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文化的视野里解读税收

 大成教育图书馆 2022-04-15

按:这是我《税收脉络》一书的自序。2004年写那本书时,我已经成了一个典型的“税收文化学者”。因为我搞了许多完全非税收的边缘元素,比如革命、战争、王朝兴替、产权、掠夺甚至裸奔,并努力与税收对接。必须说那是一次颇为畅快淋漓的思维体验,它甚至锁定了我之后十几年的文字模式,把一切我有兴趣的学术领(比如历史、地理、文学、社会学、心理学)都裹进我并不怎么感兴趣的税收那个筐里。如此,那本没有什么文化趣致的税收,也越来越被我“贯通”出了文化味。

李胜良:在文化的视野里解读税收

税收学是一个小专业。小到了创建时日尚短且并不为很多人所知的地步,小到了一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还要反复争议的地步,小到了主体部分还停留在“作业”层面的地步。

“小”的意思还包含以下两方面。一是说它微观,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只是将税收学理解为制定税收政策和指导税收征管的学问。虽然“税收”这个概念也时常能在经济学的论著里出头露面,甚至还有研究税收最优设计的经济学家获得诺贝尔奖的荣耀,甚至于,国家的财政政策都要借助税收来实现,可那终究不是实质部分的税收学的研究范畴。

二是说它不显赫,远远没有成为显学。税收学虽与百姓们的关联甚密,但尚未成为人们渴望跻身其间颇多生趣的知识殿堂。

这使得我们这些从事税收工作、研究税收现象的人士不免有些尴尬。通常的税收研究几乎泾渭分明的分成两大版块:一是颇似“屠龙之术”的理论文章,大多属于税收经济学的高论;一是工作研究,可以具体到政策界限或征管操作的最细微之处。要么太笼统,要么太琐碎。如果不是从事专门研究或有特别需要者,几乎不愿意去问津。

缺乏文化厚度的学问是不会有多少读者的。纵使是税收从业者,也能体会当前税收创作的枯燥和单调。

使关于税收的学问及相关趣闻成为人们餐桌上、夜读中的佳什,成为更多人关注的看点、热点,成为非税收的研究者可以参考的文献,成为学术殿堂里精致的藏品,成为文化百花园里光彩夺目的奇葩,这是我们作为一个税收学者义不容辞的使命。

小专业未必写不出大文章。诸多成功的案例给我们以导引和信心:黄仁宇从明代的漕运、财税这样微观的话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胸怀“大历史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著名历史学家;余英时最初的的专业是汉代中国史,可他从小处起手高处着眼纵横捭阖,最终成为一个对中国文化史有通盘认知的学者;潘光旦的学术起点是“优生学”,可他的勤奋、聪明和在知识结构上的左右逢源,奠定了他成为一个社会学大师的根基。

小中见大的秘诀,是“贯通”。天底下的哲理是相通的,但这需要达到某种认知状态才能领悟。在一个小的样本中专心致志,索隐探微,同时敏锐关注可以激发灵感的各种外部信息,有助于将来某一天灵光闪现、融会贯通。

贯通性的学术,需要丰厚的文化修养来催发。正是在人文背景里,各种微观的学问可以互相撞击、启示、渗透和交流,并在互动中找到切点、交点或共享空间。

贯通性的学术,要注重对边缘化话题的开发。每门学问的边缘,都有一些可以串起多种专业、多门知识的话题。这样的话题,理所当然地可以获得不同专业或知识背景读者的关注。

贯通性的学术,应该加强对相关领域的侵入和渗入。驾驭这样的话题需要一种更广阔的视野。

贯通性的学术需要强化对研究课题和成果表达的趣味性。只有富于情趣的学术,才是雅俗共赏的学术。

在文化的视野里解读税收,便需要足够的书卷气、边缘化、发散性和趣味性。在这样的认知下,税收有望成为一门引发广泛关注和深度兴趣的“显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