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艺为何可以统摄西方一切学术?

 经史博物馆 2022-04-15

马一浮     

      马一浮以六艺论为核心阐述其国学思想,精深而博大,且为学生解惑时,多有世人从未涉及的开源之论。

      譬如,他不仅以《诗》《书》《礼》《乐》《易》《春秋》六艺统摄诸子、经史子集等一切中国学问,而且以此统摄西方一切学术。

      西方学术虽浩繁,但归纳起来,不外乎以数学、物理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以及包含文、史、哲、宗教等在内的社会科学。

      那么,马一浮是如何阐明六艺能统摄西方一切学术的?且看他的原文:

      在《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中,马一浮先概括言之:


      “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


      然后,点明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六艺中《易》与《春秋》的关系,称:


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因《易》明天道,凡研究自然界一切现象者,皆属之。《春秋》明人事,凡研究人类社会一切组织形态者,皆属之。董生言:“不明乎《易》,不能明《春秋》。”如今治社会科学者,亦须明自然科学,其理一也。


接着,阐明数学、物理这些自然基础学科为何不能外于六艺中的《易》


物生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今人以数学、物理为基本科学,是皆《易》之支与流裔。以其言,皆源于象数。而其用,在于制器。《易传》曰:“以制器者尚其象,凡言象数者,不能外于《易》也。”

然后,阐明西方社会科学为何不能外于六艺中的《春秋》


人类历史过程,皆由野进于文,由乱而趋于治。其间盛衰兴废、分合存亡之跡,蕃变错综。欲识其因应之宜、正变之理者,必比类以求之,是即《春秋》之比事也。说明其故,即《春秋》之属辞也。属辞以正名,比事以定分。社会科学之义,亦是以道名分为归。凡言名分者,不能外於《春秋》也。


再阐明西方文学、艺术、政治法律、宗教与六艺中《诗》《乐》《书》《礼》的关系:

文学、艺术,统于《诗》、《乐》;政治、法律、经济,统于《书》、《礼》,此最易知。宗教虽信仰不同,亦统于《礼》,所谓“亡于礼者之礼也”。

复阐明西方哲学与六艺中《易》、《乐》、《礼》的关系

哲学思想派别虽殊,浅深小大亦皆各有所见。大抵本体论近于《易》,认识论近于《乐》,经验论近于《礼》。唯心者,《乐》之遗;唯物者,《礼》之失。

最后归纳并阐明天下学术同归而殊途、西方学术与东方六艺没有阻碍:


凡言宇宙观者,皆有《易》之意;言人生观者,皆有《春秋》之意。但彼皆各有封执而不能观其会通。庄子所谓“各得一察焉以自好”,“各为其所欲以自为方”者,由其习使然。若能进之以圣人之道,固皆六艺之材也。道一而已,因有得失,故有同异,同者得之,异者失之。《易》曰:“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天下何思何虑?”睽而知其类,异而知其通,夫何隔碍之有?


为使读者条理分明,容易理解,编者做表格如下:

六艺内容

西方一切学术

马一浮的阐述与辨析

《易》

自然科学  

数学  物理

自然科学可统于《易》;数学、物理,皆《易》之支与流裔。

《春秋》

社会科学

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

《诗》《乐》

文学、艺术

文学、艺术统于《诗》、《乐》。

《书》《礼》

政治、法律、经济、宗教

政治、法律、经济,统于《书》、《礼》;宗教统于《礼》。

《易》《乐》《礼》

哲学思想的本体论、认识论、经验论

大抵本体论近于《易》,认识论近于《乐》,经验论近于《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