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风泊客一席谈:五言古诗·寻隐者不遇·贾岛

 古风泊客 2022-04-16

寻隐者不遇》   [中唐·贾岛·五古]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此诗是诗人贾岛到山中寻访一位隐者未能遇到有感而作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本诗主要的特点就是问答体。诗人截取了最简练的一段画面。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苍松下询问年少的学童,他说他的师傅已经去山中采药了。

童子:小孩。这是指隐者的弟子。言:回答,说。

(“我”到山中去寻访一位隐者故友,没有遇见,只遇到了他的一位年少弟子,于是,“我”)在苍松下问童子,(“你”的师父在吗?)

(童子回答,)说(他的师父)去采药去了。

短短的两句短诗,却蕴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

一是诗人的这位隐者就隐居在群山峻林的这片苍松之下。于此地的环境,既可以了解隐者的喜好以及隐者的如松风骨;

二是故友采药去了。就更为人所能敬佩。这位隐者,不仅仅隐居飘逸,更是心怀慈悲心怀,以药治病救人。功德大焉。

故此,这一问一答,虽语言简朴,却暗藏了诗人对于隐者友人的高度赞赏。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知道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道他的行踪。

云深:指山上云雾缭绕。处:地方。

尾联其实已经省略了诗人的第二句问话:“那你师父到哪里采药去了?”

正因为诗人听得友人弟子答问,说其师父采药去了,于是诗人非但没有扫兴而归,而是激起了诗人心中的兴趣和赞许,于是就穷追不舍地问了第二句。

(于是,童子答曰:)只知道在这座大山里面,(至于具体是哪个方位,)山中云深,(实在是)不知道(师父到底)在哪里。

童子的回答非常有趣,也包含了多层含义:

一是童子没有如此回答,诸如“这座山太大太深了,我不知道师父在哪里?”。这说明了这位童子的谈吐水平。有徒如斯,可想师父更是高人;

二是童子是如何回答的?童子答曰,“(山中)云太深了,实在不知道师父的行踪。”,云既是实指山中之云,说明此山高大巍峨,居然已被云说包围缭绕;同时又含有“云游”之意,说明师父是一方高人,再次点赞诗人这位隐者有人的高洁如神仙般人物。

就在这一问一答之间,从来也没有出过场的隐者形象已经是非常高大丰满了。

所以说,此诗的主要的特点是问答体,但此诗给读者最大的感受是:太有意境了。

寻隐者不遇》是唐朝诗人贾岛写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塑造了一位高洁风骨、济世救人的隐者形象。虽写寻访不遇,但愈衬出寻者对隐者的钦慕高仰之情。是一篇极佳的言简意丰之作。

点击辑期图标,畅游古诗文世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