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95年,营盘出土“汉代美男”墓,古代版高富帅,今禁止出境展览

 朝_五_晚_九 2022-04-16

一直以来,中国的传统丧葬文化都讲究“入土为安”,不论贫贱富贵,身消后总是免不了被一抔黄土掩埋。

这一源远流长的丧葬仪式,既让许多文物能完好地保存下来,也给我们了解千百年前的历史提供了珍贵的信息。

1995年的一天,考古学家在黄沙掩埋的古墓中发现了一位埋藏在地下千年的“美男子”……

他是从新疆营盘考古出土的汉代男性遗骸,所以也被称为“营盘美男”。根据他的出土位置和具体长相,有专家认为他可能是一个西域富商,但是他具体的身份地位至今仍是一个谜团。

神秘的考古发现

早在1989年,新疆的考古队专家就对尉犁县进行了考古勘察。

在勘察过程中,专家们发现遗址上存在着明显的盗窃痕迹,便做出了针对营盘遗址进行了抢救性挖掘的决定,拯救了大批的文物,“汉代美男”就是其中之一。由于当时技术有限并未对墓室进行全面开发。

历史上,营盘是中原王朝定义的“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营盘本身并没有太大的面积,但是随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处于丝绸之路楼兰道要冲的营盘,便逐渐显现出了它在地理位置上的重要枢纽作用,被史学界誉为“第二个楼兰”。

因此,当考古进程走到营盘遗址汉墓晋地十五号墓时,当令人震惊的“汉代男尸”出现的时候,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这个人是否是西域人?这个人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研究有什么作用……

基于他出土的位置和营盘的地理特性,有专家推断,这位“汉代美男”可能是一位来营盘贸易的西域富商。

美丽的古墓男子

“汉代美男”出土于第十五号墓,墓长2.16米、宽0.7米。“美男”就静静地躺在箱式彩绘木棺内,等待着人们掀开历史对他的尘封。

当棺椁缓缓拉开时,这位“美男子”的真容也逐渐呈现在我们眼前。

先入目的是他的身高,在平均身高都较低的年代,他1.8米的身高属实令人震惊。单单从身高上来看,他都可以入选到“美男”的行列了。

出土时,“汉代美男”的面部戴着一张白底的面具,面具上绘有人的五官。两弯细细的眉毛下一双眼睛紧紧地闭着,一副入睡的模样。

高挺的鼻子和鼻子下的两撇小胡子,都突显着浓厚的“西域”特征,这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位“汉代美男”西域人的身份。

那专家是怎么能通过面具判断墓主人真实五官的呢?

原来,当时的西域人在下葬的时候,往往会佩戴一个定做的面具,面具所绘的五官和墓主人的五官常常是相似的,因此我们如今才能根据面具上的五官来判断真实墓主人的五官。

小小的面具为我们探寻这一位墓主人的身份信息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除了面具之外,“汉代美男”上身穿着淡黄色绢长衣,外套华丽的罽袍。

下身穿着绣有花草纹的绢裤,脚上穿着贴金毡袜,衣着华丽非凡。从这些陪葬衣物上来看,不难判断出这位“美男”家境颇丰。

华丽的国宝短袍

考古出土的文物都是需要考古专家进行修复的,“汉代美男”也不例外。在其出土后,专家对他戴着的面具和身上的衣服进行了细致的修复,让其焕发了原本的光彩。

从身高和长相上,我们都可以看出“汉代美男”的美丽,但他身上这件华丽的外袍,一点也不逊色他本身的美丽。

汉红地对人兽树纹罽袍是这件外袍的名字,它衣长110厘米,双袖展开长185厘米,下摆宽100厘米。

衣服形制属交领,右衽,下摆两侧开叉至胯。淡黄色绢作里衬,红地对人兽树纹罽作面,整体的面纹样布局对称规整,具有明显的希腊化艺术风格,在文物中都属于让人耳目一新的独特存在。

从衣服的形制和纹饰方面,我们可以判断出,在当时的丝绸之路上,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就已经比较频繁了。

这件东汉中晚期的毛织袍服最大的价值不在于它是一件毛织袍服,而在于它是“双层两面纹毛织物”。

红、黄两色互为表里,形成重叠的上下两层,在织造完成后,会形成两面花纹相同但颜色互异的效果。色彩鲜艳明丽,织工技艺精湛,不要说在当时,就是在现代,这也令人叹为观止。

为了切实保证这一珍贵文物的安全和维护这一技术的机密,2013年8月19日,国家文物局将汉红地对人兽树纹罽袍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我国现已禁止出境展览该文物。

止步的观览游客

虽然这一文物如今禁止出境,但是我们在国内仍然能够看到它的身影。该文物现藏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会不时在各地博物馆进行展览。

奇怪的是,当这一文物被外放展览时,游客们大都“望而却步”。

虽然“美男”身着的衣服表现出浓郁的异域特色,但是具体的葬具和丧葬习俗却具有浓郁的汉地特色,这也进一步影响着汉地人们在看待这一文物时的观念。

在汉地人几千年的丧葬文化来看,人死就该“入土为安”,即使有对尸体上附着的衣服的赞叹,也抵消不了人们对“尸体”的害怕。

除此之外,中国特有的丧葬仪式中忌讳也颇多,在古代更是讲究“事死如事生”,认为人死后会在另一个世界存活。在几千年的传承中,这一观念虽减淡却并未消亡。

因此那些“望而却步”的态度也就可以被理解了。

不论如何,我们都该对亡者存一份敬畏之心,对于亡者和墓穴的破坏都是不尊重的行为。

从古至今,我国的丧葬文化从未消逝过,那数不清的陪葬品,在地下黯然沉睡,而一旦它们再次苏醒,它们便会像“汉代美男”一样,指引着我们去探寻千百年前的文化脉络、去体会我们泱泱大国的文化底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