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想在你身上做,春天在樱桃树上做的事

 小酌千年 2022-04-16

图片



阳光普照,万物复“骚”。

春天这个小姑娘,又提溜着黄的、绿的、粉的、蓝的,花儿草儿的小篮子,蹦蹦跳跳地向我们走来了。

春天如此妖娆。在这个村头陈年老歪脖子树都蠢蠢欲动的时节,你是否也“骚”兴大发,情不自禁的想起小学语文老师的谆谆教诲,引吭高歌:

“春风又绿江南岸,哥们仍是单身汉”。
“云想衣裳花想容,独坐花丛没有人”。

春,是一样的春。三千年前的那些“老司机”们,在这个季节里,玩出了无边的绮丽韵致。

让我们一起,回到三千年前那个春天的野外,看看那时候的热门“旅游博主”们,与春天勾连出一番怎样的旖旎风光来?


01

中国最古老的流行音乐手抄本——《诗经》,为我们留存了一段3000年前,春天、野外、小河边,小姐姐偶遇小鲜肉的曼妙影像: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于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诗经·溱洧》

溱、洧河畔, 春水盈盈,萝莉与御姐、正太与欧巴们踏青游乐,手持香兰,笑语连连。

突然,一位小女子遇见了可心的小鲜肉,欲语还羞说道:“小哥哥,到那边看看去”?

那边?哪边?当然是去游人稀少的去处啊。可是,小鲜肉不解风情,呆呆的回道:“那边啊,那边我已经去过了。”

女子瞥了一眼,娇嗔道:“再去看看又何妨?”

小鲜肉恍然大悟......于是小鲜肉和小女子手牵着手、愉快地向“那边”去了。再次出现的时候,小女子眼带娇羞,手中赫然多了一束芬芳的芍药花……

一幅3000年前曼妙的踏青场景,至今仍是活色生香啊。

图片



02

春天,本来就是要出去“浪”的。

《周礼》郑玄注:“岁时祓除,如今三月上巳,如水上之类;衅浴谓以香薰草药沐浴。”——不仅要浪,还有规定动作。上巳之日,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都要到江河之滨举行祭礼,以兰草沐浴,洗濯去垢,消除不祥,名曰“祓禊( fú xì)”。

图片


《论语·先进》记载了当时上巳节“祓除畔浴”活动的场景。

当孔子问到曾皙的志向时,曾皙回答:“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情不自禁地感叹说:“吾于点也。”

意思就是——曾晳:“在春天里自由的沐浴,临风起舞,畅怀歌唱。”孔老先生说:“我也点个赞!”

看来孔夫子老人家,也是一个外表老学究、内心小野猫的闷骚男啊。

春光美、春光惹人醉。上巳节踏青郊游的热潮,不仅得到了孔夫子的点赞,“春游”一词,作为一个高大上的概念性词汇,在西汉时,由帝王御用词汇成为“全民热搜话题”,至东汉时,更发展成为一场盛大的全民狂欢。

“春游”一词,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著的《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皇帝春游,览省远方”;汉以后的文献中,“春游”一词逐渐增多,词义也由专指帝王的春巡,过度到意同现代词义的春游活动。

东汉张衡在《南都赋》中描写道:“暮春之禊,元巳之辰,方轨齐轸,祓于阳濒。朱帷连网,曜野映云。男女姣服,骆驿缤纷……”同时代文学家杜笃《祓禊赋》曰:“王侯公主,暨乎富商,用事伊雒,帷幔玄黄,于是旨酒嘉肴,方丈盈前,浮枣绛水,酹酒醲川,若乃窈窕淑女,美媵艳姝,戴翡翠,珥明珠,曳离袿,立水涯……鸿生俊儒,冠高冕,曳长裾,坐沙渚,谈诗书,咏伊吕,歌唐虞。”

详尽的描写了东汉时期上巳节全民春游宴乐的盛况。王侯公主、富商儒生、美眷佳人都在这一天盛装而出,云集于郊外水边,宴饮游乐,盛况空前。

图片


至唐代,爱江山更爱美人的玄宗李隆基先生,或许骨子里也是一个被江山耽误的“旅游达人”,或许是被旖旎春光摇曳得小心脏一浪一浪,老先生大笔一挥,不仅用“红头文件”的形式,设定了春游的公众假期,还规定了春游的规定动作。

玄宗制定的《假宁令》,规定了春季法定假日:“寒食通清明给假四日……春社、二月初八、三月三日、春分及每月旬并给休假一日”;开元十八年(730年)正月,又下诏:“百官不须入朝,听寻胜地游宴。卫尉供帐,太常奏集,光禄造食”。

天宝八载(749年),又下诏规定;“每节宰相以下及常参官,共赐钱五百贯……永为定制。”从顶层制度设计,大力促进春游经济。

以政府层面率先垂范的“曲江春宴”、赏花活动为代表,唐人将寒食、清明期间的踏青活动,发展成为了一场全民的“春游嘉年华”,踏青、野餐、荡秋千、蹴鞠、斗鸡、放风筝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各项文体活动异彩纷呈:“今年寒食好风流,此日一家同出游”(元稹《寒食日》);“一日踏青一百回,朝朝没脚走芳埃(孟郊《济源寒食》)”。

我们敬爱的杜甫老先生用一双寻找美、发现美的慧眼,打量上巳节拥挤的人群中,一个又一个婀娜多姿的背影,留下了“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的千古名句。

图片


另一位喜爱户外运动的著名文艺青年白居易,也情不自禁的感叹:“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在这样一个春心萌动的季节里,众多“行走的荷尔蒙”高密度的聚集在春暖花开的野外,发生一些春意盎然的的内容与故事,也就顺理成章了。


03

《礼记》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

那时候的父母官们,真是为为了宅男宅女们操碎了心啊——这是从国家礼仪法度层面强制要求,春天,男男女女不仅要出去浪,还要“一不小心就浪出个未来”啊。

“草长莺飞三月天,正是恋爱好时节”。

春暖花开的日子,芳草青青的郊外,水流潺潺,衣香鬓影,美人云集……这时候不发生点郎情妾意、才子佳人的故事,简直是天理难容啊。

于是,上巳节踏青郊游与生俱来有了“情人节”约会的功能,“会男女”便是这种功能的表现。“奔者不禁”更是在“礼仪三百、威仪三千”的古代,创造了一片难得的自由恋爱的天空。

图片


上巳“狂欢节”中,小哥哥与中意的小姐姐“谈谈人生、谈谈理想”之类的,当属常规操作。但也有一些“艺高人胆大”的老司机超常规操作,在谈人生、谈理想之外,加码一些“去山顶数星星”之类的戏码,从而演绎出一幕幕引人入胜的的千古风流佳话。

据说孔子老先生,就是时年65岁的老父叔梁纥,在春日郊游时偶遇14岁的小姑娘颜徵,叔梁纥“一顿操作猛如虎”,带着颜氏女“奔”的结晶(《史记·孔子世家》:“叔梁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也有解释为不合周礼,故称野合)。

西汉建元二年(前139年),三月三上巳节,汉武帝刘彻去渭水之畔举行“祓禊”祭礼,返京途中偶遇歌女卫子夫,就像一滴滋美的甘露,让少年皇帝一颗心晃呀晃的、晃个不停(《史记·外戚世家第十九》)。

南北朝时期的老司机、诗人沈约,则对三月三日那一场春天的约会念念不忘、余兴未了,满怀深情的写下《三月三日率尔成章》:“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清辰戏伊水,薄暮宿兰池……宁忆春蚕起?日暮桑欲萎。”不知清辰戏水、暮宿兰池的那位蚕桑女子,是否还会在来年的上巳三月,携一束兰花,再赴兰池之约?

至少城南郊外、桃花浅映处的那位女子,是不会再赴诗人之约的。唐朝文艺青年崔护,清明时节郊游长安城南门外,去一户人家讨水解渴,一个风姿绰约的姑娘,端了一杯水来,依着桃树默默看他喝完。两人相互注视了许久,临别之时,似有不胜不意。

可是那时没有WIFI,纵有千般情意,也无微信啥的可随时传情达意啊。次年春天,崔护旧地重游,美人不见,桃花依旧,便在门上怅然题道: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该出手时不出手,美女都跟别人走。活该!

图片


拥有如此屌丝心态的,可不只崔护同志一个。“天子呼来不上船”的唐朝文艺界老大哥李白先生,在面对春光明媚、美人如玉的场景时,也是一个十足的“柠檬精”。

某年春天,李白之侄携歌妓春游会稽东山,李白老先生前往送行,写下了一首堪称“柠檬精”经典的诗:

携妓东山去,春光半道催。
遥看若桃李,双入镜中开。

小侄儿呀,你真不愧是老司机,带着两名歌舞妓去东山happy(竟然把老叔我撇在一边),半道上你一定春光灿烂、欢乐无边。这两个大美女,看上去就像桃花红李花白,好似镜中的仙女走出来。

我分明已经看到了,此刻李白老先生的哈喇子,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了。
 

作者:画耒先生。拾文化(ID:shiyafengshe),以理性的姿态看待人和物,以文化的底色,传达情感、新知、文化和生活。文化改变生活,信仰照进心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