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投资者要知道的20组关系

 时尚穿搭 2022-04-14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曾引用过英国前首相丘吉尔的一句名言:“你塑造你的房子,然后,房子塑造你。”作为一名投资者,我认为树立正确的投资观是非常重要的——你的投资观指导你的投资实践,你的投资实践反过来影响你的投资观。下面,我以投资的20组关系为切口,谈谈我所崇尚的投资观。

1现金VS.股票

与其拿着现金或其他投资品,我们为什么要投资股票?因为长期来看,股票是收益最高的资产,没有之一。在1802-2002年间,美国大型资产的实际年复合收益率如下:股票6.6%,债券3.6%,短期国债2.7%,黄金0.7%,美元-1.4%,股票收益率遥遥领先,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教授JeremySiegel进行了统计。

这背后有什么逻辑?由于通货膨胀的存在,政府掌握了印钞权,美元等现金类资产必然会不断贬值;黄金属于没有任何产出的资产,其最大作用在于乱世时的避险行为,在和平年代很难保值,债券的长期收益不如股票,因为债券作为债权债务关系凭证,没有比股票更高的风险溢价。总体来说,上市公司的增长超过GDP增长,这是股票获利的基本逻辑。

因此,现金似乎是最安全的资产,但实际上却是最危险的资产;而股票似乎是最危险的资产,实际上却是最安全的资产。将现金资产转化为权益资产,并期望得到合理的回报,正是我们投资证券的初衷。

2、投机VS.投资

关于投资和投机的区别,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给出了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义:“投资业务是基于深入分析,确保本金安全,获得适当的回报;那些不符合这些要求的业务就是投机。

依我看,投资的出发点在于公司自身的资产状况和盈利能力,而投机的出发点则是寄望将来有一位“接盘者”能买得起高价。投资的话,公司的基本面没有问题,你也不会太在意是否有人接盘。就像巴菲特说的:“当我们买入某种股票时,我们当然不会担心市场会关闭一到两年。”

因为长期的、普遍的原因,我们坚持投资而非投机。纵观全球,靠投机起家的大师屈指可数。索罗斯多次表示,每次他的头寸过重,与市场走势不一致时,他都会背痛。长久以来,他认为自己的背部疼痛是减仓的信号。索罗斯的投资,更多的是依靠“动物直觉”。更有甚者,巴菲特可以学习,索罗斯则不可学。

巴菲特一直以来都不看好投机行为。“有意识地为一只股票支付高价,然后希望以更高的价格出售,这种行为应该被称为投机,”他说。在我们看来,这样做虽然不违反法律和道德,但也赚不到大钱。

3、低门槛VS.高难度

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统计年鉴(2020卷)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共有3856.96万个自然人投资者账户,占总账户的99.76%。在这个行业中,几乎不可能有如此庞大的参与者。股票市场似乎是个不太起眼的地方,只需要输入一行代码就可以完成交易,看上去很简单。

困难的是,大多数自然人投资者持有的股票没有很高的市场价值。投资者人数在10万元以下的比例为56.85%,在10万-50万元之间的比例为28.52%。一千万以上的投资者,仅占整个市场的0.45%。这就是说,超过85%的投资者很难通过投资真正改善其财务状况。

更为困难的是,大多数自然人投资者并不赚钱。根据“七亏二平一赚”的原则,长期能赚钱的账户可能不会超过四百万。这就带来了一个残酷的事实,自然人投资者占99.76%,而市值仅占20.59%。股市资金的80%左右,是由机构掌握的。

金融部门的规模效应尤为明显。如果说收益相等,一亿元本金的收益,比一万元本金的收益,高出一万倍,但它所花费的人力成本,却是一万倍之多。因此,资金量大的公司就拥有规模优势,能够雇佣更多的专业人才,做更深入的研究,获得更高的收益,从而形成积极的反馈和循环。因此对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低门槛只是幻想,高难度才是真正的写照。

4、主动管理VS.指数基金

在选股时,主动管理需要考虑三个因素:品质、估值、时机。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买什么,买多少,何时买。选择时间已经被证明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股价的短期波动是随机的,剩下的就是好公司,好价格。良好公司的判断标准,至少包括出色的商业模式,持续的盈利能力,出色的管理;良好的价格主要与估值有关,而估值的准确性,取决于对公司的了解程度。

考虑到主动管理有一定的难度,巴菲特向广大投资者推荐的是指数基金。以指数基金为代表的定投方式,既没有选股,也没有择时,估值也比较简单。因为指数的选择有一定的标准,不符合标准的个股将被剔除,所以买宽基指数也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由于指数基金的管理费很低,因此,在扣除费用和成本后,其收益会比绝大多数投资专家获得更大的净收益。

Graham说:“取得令人满意的投资结果,比大多数人认为的要容易;取得非常好的结果,比人们认为的要困难得多。”投资成功不外乎三条路:选择指数型基金,找一个好的管理人,或者自己选股。现在我们选择了主动管理,就必须付出相应的学习和劳动,以期获得超越指数的回报。

5、道VS.术

投资的“道”解决了能否赚钱的问题。理解了股票是公司所有权的一部分,就不会仅仅将其视为交易的筹码;理解了“市场先生”的情绪是不理性的,就不会追涨杀跌;理解了安全边际可以为你的投资提供容错空间,就不会购买高估值的股票;理解了投资必须遵循能力圈,就不会盲目地在未知领域“踩雷”。不要走亏损之路,赚钱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投资的“术”解决了能赚多少钱的问题。具体分析每一家企业能赚多少钱,这就决定了我们作为投资者的长期收益。公司分析包含了财务、业务、管理等各个方面,最直观的方式是查阅公司年度报告和重要公开信息。投资就像是拼图,当一个企业的点点滴滴的信息汇集在一起,我们对它的认识就会变得更清晰,投资也就变得更确定。

"道"和"术"是一体的两个方面,二者不可偏废。假如有“道”不“术”,那么投资无疑是纸上谈兵,说得头头是道,但并不实用;如果有“术”不“道”,那么很可能是在错误的方向上。例如沉迷于技术分析,掌握的方法越多,离正轨就越远。

6、有效VS.无效

有效市场假说认为,

市场是有效的。股票价格完全反映了市场信息,因此,企业的价值甚至计算本身,在投资活动中都不重要。效率市场假说基于许多假设条件,例如,市场中的投资者都是非常理性的,没有出现信息不对称。但是我们知道,这些假设条件本身是有问题的,一个错误的前提只能导致错误的结论。

巴菲特对有效市场假设不屑一顾。“我们非常感谢这些学者,他们在一场智力竞赛中,无论是玩扑克、国际象棋还是选股,如果你的对手被教导说'思考是纯粹的浪费精力’,那么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好呢?”

一般情况下,市场是有效率的,但并不意味着市场总是有效率。精明的投资者,会利用市场的“无效”,做出相应的投资决策,在“有效”市场时获利

7、短期VS.长期

先说经营层面的短期和长期。短时与长时的利益往往不能兼顾。就像保险公司,如果放松承保政策,短期内就有可能获得较好的运营收益,但长期内必然会出现运营亏损。巴菲特对这个问题的思考重点,总是着眼于长远利益。我们决不会在牺牲自身不断增强的竞争力的情况下,在短期内取得业绩,”他说。

再说一下短期和长期投资方面。从短期来看,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可能存在背离;但从长期来看,股票价格与内在价值将呈现强烈同步。对于这一点,Graham有一个经典比喻:“短期市场是一台投票机,但长期市场是一台重机枪。”从短期来看,买进股票后上涨是好的;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股票在买进后没有立即上涨,则意味着未来有机会以更低的成本买进。前提是公司本身没有问题。

专注于长期,忽视短期,要求投资人本身具备“延迟满足”的性格特征。短时操作数据看起来并不好看,或者短时产生浮亏,总不是一件令人心安的事。人的本性有失去厌恶,趋利避害的一面。因此,大多数人总是选择关注短期,这样,关注长期的赛道反而显得不那么拥挤,事实上,这是一条更容易取得成功的道路

8、分散VS.集中

传统多元化理论认为,投资分散有助于降低风险。最广为人知的一句话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而且,集中投资的风格,可以形象地概括为“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然后仔细地看着它”。

分散化投资与集中化投资孰对孰错,实际上不在于投资方式,而在于投资者的水平。若投资者不了解某一特定公司的经济状况,只凭兴高采烈而来,那他当然应该选择连续几次分批买进大量不同的股票,这种方法的极限是买进指数基金,这等于买进整个市场。

但如果你是一名拥有一定知识储备的投资者,传统的多样化投资策略就没有任何意义了。在巴菲特看来,通过广泛投资于不太了解的不同公司,自信能够降低风险的想法是盲目和错误的。由于人们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你能看得懂的高质量公司,现在适合买,是很少的。因此,一旦遇到这样的机会,无疑就应该集中投资。

9、春种VS.秋收

股指基金之父JohnBerg曾用一个段落,形象地将股市比作花园。在花园里,草木顺应季节生长,既有春夏秋冬,又有春夏秋冬,只要草木的根部没有受到损害,它们就能顺利地生长”

股票还有一个明显的“季节”——牛熊交替,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交替出现。区别在于,股市的“春夏秋冬”很难预测,你知道它肯定会来,只是不知道何时会来。股票市场中的“春种”之时,根本不在乎一时的涨跌,要等到“秋收”之时才会见分晓。

10、研究VS.交易

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李录先生讲过芒格的一个例子。芒格订阅《巴伦周刊》,这个杂志他大概看了四五十年。30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寻找投资机会,然后通过重仓购买,赚了很多钱。在那以后的10年里,再也没有发现任何机会。Manger有最大的耐心,他能够坐在那里,似乎什么也不做。

请注意,这并非真正的“什么也不做”,而是“似乎什么也没做”,这正是最难的。不做交易,大部分时间都用来读书,学习,积累关于商业和投资的知识。而且频繁交易,表面上看是忙碌,实际上是没有价值甚至是负价值。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先生提出了一个观点:多研究少做决定,多做研究多做决定,做决定多做决定。对于这点,我深感意外。

11、知VS.行

杨天南老师曾提出一个观点——知不易,行更难,知行合一难上难。唐朝老师也提出过一个观点——真知,行不难。乍一看,似乎两个观点相悖。一个说难,一个说不难,那究竟是难不难呢?

我的理解是,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不能做到真知,行就很难;能做到真知,行就不难。关键问题在于,要做到“真知”,并不容易。当你的股票上涨时,你自然很容易坚持一种观点。如果你碰到2000年美国互联网泡沫或者2015年中国创业板泡沫的时候呢?在困难的时候依然选择坚守,方为“真知”。

毋庸置疑,当市场处于非理性时,“知行合一”才能顶住巨大压力。1969年股市过热时,巴菲特选择了清算合伙基金,我认为这是出于对投资者负责的考虑,但这并不排除是为了避免股市的波动。之后,巴菲特选择了伯克希尔公司作为一个投资平台,这就等于没有客户,股东们来去自由,这对于长期投资非常重要。

12、快VS.慢

巴菲特单年最好的市场表现是在1965-2019年间的1976年,当时伯克希尔股价上涨了129.3%。与目前押中新能源汽车一年就能赚10倍相比,这实在是微不足道。伯克希尔股票的表现可以说,在任何一年中,几乎都不能名列市场首位,巴菲特也从未“一夜暴富”。

巴菲特的步调缓慢,平均而言,年收益率为20.3%。但是他的速度又快了一倍,55年的累计收益超过274,000倍。与巴菲特同时代的华资投资家蔡志勇,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巴菲特”和“马斯克”是两种人,马斯克风风火火,风风火火,但是“巴菲特”在20世纪80年代的富豪榜上几乎一直稳居前十。

另一些人则认为,如果要拍电视剧,索罗斯的题材肯定比巴菲特的更精彩。不管是狙击英镑还是做空泰铢,或是打击香港股票市场,索罗斯的所作所为无不引人注目,令人惊叹。与巴菲特相反,所有的投资都是建立在理性和常识的基础上,非常确定,非常平淡。正如曹操在《孙子兵法》中所说的那样:善战者无奇功。

13、少VS.多

芒格说,如果剔除我们15项最佳决策,我们的表现将十分平庸。芒格的财富,90%来自伯克希尔;巴菲特的财富,99%来自伯克希尔。一个社会中最富裕的阶层,毫无疑问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企业家群体,他们都只拥有一小部分公司的股份。例如马化腾,他最大的资产是腾讯的股票。

由于“少”,所以专注;因为专注,所以做事情的可能性就大,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当巴菲特在比尔盖茨家里做客时,比尔盖茨的父亲问两个人,他们最大的个性是什么?他们俩直截了当地说,专注。把握最少的高质量机会,最终收获可能最多。

对事业的启发在于,不要频繁地改变职业方向。360行,行进中。要想成功,任何行业都是如此,只要你专注于这个行业20年或者更久就行了。对于我自己来说,专注于研究巴菲特,专注于价值投资,坚持20年,即使自己再差,到50岁的时候,也会小有成就。

14

买入VS.卖出

在市场上流行着许多似是而非的错误观点,比如“会买就是徒弟,会卖就是师傅”。话下一句,我买的又贵又怎么样,但是我找到了接盘侠,这就是我的本事。持这种想法的人,无疑是在为自己“加戏”。在明明可以做得轻松一点的投资,为什么一定要去挑战7英尺的跨栏?

在给股东们的信中,1964年,巴菲特曾这样写道:“寄希望于最终购买者的投资肯定是项糟糕的投资。所谓好的投资是以低廉的价格买入,这样即使只是以合理的价格出售,也能取得不错的利润。

因此,一项投资的成败,从决定购买的那一刻起,几乎就注定了。低估值买进,低估值卖出,也能赚到公司成长的钱;低估值买进,高估值卖出,也能享受到更好的“戴维斯双击”。

15、买方VS.卖方

股票市场暴跌时,到底对投资者有伤害吗?在巴菲特看来,“投资者因股市下跌而损失”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他说,“撤资者因股市下跌而损失,但投资者却从中受益”。巴菲特纠正了新闻媒体的报道:

“记者们常常会忘记这条常识:每一个买家都对应着一个卖家,一个人受到的伤害往往成就另一个人。”作为市场上的长期买主,应该对股市的涨跌持平常心。股票上涨时,原来的仓位可以兑现利润;而股票下跌时,新的仓位能以较低成本购买,都是不错的选择。

16、自律VS.他律

设定止损线和清盘线,是机械式的“他律”措施。十元股,跌到八元就得止损,跌到五元就得清算,这是非常不合理的逻辑。为避免“他律”带来的伤害,我们必须做好“自律”,即设定极为严格的选股条件,确保物有所值或物有所值超所值。

人无自律,必有他律。如果我们工作表现不积极,时间长了肯定会受到领导的批评。假如我们工作积极主动,那么相应的领导给我们的自主空间也会更大。如果真有自律,就会降低他律,从而获得自由。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理想境界。

17、科学VS.艺术

投资是科学还是艺术?关键是看从哪个角度去讲。

如果说投资是科学的,那是因为投资有规律可循。许多问题,都有标准答案。例如,技术分析一无是处,选择时机没有意义,做波段没有用武之地,大部分时间都应该满仓操作,不要轻易使用金融杠杆,这已有明确结论。

所谓投资就是艺术,因为投资还要看大家的风格。早期巴菲特从来没有投资过科技股,这并不是说价值投资不能投资科技股,而是因为他的能力圈不在科技股之上。段永平也非常相信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但他的名声之争就是在危机时刻买进网易。

科学的部分,按照正确的理念去实践;艺术部分,结合自身特点去发挥。

18、因袭VS.革新

在市场中有一个流行的观点,即价值投资不适合中国。一些基金经理也建议,使用巴菲特和索罗斯的组合拳。在我看来,任何人的成长,原始积累的成功经验,都是最快的捷径。绝不要自作聪明,在你还没学会之前,就搞所谓的“创新”。

并非创新无关紧要,而是不要刻意追求“标新领异”。与发明相比,投资更需要常识。尽管在格雷厄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但巴菲特仍然认为格雷厄姆并没有过时,他说:“格雷厄姆的思想,从现在到100年后,将永远成为理性投资的基石”

19、知足VS.上进

投资的回报是有天花板的。回报有上限。根据社会规律,在有限的世界中,高增长速度必然会自我毁灭。像沃伦·巴菲特、查理·芒格、比尔·鲁恩、戴维·史文森、霍华德·马克斯等全球顶级投资家的长期年收益率大多在15%-20%之间。因此,如果年收益率达到15%,我会感到很满足。

但是,知足并不意味着停止前进。对此,我们应该始终保持好奇心,积极进取,在能力范围内不断提高投资水平。其本质在于通过不断学习探索,不断接近真理,并依靠认知实现。追求真理是永恒的,追求进步是永恒的。

20、财富VS.名誉

对于巴菲特来说,最令人钦佩的不只是他通过正确的投资方法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还在于他一直都保持着非常高尚的道德水准。“我们可以承受金钱的损失,甚至损失大笔金钱,但我们无法承受名誉的损失,甚至一丝一毫也不可以。

巴菲特对名誉的重视,也促进了他在投资上的良性循环。因为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以非常小的摩擦成本做成了很多笔成功的生意。一个人的名誉就如同一家企业的经济商誉,这种看不到的无形资产才是一个人最宽广的护城河,也是一个人致胜的关键。

风险提示:

风险提示:作者:王冠亚,本文仅代表作者立场,投资决策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投资者还需自行思考研究。本文中所提任何资产和证券,仅限于学术案例的交流,不作为任何推荐交易的理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