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历经百年依然筋骨硬朗

 闲云行影 2022-04-14

  


           结束了对五七小站的探访后,本打算再到依托胶济铁路老济南站站房改建的胶济铁路展览馆看一下小站里的物品,但大门却由铁将军把守,问了门卫得到的是闭馆休息的答复。

离回程的车还有段时间,便来到济南北部泺口镇的黄河边,领略黄河铁路大桥的风姿。在桥边的石碑上记录着铁路桥的历史。

  

  

  

  


         济南泺口黄河铁路大桥位于济南北部,是老津浦铁路(现京沪铁路)上的一座跨黄河大桥,是清政府在德意志帝国的胁迫下由德国公司于1909年至1912年设计建造的,工程造价折合当时白银454.56万两。桥为钢结构,全长1255.2米,宽9.4米,共有12孔,为当时亚洲最大的悬臂式铁路桥。

  

  

  

  


据相关资料记截,1898年的时候英德资本集团就窥觑修建津浦铁路。清政府迫于压力于1899年与英德签订贷款协议,自1901年开始由德国孟阿恩桥梁公司开始在济南附近黄河上下游90公里范围内对黄河大桥进行选址勘查测绘,经过3年勘察、测绘,认为桥址选在泺口最为合适。1908年的1月清政府正式签署了《天津浦口铁路借款合同》用以修筑津浦铁路,8月德国孟阿恩桥梁公司与津浦铁路北段总局签订建造泺口黄河铁路桥的合同,并举行了开工典礼,但是山东省道员丁达意认为在泺口建桥虽然对济南的繁荣也非常有利,但是桥墩阻水是否容易引起河防险患,危及济南还尚存疑虑,双方经过多次磋商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于是清政府于12月派中国铁路工程专家、京张铁路局会办兼总工程师詹天佑来济南调研后,制定了桥式方案,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桥的样式。全桥11座桥墩12孔桥梁结构形式为钢承桁梁,主桥孔跨径达164.7米。该桥的建设技术代表了当时世界桥梁设计和工程的较高水平,在中国桥梁史和交通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桥下就是泛着黄沙的滚滚黄河水。黄河流至此,南依大坝、北枕鹊山,形成天然屏障。泺口黄河铁路桥就具有了重要的军事战略意义,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1928年北伐战争时张宗昌溃退炸毁第8号桥墩;1930年蒋军与冯、阎军隔河炮战击伤钢梁多处;1937年日军侵犯济南,韩复榘部溃退,全桥遭严重破坏,第9、10、11孔钢梁断裂坠入河中,1938年日军予以修复,更换成同尺寸的日本造钢梁;济南解放后的1949年2月,国民党派飞机炸伤大桥三孔钢梁部分焊件,由于当时技术有限,只用电焊进行了修补。建国后又对大桥进行多次大修加固后,一直使用至今。鉴于泺口黄河大桥的重要性,在以前的时候,桥头一直驻有护桥部队,长年不分昼夜地守护着。

    

  


  

  


        谁持彩练当空舞,春风化雨百年虹。这座大桥,用它的钢筋铁骨,串联了黄河两岸,成为往来的交通要道。此时一列下行列车伴随着夕阳隆隆驶过铁桥,据说曾有专家对铁路桥进行过勘测,结论是至少还可以再使用三十年!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泺口黄河铁路大桥历经风雨寒暑,见证百年沧桑,如今依然筋骨硬朗。一个百年老桥,历经四次战事的破坏与修复,依然挺立于黄河之上,这样的建筑水准,怎能不敬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