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华思客 | 黄德宽:清华简——中华文化的瑰宝

 許學仁 2022-04-15

新知 · 新思 · 新文化

图片

清华简:中华文化的瑰宝

2021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一辑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简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清华简具有怎样的学术和文化价值?清华简研究有哪些最新进展?本期我们邀请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黄德宽老师讲解清华简的魅力。

2021年12月16日,《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十一辑成果发布会在清华大学举行,清华简再一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清华简于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总数约有2500余支(枚),通过AMS碳14年代测定和专家鉴定,这批简的时代约在公元前305(±30)年左右,属于战国中期偏晚。经过10多年的整理研究,从2010年至今,共出版清华简整理研究报告11部,公布各类珍稀文献61种(篇)。

清华简的发现,学术界认为可与汉代孔子壁中书、西晋汲冢战国竹书相媲美,都是先秦文献的重大发现。清华简内涵丰富,价值巨大,下面略作介绍。

图片

一是清华简中发现了多篇《尚书》类文献。这类文献主要有与商书有关的《尹至》《尹诰》(又名《咸有一德》)《说命》(三篇),以及与周书相关的《保训》《金縢》《封许之命》《厚父》《摄命》(《冏命》)《四告》等篇;还有《命训》《程寤》《皇门》《祭公》等《逸周书》类文献。

这些书类文献中,有的是亡佚已久的古文《尚书》佚篇,比如:《尹诰》篇记录了伊尹协助商汤灭夏的重要史实,《礼记·缁衣》等典籍曾引述该篇的内容。东汉时郑玄给《尚书》作注时,说这篇文献“今亡”,在清华简中重新发现了东汉就已亡佚的这篇文献。《尹诰》的发现证明传世古文《咸有一德》确实是后人伪作。《说命》三篇记载殷代高宗武丁与贤臣傅说的事迹,自题篇名《傅说之命》,部分内容与《国语·楚语》引文相一致。古文《尚书》也有这三篇,与简文相对照,发现二者完全不同,说明流传的古文也毫无疑问是后人作伪的作品。

有些书类文献从未见于文献记载,如《保训》篇记载周文王重病后向太子发(武王)传授“保训”的内容,讲述舜“得中”,尧“受厥绪”;上甲微“假中于河”、“传贻子孙,至于成汤”;告诫太子发受大命之后,要“祇服毋懈,其有所由矣”。学术界有人称这一篇为“文王遗言”,是一篇早已亡佚的书类文献,内容涉及“中道”这一古代核心思想的形成和传承。《程寤》篇记载周文王之妻太姒梦到商王庭生荆棘之事,关涉到周受天命代商这一重大事件。《逸周书》列有《程寤》篇名,传世文献也多有引述,但该篇亡佚已久,清华简再现了此篇原貌。

《尚书》是“上古帝王之书”,在中国文化史上地位崇高,《尚书》的流传也一直是中国学术史上研究的重要问题。《史记》记载孔子作《书传》,编次其事。今文《尚书》29篇为汉代伏生所传,汉武帝末年,鲁恭王拆孔府旧宅,从壁中发现古文《尚书》16篇,但是早已亡佚。清华简书类文献的再发现,进一步坐实东晋梅赜所献的古文《尚书》25篇确实是伪作,具有重大的学术史意义。清华简中有些新发现的书类文献,未必为西周作品,有可能是春秋战国时期改写或拟作的,如《成人》等篇,这体现了书类文献在当时的广泛影响和权威地位,同样具有重要的资料和学术价值。

图片

二是清华简中新发现西周的有关诗篇。清华简《耆夜》篇记载武王八年戡耆(黎)得胜,在文王宗庙举行饮至礼,武王、周公、毕公、召公、辛公甲、作册逸、师尚父等参加晏饮。武王、周公等彼此赋诗酬唱,其中周公所吟的《蟋蟀》篇,《诗经》中就有同名诗篇,二者比较,有同有异,而其他诗篇则没有任何记载。《周公之琴舞》是一组诗,首四句为周公儆戒诗,后列成王诗一组九首,除其中第一篇即《诗经·周颂·敬之》外,其他皆亡佚。《芮良父毖》为芮良夫因厉王时弊所作的训诫之诗。芮良夫事迹文献多有记载,《诗经·大雅·桑柔》相传为他所作。这些诗篇,多未收入《诗经》,可以丰富我们对西周时期礼乐和诗歌关系的认识,推进对《诗经》这部文学经典的研究。

三是清华简新发现一批古史资料。清华简《系年》是一部亡佚已久的史书,记载了西周到东周的历史变迁与秦、郑、晋、楚、吴、越等诸侯国的兴起和发展。《楚居》篇则记录了楚国早期历史和楚王徙居都邑的情况,对楚国历史研究有多方面的价值。《管仲》《郑武夫人规孺子》《郑文公问太伯》《子仪》《子产》《子范子余》《晋文公入于晋》《赵简子》《吴越其事》等篇,丰富了东周齐、郑、晋等国历史研究资料。

四是清华简发现丰富的思想文化史资料。清华简中发现的思想文化史资料,内涵复杂,既有多篇治邦理政类的文献,如《邦家之政》《治邦之道》《成人》《邦家处位》《治政之道》《虞夏商周之治》等,也有政治思想、天文历象、阴阳术数融为一体的文献,如《命训》《管仲》《心是谓中》《筮法》《别卦》《四时》《行称》等。

清华简第十一辑新发布的《五纪》篇,是一部极其重要的佚书。这部佚书抄在130支简上(现存126支),原文约五千字左右(现存4,450字)。简文以天之“五纪”(日、月、星、辰、岁)为中心展开,从天文数算、神祇司掌、人事行用、山川物产、人体结构以及黄帝传说等方面,论述了天地神人的相互关系,建构了一套庞大而复杂的天人系统。该篇简文为先秦思想文化史研究提供了前所未见的新材料,是先秦文献的又一重要新发现。

五是清华简中有不少重要的先秦科技史资料。比如:《算表》,为古代数学文献最早的实物例证,是一种实用的“算具”,对先秦数学史研究很有价值;《四时》《五纪》等篇,为先秦天文历律研究提供了珍贵的材料;通过《五纪》篇可以推拟先秦的宇宙图式,了解先秦对人体结构的精准认识,等等。

此外,清华简作为战国楚地抄本,多篇文献是当时楚人撰写的,反映了战国时代楚地语言文字发展和使用的实际面貌。这些文本文献不仅为解决楚文字乃至整个古文字疑难问题提供了契机,而且大量新发现的语言文字现象,对汉语史、汉字史研究都很有价值。

图片

到目前为止,清华简的整理工作已过三分之二,其整体面貌已完全清晰。由于清华简的丰富内容和重要文献价值,已整理公布的清华简先后有44种入选第四、五、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清华简在学术界和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国内外学术界高度重视这一重要新发现,清华简研究成为人文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古文献学、先秦史、古代思想史、科技史以及古文字学与汉语史研究各个领域的众多学者,利用清华简提供的珍贵新材料,开拓研究领域,产生了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成果。清华简新发现对中国当代人文学术发展的影响,彰显了清华简的价值和意义,清华简可谓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的瑰宝!

             匕

作者简介

图片

黄德宽

黄德宽,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学部委员,中国文字学会会长,中国文字博物馆馆长。致力于汉语言文字学、古文字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出版《汉语文字学史》《古文字谱系疏证》《古汉字发展论》《古文字学》等著作,主编有《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九至十一辑等。

来源丨公众号“清华大学藤影荷声”

供稿 | 黄德宽

约稿 | 陆虹羽

编辑 | 陆虹羽

排版 | 魏奕萌

本文经黄德宽老师授权发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