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永安:梦中又见闫老师

 故乡万荣 2022-04-16


周永安,男,1950年生,万荣王正村人。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在任期间曾荣获山西省模范教师等诸多荣誉称号。待人诚恳善良热情,喜欢交友。现居河津市,一子二女,家庭幸福。


数学课堂上,闫老师充满激情,正在引导学生复习函数知识,听课老师喜形于色都在小声赞扬闫老师功底深厚,方法得当,是高效课堂的典范......醒来原是一场梦。
 

图片来源于网络

醒来后,我再也无法入睡,闫老师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但与闫老师在一起工作的许多往事,似一道道彩虹,又像一颗颗钻戒,任岁月的洪流冲刷,依然历历在目,不能忘怀。
 
闫老师叫闫少轩,1940年生于临猗大闫,文革前的大学生,优秀共产党员,中学高级教师。他原在解州中学担任教导主任,1985年调到山西铝厂子弟中学任教。
 
1990年我被调到山西铝厂子弟中学,当了高一年级一个班班主任,带政治课,他带数学课。我们班同学聪明活泼,思维活跃,思想品德好,但数学基础较差。
 
他深感责任重大。如何补上这块短板?他信奉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教育根植于爱,始于尊重。他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道阻且长,行且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荀子《修身》)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他和同学一起,拿起勤奋这把金钥匙。他除了精心备课,精选习题,提高课堂效率以外,每天晚自习早来晚走,认真辅导学生,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训练学生分析解答习题的能力。信心是学生勇往直前的保证,他总是微笑着,及时鼓励每亇学生微小的进步,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也都更加喜欢数学课。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升二年级时,我们班数学成绩大有提高,跨入了先进班级行列,受到学校奖励。

由于学生增多,1992年原子弟中学分为两所学校,第一中学为初中,第二中学为高中。我担任教务主任,闫老师担任教研室主任,以后又升任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直到退休。那时,米克敏任校长,周宝明任书记。这两位领导格局大,水平高,雄心勃勃,决心创办一流名校。中层干部翟徐存,任振国,薛成全,姚彦仓,马立东,司文生,张志明,龚丁绪,温建昌等都是干事业的行家,大家一心一意搞工作,闫老师更感责任重大。那几年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山西铝厂效益好,学校条件优越,教师工资高,福利待遇好。为二中这块教育沃土栽下了枝繁叶茂的梧桐树,引来了四面八方的金凤凰。年长的有胡满福,陈本信,闫春芳,高治全,原志忠,柳陈琪,崔三民等,还有一批年富力强的好教师,如薛满平,冯杰德,王龙年,张广录,郑泉秀,张保荣,薛治中,卫森焕,刘从民,苏斌等。这些同志师德好,水平高。他总是谦虚谨慎,甘当同志们的小学生。他常说,管理的核心是人,要真心尊重每个同志,处理好各种关系,入情入境入心,重视人文关怀,使同志们能心情舒畅地工作,这是管理者共同的责任。哪位同志病了,他都亲自探望,教学中碰到困难,他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力帮助解决,同志们都把他当成知心朋友。有一次,厂里优升工资,由于名额限制,两位同志未能优升,心里不舒服,他亲自上门,用真诚的钥匙,解开同志的心锁。

教学领导力根本在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始终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评价体系既是一种激励,又是一种引导。他和姚彦仓副主任认真学习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教师不断反思和学习提高的过程。每次教研活动,每次听课,他都要满腔热情地肯定教师的成绩和优点,用激励之水,载教师之舟一步步走向成功。同时,巧妙地引导教师克服问题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素养,课堂设计和驾驭课堂能力。

教育就是激发向上的灵魂。他把评课的立足点放到评价学生的学习上,使二中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授人以渔,教给学生求知的途径和方法,打开学生认识世界,观察社会的窗户。全校上下一心,在提高课堂质量上下功夫,空气中都散发着积极上进,向上向好,努力奋进的气味。在他和全体教师的努力下,二中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河津许多学生为能在二中上学为荣,高考年年取得好成绩,河津市梅文君副市长,教育局赵荣泽局长几次亲自到二中祝贺,运城教育局教研室两次在铝厂召开研讨会,受到王佐科副局长高度赞扬。

闫老师平安时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两袖清风,不谋私利,处处起到共产党员的模范作用。

1998年教育部决定在山西,江西,天津搞新教材试验教学,暑假我俩到太原接受了三次培训。在太原,他充分表现出共产党员的风采。宾馆设备不同,房价各异。他给我俩登记的是双人间,每人26元。那时山西铝厂条件好,我们完全可以像其他学校领导一样住更高的标准,但他不愿意多花集体的钱。培训间隙,他没有出去闲游,而是走访请教了几个名校校长。开学后,传达贯彻会议精神,他说,我们希望拥有最出色的学生,就必须努力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他常说,课堂是教师的阵地,是体现爱和奉献的地方,更是学生的诗和远方。因此二中教师人人积极参加教育科研,在常态教学工作中求突破,努力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总结出许多成功的经验,有一百多篇论文在省内外交流中获一、二等奖。

微笑是一剂良药,闫老师一生总是保持乐观的心态。退休以后,曾在两所民办学校任教,发挥余热。他一生热爱教育,关心学生,用真诚和汗水,用心血和智慧,浇灌学生成长,他的师德之光鼓舞激励了许多学生。

闫老师离开我们五年了,我常常记起他。王锡义老师说得好:一个人在世时,大家喜欢他,不在了,还念念不忘,这便是一个圆满的人,也算得上是一个无憾的人。人生至此,夫复何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