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楼阁传千古——浅谈古代高层建筑特点

 虚无的图书馆 2022-04-15

楼阁是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之一,在诗词中,亭台楼阁的出现率极高,诗人们或把酒临风、登楼抒情,至今,国内仍然保留着不少著名的楼阁建筑。

古往今来,历朝历代,上至真命天子,下到州官县府,都喜欢修建楼阁。中国古代的楼阁,或用来纪念大事、或用来宣扬政绩、或用来镇妖伏魔、或用来求神拜佛。

Image

楼一指两层以上的房屋,二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如鼓楼、钟楼等。阁是一种底部架空的高层建筑,通常四周设隔扇或栏杆回廊,供远眺、游憩、藏书和供佛之用。

由于人们的理念以及社会建筑条件不同,即便是高楼,整体的高度也有限。在早期,二者有区别,楼与阁是独立的两种建筑,后世阁、楼二字互通,无严格区分。

Image

楼阁建筑在古代的应用广泛,很多大户人家都有楼阁,除了居住,像宴饮场合,也常常是放在楼阁里面。无论是皇室,还是南北地区的园林都会用有这种楼阁。

Image

古代楼阁建筑特点

相对单层屋而言,楼阁建筑技术最为复杂,研究意义重大。首先在设计上,会根据不同用处,来安排整个楼阁的空间,比如一些楼阁是专门用来供奉佛像的,楼阁既要保证高度,又要保证空间能容纳人与佛像。

佛教的传入对于楼阁建筑也有了很大的影响,此外道教的发展对于楼阁建筑也产生了极大影响。根据道家的理念,登高是可以来寻找仙人,因此汉代开始,楼阁的高度就不断在增加。

Image

所以,在不同的屋层中,会增加一些暗层,楼层也增加了外层设计,给人提供外部立足的平台,这种被称为挑台,整个楼阁的外部除了屋檐,楼身外,再加上楼顶的设计,与挑台这些部件构成了整体的楼阁外貌。

明清时期的很多楼阁都是建立在高台上,保证了楼阁的稳定。利用巨大的外檐柱撑起多层,内部安设足够数量的柱子,这就能保证楼层受力均匀。人们还会巧妙利用挑台,楼阁间的暗层,打造出一种独特的样式。

Image

楼阁在打造的过程中,除了高台外,会增加一些辅助建筑,比如像一些藏书阁,还有一些祭祀用的楼阁,旁边都会增设其他的厢房、庙宇,往往都是伴随着一个建筑群出现的。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留下了许多著名的楼阁,现如今已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现代高楼多层建筑,无论是建筑方法,还是用料设计,都与之前的楼阁不一样,似乎少了很多历史寓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