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平静,比保持平静更难

 阴影中游动的鱼 2022-04-15

好些人采访我:「在疫情之下,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这大概是现阶段的热点。这方面的建议已经有很多心理学者提过了,我自己也学习到了不少。同时我要补充一点不同的声音:

  1. 「保持平静」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激烈的情绪本来就维持不了太久。很多人都知道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概念。即便是一头动物,持续处在无希望的痛苦里,一段时间后都会「平静」,那是一种生理本能。但这种平静是有益的吗?就见仁见智了。

  2. 我们正在经历这个过程。上周,还有很多人被焦虑和愤怒情绪困扰。当时我的建议是,每天至少给自己一分钟时间,好好照顾自己。但最近两天,频繁有人留言说,他们已经愤怒不动了。根本不需要刻意调节,一天当中的绝大多数时间也能变得「心平气和」了。

  3. 平静是一种节能的策略把情绪控制在一种可忍受的,慢性绝望的程度,不去想「为什么」或者「将来怎么办」,默默接受当下发生的一切,关注眼下的温饱所需,撑一天算一天。相比而言,愤怒说明还有期待,还在坚持「事情不该是这样的」。愤怒现在是奢侈的。

  4. 但愤怒很耗能,它是以自己的不舒适为代价,换取对「常识秩序」的坚持。我认为它很珍贵,哪怕现在看来不合时宜,但它是现阶段过去之后,人们还能恢复秩序和信心的希望所在。——困难的阶段迟早是会过去的。那么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问题已经变了,不再只是「如何回归平静」,而是「如何不让自己完全躺在(死水般的)平静中」。希望有人能像保留火种一样,保留一点愤怒的力气。

  5. 不用太多,太多暂时也用不上。我的建议是,假如还有愤怒的能量,省着点用,细水长流。每天半个小时就好,不超过一小时。

  6. 在安全的前提下保持愤怒,保护好自己。甚至不表达,就以安静而不同意的姿态默默存活,这也是一种愤怒的方式。不要空耗力气,不要送人头,做无谓的牺牲。不要把愤怒导向破坏的行动,只要记住这份情绪中最宝贵的声音,就一句:「不该是这样的」。此刻所发生的一切或许合理,或许无可避免,或许意义宏大,或许还有一万种积极思考它的角度,但它就是不应该。我们经历过更好的生活,我们知道它「应该」是什么样。——尽可能地保持住这个信念,我们很容易因麻木而放弃它。我们要记住将来应当致力于恢复怎样的生活。

  7. 保持正常的生活节律。愤怒不是为了伤害自己,如果你判断这种情绪已经对你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要随时能够叫停。

  8. 可以不愤怒,但要尊重和珍视那些还在徒劳抗争的伙伴们。不要泼冷水,不要站在理性的立场劝他们回归「平静」,甚至把他们看成情绪冲动或者不懂得明哲保身的失意者。他们并非缺乏心理调节的技能,只是在用愤怒替每一个人表达不接受。可能的话,对这些人传达一点支持,让他们知道还有人在精神上默默认同他们。哪怕没有愤怒的力气,也同样保留对常识的相信。这是像黄金一样宝贵的共识。这样的人多一点,我们才会对未来多一点信心。

  9. 给自己定一个时间限制。每天最多愤怒一小时就停下来,然后致力于照顾自己。哪怕换成麻木躺平的姿态,哪怕回避那些让人情绪波动的信息。这并不是堕落,不要因此自责。

  10. 也不要责怪那些「正能量」的,总在积极接受的人。他们能够快速地拥抱现实,也是一种自救的手段。最容易的自我保护机制就是放弃希望,不挣扎。而放弃希望也是一种希望,一些人用它最大限度地保全自身,为了把智慧、经验与良知带到新的时代。假如你还能寻求到内心的平静,你也不用刻意愤怒。心平气和是一种福气,不要迷失,不要堕落,也不要遗忘。把我们拥有过的的美好生活收进回忆里,不怀希望地等待吧,等新的转机到来。

图片

情绪急救工具:

任何时候,只要感觉情绪的强度影响到自己的正常生活,你都可以叫停。跟我合作的「暂停实验室」推出了公益的【疫情中的情绪急救工具包】(👈🏻点击了解详情),免费,安全,好用。可以把它作为在这段特殊时期的情绪安全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