两块,犹如一对货箱,传说元末明初的秋林镇(今阿庄镇),是五县蒲城、白水、宜君、同官、富平与蒙古通商商埠。商铺林立,商贾如云,集市贸易旺盛。常有白水、富平、同官、宜君一带的商人把从蒙古购换来的货物从秋林镇送到临近五县各乡镇村。货郎走乡串村,收集农产品、山货等回镇与蒙古商人交易,一派繁荣景象。明末地震、天旱、蝗灾不断,再加上农民起义,百姓流离失所,饥民遍地。有一白水货郎(过去走乡户商人称为货郎)从货郎山经过,遇见一群饥民,十分同情他们,就将自己的钱财物和所带食品全部分给了灾民,自己却因饥渴走不动,倒在货郎担山,长眠于此。后来两个货箱变成了两块巨石,人们为了纪念货郎救济苍生的义举,称此山为货郎担山。

7,“金头”巡抚传说

阿庄河上游李家湾、水沟村的李族人乃是元朝镇守陕西子午岭山脉将军李思齐后代,其后人有一代忠烈清康熙时期四川巡抚李某某(姓名不详)。清初李某某任四川按察使,支持康熙大帝“削三藩(西南王吴三桂、耿忠等)”主张,因时机未成熟,遭到朝廷旧势力反对而暂时搁置,为了稳住局势,安抚三番诸王,不使激变,反叛朝廷。康熙帝不得不忍心痛将爱臣李某某削官为县令,留四川继续搜集情报、监视吴三桂等动向。康熙后期削藩条件成熟,即 擢升李某某为四川巡抚,助朝廷剿灭“三藩”叛军,他身先士卒,冲杀在剿灭”三藩”叛军一线,不幸被奸臣构陷,将他出卖给叛军,被叛军所杀。身首异处。只有无头尸体运回埋葬。康熙帝念其忠烈,为褒奖他,追认为他为护国将军加兵部尚书, 赐金头一颗,与原尸体合葬。李氏后人怕盗墓贼盗其金头,以假墓掩埋,真墓不立碑,无名无姓,无从考证,只有李氏后人传说至今,今有李家湾村东边山梁上尚书卯地名为印证。
按理说,李氏一门为一代忠烈之后,受祖先的荫护,应兴旺发达,但因当时埋葬金头巡抚时,其后为彰显先祖功德,从富平一代买回童男童女,给其灌下水银陪葬,以至做下伤天害理之事,从此李氏一门人丁不旺,后辈多为无名之辈。

8、万人巷的传说

阿庄有个“万人巷”,原名万人巷。其面积不大,东西宽约20米,南北长约100米,两边有土崖,土崖下有几空土窑。阿庄村东西两堡隔巷相望。万人巷不大,为何叫“万人巷”,这个还要追溯到清光绪年间,据阿庄村老人传说,清朝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西北五省大旱,三年六料无收,,逃荒要饭者不计其数,先是人食树皮、草根,后到人食人,煮子而食,其惨状目不忍睹。阿庄西城堡大财东王怀银属秋林镇富商后裔,家境殷实,有良田千亩,所蓄良钱无数。现存有阿庄镇西堡财东墓碑为证。碑楼高约4.4米,碑长1.48米,宽1.45米,镌刻文为“大清处士王怀银”,时间为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正是王家人才两旺,鼎盛时期,故其后人立碑以”处士“之谓,明朝到清朝前期,处士一般指有学识、威望名士,不愿做官,隐居深山,清后期,有钱人家,家境殷实,但无功名,其后辈为彰显先辈德能功绩,墓碑称墓主为”处士“。说明西堡财东王怀银家在光绪年前就很富裕。清光绪年西北五省大旱,颗粒无收,阿庄村西堡在王怀银家后人,为救济灾民,在万人卷搭棚,施舍饭,以赈灾。一时间,万人巷赈灾传遍四方,灾民闻之,蜂拥而至,粮食加工面粉供不应求(过去用石磨磨面,用人畜做动力)。财东家无计可施,管家献计,用黄土参面粉充赈灾粮。因灾民从远处逃来,全为空腹,饥不择食,吃了用黄土参的面、馍,肠道梗塞,死者甚多。村里老人讲,开始有青年人拉尸体掩埋,后因死人太多,再无人掩埋,常拉到巷边土窑之中,任甚腐烂。因死亡灾民不计其数,传说逾万人,于是后人便将”万仁巷“改为”万人巷“,以忆当年灾民逃荒者的悲惨命运。西堡财东家搭棚赈济灾民,本是仁义之举,但听其管家奸计,投机取巧,用黄土充粮,致使灾民死于非命,故伤其阴德,上苍惩训其缺德行为,使其管家、掌柜、家人多抱病而亡,不得善终。家道随之衰落,人财两空,至清末民国初年,全沦为贫雇农。

五、自然生态及历史遗址

1、阿庄东西两堡遗址及千年古槐传说

阿庄东西两城堡隔万人巷相望。西城堡大约建于元末明初,比东城堡稍晚一些。四面有城墙,南面城墙在用石块垒起高埝上夯土而筑,下面有南护城壕,北城墙在台埝之上,用土夯筑。东城墙沿万人巷用土夯筑。土城墙高约10米多,东西长约80多米,南北宽约60米。城堡东南角开有南门,门楼上有望楼,以防土匪入侵。南城门有斜插石片筑成斜坡路,直通万人巷,城门哨楼居高临下,便于防守。西城门在城的西南角,面南而开,城门上有望哨楼。城内有两排庄基,中间东西方向有巷长约80多米,宽约30米,城内住户约20余户。现城墙基本已毁,只剩下城墙南门一角遗迹。

东城堡大约建于元朝中期。城堡坐北向南,呈方形。在阿庄镇街道北边高崖之上,南面从东向西有自然形成高崖作为屏障,高崖下有护城壕沟东西约150米。城墙东西南北长约130多米,高约15米。南城墙靠近高崖畔用土夯墙而筑,形成防御的天然屏障。东城墙在长峪河谷西崖上,夯土而筑。西城墙沿万人巷高崖畔用土夯筑而成,有城壕相护。北城墙用土石而筑,有城壕护城。城堡东、南、西三面临崖而建,居高临下。俯视阿庄街。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城墙开有南门、东门、西门。东西两门分别有两条小路从北向南沿城墙脚下和阿庄街连接。南门开在城西南角,面向南边建有城门及城门楼瞭望哨,从有城门向南用片石斜插的坡道与阿庄街连接,晴雨交通无阻。斜插石坡道几百年未毁,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超建筑技术和智慧,现存坡道因新农村建设修水泥路被毁,只留下坡道挖出斜片土,居民用来垒石墙,建猪舍。城墙残存东城墙和西城墙一部分,其中西城墙高耸入云,雄伟壮观。东城堡内有坐北向南有三排建筑,分为前巷、腰巷和后巷,中间自南向北有一条巷道把前、腰、后三巷相连,形成城中王国,是为纪念居住在城堡内的王姓后裔而建。现在城内腰巷建筑全被拆除,修建了文化广场,后巷财东清代建筑尚存,已被保护。古建筑门前原有老槐树两棵,现仅存一棵,枝叶繁茂,千年不朽,可谓奇观。

据后巷老人相传,两棵老槐树村为北宋朝廷阁老家祖坟的槐树,由此推算距今大约有一千多年历史。千年古槐是阿庄东城堡的保护神,它见证东城堡千年的历史变迁。阿庄东城堡大财东是秋林镇富商后裔。家财万贯,良田千亩,锦衣玉食,一直延续到清末。

2、汉寨城堡遗迹及历史传说

汉寨城堡建于元末清初。据传汉寨张姓为元朝大将张良弼之后,因张良弼为汉人,寨子名曰汉寨。有汉寨出土的古墓为证,出土文物配刀为蒙古刀,当时元朝李思成和张良弼大将驻扎在阿庄东、西堡,汉寨堡,丰邑,从东向西,据寨而守,拱卫秋林镇。

汉寨城堡建在阿庄街东1公里坐北向南半山腰,东西约100米,南北约140米,东、西两面城墙临沟而筑,南城墙临崖而筑,城墙高约16米,气势雄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有南城门和北城门两个。南城门楼在城堡的西南方向,面南而开,俯视阿庄川道。门楼有三层,土石木结构,底层有城门洞,二楼为戏楼,三层为瞭望哨。有片石斜插石坡一直通到阿庄河边,石坡下有清泉一眼,专供人畜饮用。北城门建在城堡的西北角,有道路直通阿庄北塬。城堡内有住户30多户,230多人,宅基东西相对成两排,中间为石铺的巷道,东西宽约30米,南北长约120多米。城内药铺,洒坊等商铺。汉寨的富足繁荣一直延续到解放前,解放前汉寨的地主富农较多,所占土地东至丰邑杜家湾门前,西到阿庄镇街道。有汉寨烧锅店(烧酒作坊)一直到解放初,大概是北方将士及后裔豪爽,喜饮酒的源故,所烧锅才延续数代不衰。

3、丰邑城堡遗址及传说

丰邑城堡遗址,位于阿庄川道阿庄河和红土川道乌泥川河交汇两的河口处。有丰邑城和秋林寺、丰邑庙、丰邑窑遗址。丰邑城、秋林寺、丰邑窑遗址从元末明初至今七八百年历史。丰邑庙是在原秋林寺旧址上修建的,从明清至解放后“文革”期间被毁。

丰邑城堡传说是元末明初,元皇族义王和尚南逃到陕西子午岭一带,投奔元末陕西守军元王室宗亲脱列伯将军和将守张良弼、李思齐将军以后所建。义王和尚逃到陕西子午岭山脉之后,派高僧到沿云梦山到阿庄河流域勘察地形,选中了两河口为隐居之地。此地处四县交界,土地肥沃,依山傍水,较为隐蔽,北有高山雪梁作为屏障,进退自如。其将士和王室后代取土筑城堡,建秋林寺,开拓丰邑窑养马场和练兵场。取城堡名曰:“封义”,其后辈隐姓埋名,改姓为王,有封义王之称。明中叶到清代后取谐音改为丰邑城,故丰邑下庄村王姓和阿庄、湫洼、塬圪塔、北坡、西坡、罗云村王姓不属同宗。

丰邑城(封义王城)长宽各80余米,城墙高约13米,居秋林寺北坡之半山腰,有石板路沿坡直通秋林寺和秋林镇街道。站在丰邑城堡俯瞰阿庄川,阿庄河和乌泥川河汇聚于白水河,两河口处,水流湍急,激荡轰鸣,原有料石砌成的滚水桥一座,现在水势已减,再也听不到隆隆的水声。丰邑城现有遗址城墙可见,残砖片瓦俯身可拾。

丰邑庙(前身为秋林寺),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庙宇坐北向南,有三座大殿,前殿供奉送子娘娘,可求多子多福,中间大殿供奉观世音菩萨,面目慈祥,目视河川,保一方平安,两面有八大金刚,神态各异。后殿为和尚、香客休息室。丰邑城秋林镇的繁荣鼎盛和今昔变迁。因年代久远无以考证,只有老人传说出土的秋林寺碑可见证。

丰邑窑在丰邑城南山上的一块平凹地上,大约有一百多米见方。传说是当年义王和尚及将士养马和练兵的场所,现在本村村民在此耕作,放养牲畜牛羊。

六、 自然生态遗迹及传说

1、麻壕沟东十里桃花坡传说
麻壕沟沟深约6公里,沟内涓涓小溪从沟底自北向南汇入阿庄河。沟的东坡,坡度平缓,从北向南绵延数10里,避风向阳,适宜栽种各类水果。经过麻壕村杨氏祖先辈几代人开垦栽植,坡上长满了桃树,,每到春暖花开,漫坡的桃花十里芬芳,蜜蜂飞来飞去,穿梭与桃花之间,酿出香甜的桃花蜜,生机盎然美不胜收。现在村民搬迁后的留下的土窑,庄子残墙还依然可见。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桃树被毁,只剩个别零星桃树尚存,可见证桃花坡当年的景色。真可谓“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2、阿庄川南山角下十里梨园遗迹及传说

阿庄川南山角下从北坡开始一直到丰邑,绵延十多里,栽种满了约万余棵梨树,号称“十里梨园花果飘香”。梨树栽种年代无从考证,但农村生产责任制前北坡梨园的梨树王,据老人说大约有二百多年树龄,仍然枝叶繁茂,一棵可产梨三百多公斤。可惜生产责任制后,人们忙于毁园种粮,将“梨树王”砍了做案板,十分可惜。阿庄川道十万棵梨树,因梨的品种齐全,有酥梨、鸡腿梨、青香蕉、火梨、雪梨、罐罐梨,咬一口流出蜜汁。放在柜里、缸里储藏,到冬季满屋飘香,现在年龄在六十岁左右的人回忆当时的情景,仍然觉得梨香沁人心脾,口流涎水。万棵十里梨园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富足了一方百姓。遥想当时梨园繁茂景色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蜂蝶绕枝舞,留的芬芳飘万家。

3、柿子树梁遗迹及传说

阿庄村长峪沟南北纵深十多里。沟的东坡坡度平缓,土壤深厚,坡上地埝畔长满了柿子树,被人们称为柿子树梁。柿子树向北一直伸延到北塬,向南一直延续到南塬、塬圪。传说柿子树梁大约有500年栽种历史。大约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每到秋天,火红的柿象红色的小灯笼挂满了枝头,一片丰收的景象。在那个“以粮为纲”的年代,人们为多打粮食,嫌柿子树冠大,影响庄稼生长,逐渐将地埝畔的柿子树砍掉,使自然生态遭到破坏。人常言千年古槐,百年柿子树。由于生长年代长,柿子树一般喜欢在背风向阳的山坡或地埝畔生长。阿庄村的柿子树梁到南北塬各村地埝畔边到处散落着柿子树,其数大约一万多棵,有的树龄长达300多年,有几怀抱粗,最大的一棵树摘柿三四百斤,其品种有镜面柿子、四盘柿、重胎柿子等。柿子可用水温熟,去掉涩气吃,可以放在用稻谷草玉米杆搭盖的柿子棚上晒熟变软吃,软柿吃起来香甜可口,清火润肺。可用线绳穿成串挂于房檐口,自然风软,变得软甜可口。可以去皮在太阳下晾晒,上面挂一层白色的糖霜制成上等柿饼能保存一年。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因缺粮,农村一些心灵手巧的年轻媳妇,把黄豆、大麦、玉米、小麦炒熟,磨成面(叫炒面),用软柿子浆相伴,做成柿子炒面吃起来香甜可口,是男人们出门常带的干粮。有的巧媳妇将软柿子去皮做成酱和玉米面合拌在一起,在锅鳌里烙成柿子饼,吃起来香甜酥软,是上佳的食品。真是火红的柿子,火红的日子,厚重的乡土,甜蜜的生活。现柿树梁和南北两塬的柿子树仍然零星的分布着,但不成规模,老百姓有勤快人每年秋天摘柿子,晾晒在棚上,自己食用,馈送亲朋好友。

4、杏沟及杏树坡的遗迹

阿庄川南山沟沟岔岔长满了杏树。其中最有名的有杏沟的杏树坡,杏沟在阿镇南面磨盘和罗云山之间,沟底有小溪自南向北流入阿庄河,沟底长满了芦苇(芦围)、两边山坡长满了杏树,其沟以盛产杏闻名。阿庄镇街道东南面有个芦苇沟,在南塬村西窑和庙坡(山神庙)之间,沟底有小溪由南向北流入阿庄河,沟底同样布满了芦苇。沟因长芦苇而得名。沟的东西坡及庙山神庙南坡长了杏树,称为杏树坡。杏沟和芦苇沟,杏树坡布满几千颗杏树,其品种有红嫣紫杏、红玛瑙、黄金玉海棠等。每到春暖花开季节,杏花迎春竞相开放,引来无数蜂蝶绕树飞舞,杏花飘香。沟底芦围荡,柳树林中蛙唱鸟鸣,春意怏然。每到麦子收割季节,孩子们成群结队到杏沟、杏坡摘杏吃,用杏核砸给自己积杏仁卖钱,用来补贴书本费用。那时看杏的村民忙于收麦,无暇去管偷吃杏孩子。只在家院中用铁链拴个大狗来吓唬孩子们。其实满坡杏也吃不完,让孩子们摘吃点也无妨,所以大人们也就任其自然。那时孩子用竿子打杏,用土布袋装杏,狗在院子吠,鸡在树巅叫,真可谓鸡鸣桑树颠,狗吠深院中,孩童摘杏忙,大人忙碾场。一片丰收繁忙景象。

杏沟杏树坡的杏树毁掉,大概是改革开放后,人们只重视粮食生产,大量杏卖不出去,没多大收入,人们把杏树砍掉做木材卖了,实在是可惜。

5、核桃沟遗迹

阿庄镇川塬之间,沟壑纵横,支毛沟内长满了大大小小的核桃树。大核桃树,树冠占地半亩,大部分分布于河沟内的地埝畔,崖畔。核桃树属多年生植物、树冠大、主根粗壮,喜湿温抗风。自古传说“核桃不成林”。阿庄镇川道与残塬之间的沟壑,大多成南北方向,北有雪梁阻挡风沙,沟内支流小溪潺潺,背风向阳,适宜核桃、花椒等干果生长。在先辈代代不懈努力下,大小河沟沟底布满了近万棵核桃树。特别有名的有西沟岭村的神沟、麻壕沟、杜家塬、麻沟、长峪沟、庄子沟、过家沟、南塬南窑沟等。由于核桃属多年生干果树,树冠大,产量高,一般的成年树,每棵产核桃一百到三百斤,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每到秋季,家家户要打核桃,量晒核桃。解放前有的大户的核桃干果储存达数十石,每石大约300斤。家家户户常年都有核桃吃。 

由于核桃为多年生植物,树干生长达数十年,多则一二百年,树干木质细密。韧性好,是做木制家具和门窗的优质木材,生产责任后,分产到户,老百姓嫌生长在埝畔的核桃树影响粮食产量,大部被砍掉做了家具。再加上解放后,走人民公社化道路,没收地主、富农财产分给贫困雇,使得一些大财主集中连片的核桃树被分割成小户经营,在那“以粮为纲”的年代,核桃沟集中连片的核桃大多被毁掉。现在境内的大小河沟还仍然分散着为数不多的核桃树,数量和产量与解放前无法相比。

现在搞新农村建设,提倡在山区发展核桃产业,但大多栽植的是矮化核桃林,占去大量良田。按古训“核桃不成林”之说,矮化核桃产量低、不耐冻,很难形成经济效益。要恢复生态,发展核桃等干杂果,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充分利用沟壑纵横、土层肥沃的自然优势,大力提倡栽植桥化桃树,真正使青山绿水变成花果飘香的金山银山,以带动乡村旅游业发展,致富一方百姓。

6、戏剧文化传承

解放后,全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展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各行各业突飞猛进,文化产业达到快速发展,全国人民从心感谢他们翻身得解放,当家做主,他们用戏曲歌声歌颂党的恩情,讴歌社会主义祖国。

阿庄镇随着全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到来,同时也迎来戏曲等文化的春天。各村纷纷搭建修戏楼,组织训练秦腔戏班子,中小学校园内的戏台、汉寨戏楼、丰邑戏楼、小庄戏楼、杜家塬戏楼、南下庄戏楼、塬圪塔戏楼。全镇各村都彩排出了具有本村特色的秦腔戏曲。利用劳动休息之余和节假日全镇进行汇报演出比赛,评比文化先进村。
文化大革命前阿庄地区的戏曲表演以秦腔为主,各村都有自己拿手的本戏和折子戏。象塬圪塔村的《沙家浜》丰邑存的《血泪仇》《祝福》,小庄村的《白毛女》,汉寨村、下庄村的《红灯记》、杜家塬的《三世仇》《三娘教子》等,这些剧目有的对群众进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有的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有的进行忠孝仁义等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的进行阶级教育,教育大家牢记党的恩情,永不忘本,当时到处洋溢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情怀,形成了移风易俗积极向上的革命新风尚。如今塑造戏曲人物形象的一些老演员还健在。他们塑造的各种戏曲人物形象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至今仍历历在目。

阿庄地区秦腔戏曲的衰落是“文化大革命”后,特别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江青大力推广京剧革命样板戏,使一些传统秦腔剧目被封杀,当时只剩下样板戏《红灯记》《沙家浜》等。改革开放后,分产到户发展经济,群众集体活动减少,各村剧团解散,戏楼被分给私人,或做宅基地和住房,或办小卖部,群众集体文化生活渐渐减少。近几年,各村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兴起了广场舞,由于文化传媒多元化,广场舞又逐渐开始兴盛起来。


铜川的人

铜川的水

铜川的山

铜川的物

铜川的沟

铜川的路

铜川的饭局

来源:二马盘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