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伤寒论》背诵法及类方记忆法

 经方人生 2022-04-14

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中的信息保持的时间很短,容量有限,这时如果插入新的识记活动,信息超出容量,或者未加复述,信息都会很快衰退被遗忘,而且无法恢复。但是如果加以复述,可以使即将消失的微弱信息重新强化,变得清晰、稳定,再经精细复述可转入长期记忆中加以保持。因此,复述是使短期记忆的信息转入长期记忆的关键。


最早的时候,不知道在哪儿看的关于短时记忆和长期记忆的理论,大体意思和这个是相同的。关键的就是短时记忆要及时地不断地加强才能变成长期记忆,从而较为牢固地记忆下来。虽然还会再忘,但你下次想再背诵的时候就要容易得多了。比如本科教材的180首方歌,给我一天时间,我就能很熟练地背诵下来。


以《伤寒论》的背诵为例,我是这样进行的,条文是398条,每天背诵3-5条,早上背诵,然后在当天的各个时间段多次重复,只要有时间就默诵几次,晚上睡觉前再背一遍。第二天背新的,方法同前,再把前一天的再巩固复习一下。每周七天,周六周日不再背新的,把前五天的东西再巩固一下。下周接着背新的。刚开始确实是死记硬背的,但是在背的过程中慢慢会找到一种感觉,慢慢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规律。背诵前把每条条文从第1条到第398条标上号,我在背诵过程中,重点记忆整十或整五条,比如第5、10、15、20等。这些整十或整五条就像路标一样,以此为基础,其前后的条文,要大概有个数。刚开始背诵的时候确实很枯燥,很困难,还真有点呕心沥血的感觉。刚背诵的东西是忘的最快的,一定要及时加强巩固。除了每周六周日巩固每周所学之外,随着背诵内容的增多,还要抽出时间把之前的再巩固一下。辨脉法、平脉法、伤寒例等前几篇,我之前也是会背诵的,花了将近两个月时间,有些条文是比较难记忆的,有的还特别长,最长的条文差不多两页。长的就把一条分成几条,各个击破。


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发自内心想把他背下来,就一定能背下来。年龄越大,背诵起来越难,但虽然难,并不代表背不下来。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的人很少,大多数记忆力一般。记忆力再好,不下功夫也不背不下来。我知道的能背诵的人当中,有不少是四五十岁的。有的甚至《素问》、《灵枢》也能背诵下来,相比而言,《伤寒论》、《金匮要略》背下来,比《素问》、《灵枢》还是容易得多了。


我所掌握的方子,本科教材上有方歌的,我就记方歌,因为在背《伤寒论》之前,记的方主要是教材上的方歌。在背伤寒论时,虽然有《长沙方歌括》,但我没有再背诵方歌,而是采取类方记忆法,就是只记住一个基础方,以这个方为基础记相关的这一类的方。比如桂枝汤类

图片

比如泻心汤类

图片

这是十几年前在学校时整理的(应该有12年)。记类方的好处就在于:一是记忆方便;二是容易看出方与方之间的变化与联系。

当然会背诵了,不一定说明你有多厉害,临床中疗效就一定有多好,理论和临床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能背下来肯定是有好处的,这个好处只有你亲自背下来才能真正体会到。

我觉得还是古代的教育简单,刚开始不需要你懂太多,只需背诵就行,把最经典最好的东西早早背下来。而且这些早期记下来的东西会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