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广平团扇作品赏析

 泊木沐 2022-04-14

中国人喜好“圆”,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是从开始到结束,代表外在自然运动,星辰流转,日月明晦。“圆月”作为“圆”的直观体现:圆融、圆满,意味着完美无缺。团扇,一柄具有深厚文学底蕴的器物,承载着古代文人墨客的笔下风韵,辗转在朝代变更的历史洪流里而历久弥新。在当下,许多人喜欢在布置文房时选择将团扇纳入其中,挑选一把精美的团扇,悬挂于书房中以供观赏、品读,或放置于专门的团扇展架上,既拥有温婉隽秀的古风魅力,又传递出现代人所追求的精致韵味,恍惚间,能感受到其中“轻罗小扇扑流萤”的意境,让书房的格调上升到一个境界。

林广平的扇面作品,取法宋元,又具有自家独特的面貌。他的扇面山水画创作,明显是受南宋院体及元代文人画的影响,从技法构成来看,汲取了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和夏圭的院体画法,并糅合北宋李成、范宽、郭熙等严谨雄浑、风骨奇峭的画风,并广泛涉猎元代黄公望、王蒙诸大家,融会贯通,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画面布局严谨,造型生动,山势雄峻,石质坚峭,皴法多变,笔法劲健,墨色淋漓。另一方面,因其勤于写生,对自然山川有着亲身的体察和真实感受,作品传统气息中融合了新的视觉体验,将传统的构图方式结合于现代的空间感受,具有写生再创造的特点。构图简约清朗,层次分明,疏密有致;用笔清隽,纤而不弱,力而有韵,寓刚柔相济之美;墨色淋漓多变,和泽有神;赋色古雅、明净而又不失厚重。

历代山水画家都非常重视诗境与画境的穿插融合,一幅山水作品,如果仅仅停留在景象的描绘中,而忽略意境的创造,这样的作品也就没有生命力。林广平创作的团扇小品,显然更注重在意境的凝炼方面下工夫,画境高远幽邃、平淡苍茫,承接了儒家美学中正平和、儒雅含蓄的审美规范,在他的作品中,大到天地山川的置陈布势与阴晴晦明,小到一树一石的穿插避让与横斜俯仰,布局的安排与笔墨的运用无不曲尽其意,广大处气势磅礴,精微处又颇耐推敲,云山苍莽之间,林木轻摇,溪瀑有声,宛若身临其境,深具可望、可游、可居的审美意趣。很难想象,这小小的尺幅之内,竟有如此广阔的天地、如此深邃的意蕴。这充分显示出画家统领画面的能力和巧思妙造的匠心,以及他对天地宇宙的感悟及内在精神的独特追求。品鉴其作品,与其说他是画者,莫若说他是一位诗人,从他的画里总能捕捉到一种静穆高古、宁静淡远的境界,当画中的峰峦、溪流、小桥、林木、鸟雀、孩童、高士、茅舍与云海烟岚所构建的景致形成的意象符号在画面中浮动时,诗的气息便缓缓呈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面散发出的浓浓诗意,令观者彷佛莫名其妙地坠入画中,流连忘返。

作品注重描绘对象的内在气韵:沉静、清逸,不浮躁,别具一番文人书卷气,他把自己的情感与传统精神文化融为一体,不仅较好地传承了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精神和笔墨形式,更赋予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他把自己丰富而深沉的情感,淡淡地铺陈在素绢上,让你在一见如故或咀嚼回味时,思绪时常会被轻盈地牵引到往日的时光、情感的深处:你会觉得画中的白云在缓缓流动却又瞬间凝固;空谷很幽静却又微微躁动;山脉很遥远却向你招手致意诱导你急切走近;繁密的树木若隐若现又好像遮隐了许多东西;冷峻而坚硬的岩石却透出一丝丝的暖意……。而所有这些,则构成其山水画独树一帜的视觉观感和精神体验。

这辑团扇作品,是他近期山水画创作的一个新尝试。团扇,在扇面上入字入画,使人赏心悦目,怡养性情,古代的文人一边细细品味扇面书画的美感,一边慢慢咀嚼其中的艺术韵味,自得风流。团扇,犹如如天上的明月,穿越一纸的风雅,留下了千百年的风情,方寸之内,天地悠悠……

作 品 鉴 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