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去年柳州每天34对夫妻离婚!结婚离婚比例接近2:1,值得深思!

 南国今报 2022-04-15

新年伊始,

家家户户都希望有个好的开头,

但也有不如意的。

网络配图

据了解,新年第一周,柳州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就在为准备离婚的夫妇做调解。仅1月8日,就为三对夫妇做了沟通,希望他们不计前嫌,和好如初。

然而,来自柳州市婚姻登记管理处的数据显示,2018年,柳州市有12634对夫妇离婚,比2017年增加了1135对。据了解,自2012年以来,每年登记离婚的夫妇都在增加。

是哪些因素让这么多

曾经发誓百头偕老的夫妇,

途中“改道”?

逐年递增的离婚人数

据柳州市婚姻登记管理处的数据显示

2018年柳州市共有26677对情侣结婚登记,比2017年1-12月全市办理结婚登记的新人,不增反降,减少了2464对。可是,同年登记离婚的夫妇有12634对,比上一年不降反增,多了1135对。这一降一升,虽在全市现有家庭总数中占比不大,可以一年中新增的结婚、离婚家庭比例来看,仍然令人担忧:在每两对情侣登记结婚的同时,就有约一对夫妇登记离婚。

网络配图

缺乏经营婚姻理念毁了家庭

柳州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谢立军介绍说,仅由柳州市家事少年法庭转来这里调解的、已起诉离婚的夫妇,就有许多是可以避免离婚的。

谢立军指出,很多人以为那些因为不愿做家务、不愿洗衣服做饭而离婚的事,是编故事,实际上已是一些独生子女夫妇常遇到的问题。

不久前,她调解未成功的一对研究生学历年轻夫妇,结婚仅一个月就提出离婚,且经调解也未能劝和。这对年轻人结婚之前,都是与父母住在一起,吃、住、洗衣、拖地、房间整理都不需要他们插手。结婚之后,小两口有了自己的新房,生活也全由他俩自己管理。但问题很快就暴露了出来,谁也不愿意做饭、不愿意洗衣服,结婚一个月,叫了一个月外卖。

还有一对年轻夫妇,是为不会管理家庭收支而离婚。经了解,丈夫是一位公务员,妻子没有工作。但两人花费都没有计划,妻子每月光买衣服就要4000多元;丈夫每月理发护发、零食饮料也要花掉2000多元,两人结婚不到三年,负债十余万元,最后还要向父母伸手要钱。最终连他们的父母也支持他俩离婚。

网络配图

中老年夫妇离婚现象在增加

在每年上万对离婚夫妇中,各式各样的家庭都有。谢立军说,有一个离婚人群不容忽视的,就是日渐增多的中老年夫妇。而这个人群中,又有不少是重组家庭。

谢立军介绍说,她曾经调解过一对年过古稀的老夫妻,20年前双方因为原有家庭破裂、互相同情,结为夫妻。可婚后这么多年,并没有完全磨合融洽,一拖再拖,拖到现在,双方都疲惫了,本可以像亲人一样互相照顾着继续下去,但两者都认为分开比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更好一些。最终还是离婚了。

十年前,60岁以上还离婚的夫妇极少,但近年来不时可现。这除了一些重组家庭在结婚前双方考虑不周、婚后因为家庭关系复杂难以适应等现象之外,另外问题相对集中的就是经济条件好了,老夫妻不再恩爱、一方有了外遇;有的是在获得土地征收及拆迁款后,夫妇一方沉迷于赌博、吃喝玩乐,导致家庭破裂。

据了解,柳州市目前已将所有起诉离婚的案件,归至柳州市家事少年法庭办理,而在判离之前部分通过柳州市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实在不能调和之后,才会判离。

柳州市民政局也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柳州市社会工作协会婚姻家庭咨询服务中心组成婚姻家庭调解团队,接待前来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为他们提供了离婚咨询、调解,以让那些因冲动、琐事而提出离婚的夫妇冷静下来,多一些思考。据了解,该中心近年已接待了4830多对准备离婚的夫妇,有近2000个家庭重新和好或缓离,占调解家庭的42.2%。

但婚姻是夫妇双方一辈子的事,外界的劝和都不如夫妻恩爱让一个家庭牢固。

谢立军建议意结百年之好的人们,应在结婚之前充分了解对方,全方位考虑适合生活在一起才结合,那才是减少离婚现象的重要方法,也是对家庭最负责的方法。

来源|南国今报记者罗素玲

值班总编 | 陶海华

值班主任 | 刘   山

值班编辑 | 陈文燕

出品 | 南国今报新媒体中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