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44年,一批中外记者赴延安访问,毛主席两次单独见他:继续潜伏

 lixj1028 2022-04-15

1944年6月9日,红色延安处在一片欢闹之中,街道两旁围满了群众,有扎着白毛巾的汉子,也有穿着学生装的青年,自然也少不了八路军战士……

他们挥着小旗帜,似乎在欢迎着什么人,不一会儿,几辆汽车出现在了大家的视线中。看到汽车后,气氛更加高涨了,旗帜挥舞得更加有力,欢迎的呼声也更加响亮。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这是在欢迎八路军的哪位重要首长,可是八路军哪位首长会坐车呢?还是好几辆,谁有这么大排场?

汽车停下后,从车里陆陆续续下来了一帮人。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不少人还拿着照相机在拍照,似乎对这里感到很新奇。

原来,这帮人是中外记者西北参观团,他们此行就是来访问延安的。一行人里面有美联社、路透社、塔斯社等国外重要媒体的6名记者,还有《大公报》、《中央日报》等国内重要媒体的记者,还有国民党官员、翻译,总共二十多人。

他们在延安待了一个多月,跟毛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等党的重要领导人都有接触,和他们交流过很多问题。

文章图片1

图 | 周总理(左)、毛主席(中)和朱德总司令(右)

按道理来说,这样一支成分混杂的参观团,很难揣摩他们到达延安的真实目的。打探虚实、刺探情报、刺杀首长……什么都有可能,对他们既要保护,又要提防。

可是在这个参观团里,有一个人受到了毛主席、周恩来、朱德的亲切接见,毛主席还两次单独与他见面!

单独见面?毛主席难道不怕对方是什么特务吗?万一对方想要刺杀,难道不危险吗?

毛主席既然和他单独见面,自然是对他充满信任,难道那个人是自己人?还真是,对面的那个人虽然在国民党任职,但却是我党忠诚的地下工作人员。

毛主席不仅与他单独见面,还送给他一件呢子大衣作为纪念,还请他吃饭,和他拍照留念,从这些举动就足以看出毛主席对他的重视!

会面时,毛主席还对他嘱咐道:“希望你在二战区继续潜伏下去,为党的统战事业多做贡献!”

那么,这个人是谁,为什么潜伏在国民党,他是什么身份?

此人名叫赵宗复,乃是我党潜伏在阎锡山身边的一名地下工作人员。

关于他的故事,我们慢慢说起……

一、背景显赫:山西省主席的公子

赵宗复,1915年出生于山西太原一个封建官僚家庭,他的父亲赵戴文,是晚清的秀才,曾经在日本留学,受革命思潮影响,加入了同盟会,还参加了辛亥革命。

文章图片2

图 | 赵宗复

赵戴文和阎锡山的关系很好,在民国时期,赵戴文还担任了山西省政府主席、国民政府内政部长、监察院长,可以说是位高权重。作为国民党元老、辛亥功臣,资历老,面子大,民国山西军政两界就没有不认识他的,很多人还是他的门生。

赵宗复一出生,可以说就跑赢了那个时代的绝大多数人,十足的“官二代”。家庭背景显赫,衣食无忧,在哪都混得开啊!

按照道理来说,不出意外的话,他应该也会在山西从政或者从商,过上风生水起的日子。但是他和他的父亲不一样,他走上了共产主义革命道路。

赵宗复早年按照父亲的安排,在太原市进山中学读书。尽管他身份尊贵,家庭显赫,却也抵挡不了民族危亡的趋势。

1931年,“九一八”事变震动全国,各地都开展了抗日救亡运动。不抵抗政策让很多爱国青年非常愤怒,16岁的赵宗复当时正在学生会工作,听闻事变发生,他立刻开始组织学生会成员走上街头,宣传抗日。

1933年,赵宗复考入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在学校里,他一边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参加革命活动。在这一年5月,他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从事宣传和交通工作;同年,他转为共产党员。

面对日军在中国日益嚣张的侵略活动,第三国际远东红军急需掌握日军的情报,共产国际特地派人前来中国,而与共产国际代表联系的就是赵宗复。

赵宗复特殊的身份和背景对从事这一项工作非常有利,他多次往返太原和北平,利用父亲的关系,得到了不少蒋介石、阎锡山的情报,争取阎锡山一同抗日。

在1933年前后,我党的根据地遭到了国民党的疯狂“围剿”,形势越来越差,革命受到了打击。但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赵宗复坚定自己的信仰,毅然从事革命活动,和蒋介石、国民党划清界限。

他的这一份决心是需要魄力的,我们已经说到,以赵宗复的身份和地位,完全没有必要从事革命活动,他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好,但他就是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在这期间,他一直为党提供情报,还利用自己在太原的关系,在太原建立了情报机构,通过自己姐夫从商,经常需要到处跑的便利,通过他向党组织传递了很多情报。

“七七”事变发生后,赵宗复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不顾家人阻拦,放弃了留学日本的机会,按照党组织的指示,回到太原从事抗日活动。

这次回到太原,他得到了一个特殊的任务……

二、奉命打入阎锡山内部

刚回到太原不久,他就接到了党组织给他传来的指示:利用现有的特殊关系,打入阎锡山内部搜集情报!

文章图片3

图 | 阎锡山

赵宗复接到组织这个任务后,笑了笑,对上级领导说道:“请组织放心,保证完成任务!打入阎锡山内部,对我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1938年,赵宗复利用父亲和阎锡山的关系,谋到了阎锡山在临汾的总部政治部的工作。赵宗复身为赵戴文的独子,赵戴文和阎锡山关系又那么好,如今赵宗复来了,给他安排的职务自然不能太低。

赵宗复在阎部担任交通科科长,对于这个职务,他很欣喜。并不在于职位的高低,而是这个职务非常方便他行动。后来,交通科扩建为政治交通局,他又担任局长。

交通局主要负责各游击区的交通联络和书刊发行等工作,这正好便利了他的行动,他利用工作上的优势,建立了不少情报站,工作开展得非常出色。

设立交通局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应对日军的侵略,将被日军分割开的区域联系起来,同时搜集日军情报,在抗日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但是赵宗复他们的努力却被人仇视,阎锡山的部下、十九军军长王靖国,以交通局“通叛”为借口,在1939年年底派人把交通局两百多人包围在一个院子里,还说要缴械,抓走在那里的共产党员。

“通叛”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交通局就是为了刺探日军情报的,这样说不过是随便找个由头,好把他们裁撤掉,然后阎锡山的部下就可以掌握局势。

面对阎锡山部下的挑衅,赵宗复站了出来,义正言辞警告那些人,还抬出了阎锡山和父亲的名字,随后打通了父亲的电话,这才脱离了险境。

此事过后,赵宗复向八路军第二战区办事处主任王世英汇报了这次情况。考虑到有同志已经暴露,决定让赵宗复利用关系,将暴露的共产党员送到延安。

谁知道这件事惹怒了阎锡山,他派亲信接管了交通局,撤了赵宗复的职务。

1940年,抗日战争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非常艰难的阶段,不少人像汪精卫、周佛海之流,投降了日本,成为了汉奸。

文章图片4

图 | 汪精卫

山西处在抗日前线,阎锡山虽然对抗日表面上比较支持,实际上也存在消极抗战的思想,只想保住自己在山西的地位和权力,当一个“土皇帝”。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对我党的势力非常忌惮,防范措施非常严厉。因此,要想拿到什么重要情报,就得加入阎锡山的那些反动组织,跟他们同流合污。

王世英指示赵宗复:“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你要设法进入阎锡山的要害部门,打入得越深越好。”

赵宗复说道:“那我不得加入国民党,还参加阎老西那些个乱七八糟的小团体?”

“如果真的需要,那也没办法,尽力为之。”

赵宗复笑道:“好吧,看来这次我又要回到阎老西那边了,保证完成任务!”

赵宗复在1940年5月加入了国民党,还到重庆接受了培训。返回山西后,瞬间变成了国民党的新晋人才。他加入了阎锡山的反动组织“同志会”,在这个会里,赵宗复还是重要的“骨干”呢!

赵宗复表面上和那些反动分子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将他们的情况还有阎锡山的动态一一记录,然后全部上报给党组织。

赵宗复还利用父亲的影响,多次劝说阎锡山,让他不要投降日本,坚持抗日。党中央对赵宗复提供的情报非常重视,为了解阎锡山提供了重要参考。在我党的多次警告下,阎锡山最终没有投降日本,成为民族的罪人。

三、营救同志,奔赴延安

赵宗复身在阎锡山的眼皮子底下,并不只是搜集情报,与此同时还有各种任务,其中就包括营救同志。

当时和赵宗复一起在阎锡山那里潜伏的,还有一位同志,名叫杜任之,他是我党在晋西的一位负责人,明面上是山西省政府委员。

当时阎锡山把他派到孝义地区担任战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他在那里实行了一系列措施,防止日军的经济渗透。并且为老百姓撑腰,对军官倒卖粮食的行为予以打击。

可是这样的行为就动了别人的利益,不少人向阎锡山进言,说杜任之“征粮不力”、“瓦解军心”,还说他要搞“政变”。阎锡山一听这还了得,就算他不完全相信,但是只要有这个苗头,他就要控制住。

他赶紧派人把杜任之抓了回来,赵宗复得到消息后,立刻联系父亲,让他去向阎锡山说情,在赵戴文的力保下,杜任之才没受到惩罚。

1944年6月,一批中外记者获得去延安访问的批准,阎锡山对我革命圣地也想有所了解,就派赵宗复以长官部少将参事的身份一同前去延安。

文章图片5

图 | 延安

赵宗复得知这个消息后,开心得不知该怎么形容,就像刚好要睡觉,就有人送来了枕头。阎锡山还指望他从延安获得什么情报,可阎锡山怎么也想不到的是,赵宗复暗地里是共产党员。

进入陕甘宁边区后,赵宗复对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奇,这个他非常向往的地方,他总算如愿来了。三五九旅旅长王震首先在南泥湾接待了他们,随后又陪同记者团前往延安,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赵宗复下车后,脸上洋溢着微笑,就像是回家了一样,空气都那么清新,看着欢迎的人群,他感觉是那么亲切!他多么想上去和自己的同志握手拥抱啊,可他不行。

记者团一行人在延安得到了众多领导人的接见,可是赵宗复却两次得到了毛主席的单独会面。

赵宗复刚见到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就在窑洞门口等着他,看见毛主席后,赵宗复快步走了上去,一下握住了毛主席的手,激动地说道:“毛主席,你好!”

他太激动了,都不知道说些什么,毛主席笑道:“你就是赵宗复同志吧,你给我们提供了那么多情报,这下总算是见到真人了。”

赵宗复笑着挠了挠头:“毛主席过奖了,我那都是为革命工作嘛!”

进入窑洞后,毛主席对赵宗复说道:“你父亲去年过世了,他是有民族自尊心的,在抗日上是倾向我们的,算是开明人士哩!”

对于赵宗复在阎锡山内部的潜伏,毛主席希望他继续潜伏下去,为党多做贡献。

对毛主席的指示,赵宗复一一记在心里,对毛主席的平易近人,他也感觉倍加温暖。随后,毛主席又请他在杨家岭吃饭,二人还特地拍了照片。

赵宗复和毛主席的这一段会面,让他永生难忘。

文章图片6

图 | 毛主席在延安

四、被叛徒出卖险些牺牲

1945年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都处在一片喜悦中,可是这个时候阎锡山却打起了自己的算盘,为了掌控山西,他没多久就派大军向我解放区发起进攻。

为了和阎锡山作斗争,赵宗复想尽一切办法搜集情报,例如阎锡山的军火生产,然后传回根据地。还在太原建立了太行军区情报站,通过这个站点传递了许多情报。

到了1948年,我人民解放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消灭了大量的国民党军队。阎锡山看到形势似乎要反转,对自己“土皇帝”的宝座看得更加重要。

赵宗复此时的一些活动已经引起了阎锡山的警觉,为了不让他接触到重要信息,也为了控制他的行动,阎锡山频繁给他调换工作岗位。

1948年,晋中战役结束后,阎锡山的军队被消灭大半,山西全境解放在即,只剩下太原等部分孤城。

组织上告诉赵宗复,表示今后工作不多了,必要的时候可以买机票飞往北平,或者化妆前往解放区,但赵宗复拒绝了。

他说道:“太原还有一些工作,为了将来少一些同志牺牲,我想为解放多做一些,个人安危算不上什么大事。”

当时,阎锡山为了阻挡解放军的进攻,在太原部署了重兵,还有各处战略要点都加强了火力。为了将来减少伤亡,赵宗复等地下党同志费尽心思搞到了太原北郊机场和太原城防部署等重要情报。

随后,赵宗复派交通员曹瑞亭将情报送往解放区。但是在送情报的途中,曹瑞亭被捕,随即叛变。他的叛变,立即将赵宗复等人置于险境。赵宗复等多名地下党同志被捕,还有同志牺牲。

赵宗复因为和阎锡山的关系,并没有被严刑逼供,只是让太原绥靖公署特种警宪指挥处处长梁化之密切注意他的动向,赵宗复被拘留在梁化之的家里,连上班也受到严密监视。

为了恢复自己的正常行动,赵宗复供出了一些无关紧要的情报,比如和哪位共产党员有过来往,但是拒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阎锡山信以为真,恢复了他的人身自由。

解除监视后,赵宗复又开始活动起来,只是比以前更加小心。他又搜集到了敌人最新完成的碉堡、地道等防御设施,随即又传往解放区。

1949年2月,太原地下党准备组织敌人一个连起义,然后护送赵宗复等9位重要同志前往解放区。谁知道被叛徒出卖,事情败露,起义失败,赵宗复等9人全部被捕,除赵宗复外,其余8人都牺牲了。

赵宗复被关押在阎锡山公馆后院的一个防空洞,派了重兵把守。赵宗复这次被捕,在阎锡山的特务眼里,那是证据确凿。

文章图片7

图 | 阎锡山故居

梁化之还特意跑到牢房,对赵宗复说道:“老弟,上次看故去的赵主席面子,这才放了你,这次可就没那么幸运了。不过呢,只要你说出共产党在太原的所有人员名单,我保你不死。”

赵宗复冷笑道:“我又不是共产党,我怎么会知道名单?”

梁化之有点恼怒:“你以为这次阎主席会放过你吗?等着瞧吧。”

在抓到赵宗复等9人后,阎锡山将其他八个人全部处决,只留下赵宗复,就是考虑到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他和赵戴文的渊源,所以对赵宗复迟迟没有安排。

在赵宗复的父亲临终前,阎锡山说道:“你儿子跟我儿子一样,我会好好教育他,你可以放心……”

一想到自己说的话,阎锡山就更下不去手了。当梁化之来到阎锡山办公室,询问对赵宗复如何处理时,阎锡山思虑再三,随后说道:“如果太原城破,我会带上他一起走。”

1949年3月29日,太原战事紧急,阎锡山借口李宗仁邀请他去南京参加和谈,乘坐飞机逃往南京。

随着战事越来越明朗,太原解放只在眼前,阎锡山五妹阎慧卿和梁化之打算执行阎锡山之前留下的命令,让官员全体自尽,报效党国。

梁化之在自尽前,想到了赵宗复还没有处理,虽然阎锡山不让他死,但是太原即将城破,他也不想赵宗复活着。于是,他派了一个手下拿着枪和一瓶毒药前往关押赵宗复的牢房,逼他自尽。

那名手下来到赵宗复的牢房前,他自然知道赵宗复的身份,也明白太原即将解放,自己现在做这些根本于事无补。

赵宗复看到他的举动,对他说道:“兄弟,你现在杀了我也没用啊,解放军就要进城了,我做了那么多好事,你杀我干嘛呢?杀了我,解放军难道会放过你?”

就在此刻,两发炮弹落在了旁边的院子里,那名特务的心理防线更加松动了,说道:“解放军进来了我还不是死路一条。”

赵宗复立刻表态:“如果你放了我,现在保护好我,解放军来了,我保证你的性命!我是谁你应该知道,我不说假话!”

那名特务得到赵宗复的保证后,随即扔掉了手上的毒药,然后用麻袋堵住关押赵宗复的牢门,拿着枪为他站岗,保护好他。

几个小时后,解放军进城了,赵宗复得救了!

文章图片8

图 | 太原解放

太原解放前,华北局还指示负责攻城的徐向前,让他务必找到赵宗复,并保证他的安全。但是,赵宗复被解放军救下后,战士们并不知道他的身份,他和其他阎锡山的官员被送到了一个训练营。最后一番询问,才找到了赵宗复。

建国后,赵宗复担任了山西省教育厅长,后来又担任了山西大学副校长,一直致力于祖国的教育事业。

赵宗复的一生,出生于显赫的家庭,却毅然踏上革命事业,几次死里逃生,为抗战和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是敌后战线的潜伏者,也是我们应该知道的革命前辈!

向赵宗复致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