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有胃部疾病的人群来说,幽门螺旋杆菌应该不会陌生了。它是胃部当中的最重要的一种细菌,有传染性的,可以导致患者出现胃粘膜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反流性食管炎等,都是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此外,还有一些报道说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癌,这是真的吗?下面一起来看看。 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导致胃癌吗?很多人会认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就会导致胃癌。可事实上,并不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虽然有可能会发生胃癌,但不是绝对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只是胃癌的一种诱发因素,而且常常是在病情比较严重的情况下,才可能会发展成胃癌。如果病情比较轻度,它也有可能会引起胃炎、消化性溃疡等比较轻的胃部疾病。因此,只要我们及时地进行阻拦,并同时治疗幽门螺杆菌,就会降低胃癌的发生几率。 那么,如果想知道自己是否患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你可以从以下几个身体表现中观察到: 1、口臭 幽门螺杆菌是会引起口臭的,因为它是胃部的一种细菌,会影响胃部胃酸分泌,所以一旦长期存在,那么对胃部黏膜产生影响,从而导致胃部与食管的压力,然后出现胃酸反流,最后就会引起口臭。 2、胃部不适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由于患者的胃黏膜上存在了大量的幽门螺旋杆菌,通过大量的生长繁殖,就会对人的胃部组织造成损伤,进而影响了胃部的正常生理功能,使患者出现胃部溃疡、胃炎等症状,最终使患者感到胃疼。 3、反酸、嗳气 当身体出现幽门螺旋杆菌之后,会出现频繁反酸、嗳气等胃肠道不适反应;这是因为胃肠道受到螺旋杆菌的感染,对食物的消化功能有所下降。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途径有哪些1、口-口传播 口-口传播是幽门螺旋杆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它会存在于人们的唾液中,通过与他人共餐,以及接吻等传染。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最好使用公筷,即使是家人之间也要注意不要共同使用一些餐具;对于一些老人来说,也尽量不要把食物嚼碎之后喂给食物;此外未煮熟的食物尽量不要食用,幽门螺旋杆菌也会通过半生不熟的肉食进入我们的胃部,从而引起感染。 2、粪-口传播 幽门螺旋杆菌会附着在胃部粘膜上,如果胃粘膜脱离,幽门螺旋杆菌也会跟着脱离,排出体外。这个时候粪便中就会含有幽门螺旋杆菌,如果不小心污染了水或者是食物,而人们不小心食用了被污染的食物或者是水,就会导致感染。 3、胃-口传播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如果发生呕吐,他的呕吐物里也会带有一定的病菌,如果在接触时不小心,没有及时洗手或是清理,也会导致感染的,这张情况一般常见于幼儿园。 4、母婴传播 常见于口对口喂食,或者是大人经常亲吻孩子,或是用大人餐具给孩子喂餐等,都是会引起幽门螺旋杆菌的高发因素。 |
|
来自: ldtsg1957 > 《癌症/大脑/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