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清的《心居》

 马尔的视觉 2022-04-15

电视剧《心居》居然没能大火,让人稍感意外。这部戏拍得细腻,耐人寻味的小动作、小细节、经典言辞比比皆是。

我很看重它。

《心居》里出演双女一之一的演员海清,是我很欣赏的女演员;这部戏无疑是她个人演技磨砺上的一个里程碑。

她有点和雷佳音类似。初看毫无明星气场,人朴朴素素的想不低调都难。

较早的电视剧《蜗居》、《媳妇的美好时代》里的出镜,她有一种不紧不慢、不温不火的淡定,给她的角色也是不会上热搜的人物。但她演得精细而放松,每一个角色都不使大劲,小动作、小细节处精雕细刻,看着看着就觉察这是一种走向戏精的演法。

我素来对表演自然而细腻的演员抱有好感。

一天两集地看电视剧《人世间》,是因为撞上了声名日隆的演员雷佳音;三十五集的《心居》连用几个下午和晚上翻完,也只因又“偶遇”了演员海清。

我当然知道影视剧是导演作品,特地标注为“海清的《心居》”,是在强调我们因某个演员而追剧,与导演无关。

“撞上雷佳音”的后续不甚美好。追他由《人世间》追到了《相逢时节》。开始以为本子再烂,有他出演,也会在他那一部分熠熠生辉。

谁知是我多想了。《相逢时节》看到结尾时,便定性它为制作粗糙的大俗的国产片,很后悔浪费了那么多时间。

对雷佳音也是“刮目相看”。影片结尾他和袁泉尴尬地笑着,好像终于从一出闹剧中走出,大松一口气。

一个对自己演艺事业有更高期许的演员,若这样的片子都接,便是对观众不尊重。它也恰恰证明了不管你刚蓄积了多大的名气,努力出多好的演技,你仍旧只是烂片烂戏的一部分。

《人世间》是有野心的大题材,涵盖了波澜壮阔的几十年的中国面貌;三十五集的《心居》选的是小题材,局限在一群人物的十几年。

都市剧中,上海是最有特色、最有情调的地域舞台。它的语言特性,上海人特有的性情,就连八卦也都带有浓郁而明确的上海特色。

顾昕的妈妈算是个代表,她的口不择言完全具有上海小市民的特质。剧中人物时不时地蹦出一句上海话,很贴切的小里小气。

《心居》很有韩剧那样的情节、情味的伸展性,碎碎念念的内斗,人物关系中很可笑的错综复杂,一笔一笔雕琢出的人情世故也很接地气。

它还带有老上海人的怀旧心结,对“上海人身份”无比看重与自豪。

这是早已过时了的地域情怀。

在金钱至上的世风中,时下谁还会像影片里的冯氏姐妹那样,如此迷恋能拥有上海人的身份,上海最好地段的房子也已经成为全国各地暴发户的聚集地。

不少几代血统正宗的老上海人,被逐出黄金地带。

《心居》其实也触碰了一个大主题:中国社会的阶层分隔以及对立矛盾冲突。冯家姐妹与顾家,顾昕与其岳母、岳父等。

这是一场以“奋斗”名义展开的不同阶层的上位与守位的博弈。整部戏揭示了阶层凝固的坚实,人生打拼所面临的宿命。

温情脉脉的后面是冷酷的骨感。

同样带有市井剧的色彩,《心居》剧本比《相逢时节》更为扎实,延伸出的矛盾冲突也更为合情合理,它的味道更有能细嚼慢咽的地方。

几个主要人物演得中规中矩,没有塌台的。张颂文带有张力的出演补救了童瑶的一板一眼;演那位痴呆症张老太的戏不多,却活色生香。

我之所以要那么急切地看下去,就为看海清。

你会去想她的表演。

几乎将自己完全沉浸在角色里,这是一种嵌入式表演,非常到位。

快递大姐那些细节,骑着电动车跑来跑去的那些小动作,你很难想象她是拍过时尚大片的人。

这种反差,毫无痕迹的反转,显示了一个演员的功力。

很多年以前,大明星赵丹就是把自己当作出演的那个人;无论是街头少年,或是上海滩名重一时的大律师。但他控制情绪出了问题,有时会溢出,乃至于戏里戏外分不清。

海清的嵌入很准确,可谓严丝合缝。

闯荡上海滩的顾家媳妇这一角色,对于出生南京的海清来说,要有一个很深入的代入感并不容易。卑微而有自尊,从保姆式的全职太太,到外卖大姐,到不晚养老院的实际管理人。

每一步转换,她都能演出合理性,绝无突兀感。

演员的眸子直对镜头,眼神始终有戏是很难的,必得有对角色的坚定、坚信。

顾磊的扮演者姚一奇,以夸张式的眼神取得个性特征;而海清的眸子里充满了剧情,她将复杂的内心活动如此丰富地在眸子里呈现出来,确乎要达到戏精、戏骨的级别。

《心居》一剧有硬伤,结尾等同自戕、自杀。

我一直不解,还能让人耐着性子看完的国产剧,为何都会在结尾处如此不自重,非要崩塌掉。前一段追的《人世间》如此,《相逢时节》更过分,而《心居》也在国产电视剧的结尾诅咒中败下阵来。

好在剧中有个海清。

作者相关文章

从《人世间》跳戏到《相逢时节》

《我们天上见》:蒋雯丽送给故乡的礼物

《人世间》的结局与格局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