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塔城梦

 我的图书馆1m7r 2022-04-16

散文


塔城梦

/墨吟

(一)

我在电视剧剧本《毁灭之路》中写到过新疆塔城,只有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这样几句话:

字幕:1970年8月25日 塔城生产资料商店

马午生进入商店,向一个女营业员询问。

马午生:同志,我想买两瓶盐酸。

女营业员:证明。

马午生:什么证明?

女营业员:要你所在单位证明,还需要公安局核准。

马午生:哦,对不起。单位上让我先来问一下,我回去办好证明再来。

女营业员不无疑惑地打量他一下,扭头不再理他了。

塔城在新疆何处?塔城什么样?我一无所知。但是很奇怪,从此我就开始梦游塔城,一次,两次,多次,可谓梦牵魂绕。

真的很奇怪,莫非我与塔城有缘?

图1:塔城


(二)

提起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边境小城塔城,就不能不想起那里的少数民族哈萨克族,想起那里的草原、歌舞和奶茶。当然,更让人难以忘怀的是那里著名的边防哨所——塔斯提哨所以及关于小白杨的动人故事。

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名锡伯族战士回家探亲,将哨所卫国戍边的事迹讲给母亲听。母亲深感欣慰,让他带十棵白杨树苗回哨所栽种,叮嘱他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为祖国守好边防。战士把树苗栽在营房边,但九棵小白杨难以忍受干旱、风沙和严寒的肆虐,相继枯死,只有一棵顽强地活了下来,茁壮成长,日夜陪伴着战士们。

1990年,总政歌舞团为小白杨的故事所感动,创作了歌曲《小白杨》。当年春晚,歌唱家阎维文把这首歌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

一棵小白杨

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 干儿壮

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 吹得绿叶沙响

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小白杨小白杨

它长我也长

同我一起守边防

当初离家乡

告别杨树庄

妈妈送树苗对我轻轻讲

带着它 亲人嘱托记心上

栽下它,就当故乡在身旁

也穿绿军装

同我一起守边防

小白杨 小白杨

同我一起守边防

一起守边防

从此,塔斯提哨所就被亲切地称为小白杨哨所了。

图2:小白杨哨所


(三)

说与塔城有缘,也真有缘。今年五一,没有去旅游,却在梦中飞到了塔城。飞机直接降落在大草原,哈萨克牧民正在举行“姑娘追”,热闹非凡。好客的哈萨克大嫂热情地邀我一起观赏,向我奉上奶茶,还让我吃烤羊肉和馕。我想起从登机到现在,还没吃过东西呢,真的饿了。于是大口吃,睁大眼睛看。

只见两组人马各选出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和一个美丽的姑娘,两人骑着骏马并辔缓缓而行,渐渐远去,几乎从视线中消失。我有些纳闷:这两人也真是,自顾自找地方幽会去了,我们还看什么呀?正在想不开,忽然远方烟尘起处,两骑马飞驰而来,小伙子在前,姑娘在后紧追不舍,还挥动鞭儿,像要抽打小伙子的样子。大嫂告诉我,姑娘可以随便抽打对方,直打得他狼狈不堪。不过我没有看到这样的场面,好多次姑娘似乎追上小伙子,可以抽打了,但她只是在小伙子头上虚晃鞭子,还与小伙子眉来眼去呢!我问大嫂:“她怎么不打呢?”大嫂笑呵呵地说:“那就可能是姑娘有九成看中小伙子了。”

图3:姑娘追


姑娘和小伙子回到了各自的队伍,全场齐声欢呼。这时我才看清了姑娘的容貌,果然似天仙一般。仔细再看,却有些面善。我绞尽脑汁追索记忆,猛然间想起来了,这不正是我们的圈主夏天吗?我不顾一切地挤入人群,向夏天连珠炮般发问:“夏天呀夏天,你怎么成了哈萨克姑娘了?你怎么跑到塔城来了?你怎么参加'姑娘追’来了?你难道不要'为爱掌勺’的人了?”夏天拉着我的手,来到那个小伙子面前,介绍说:“你看,他就是那个'为爱掌勺’的人呀!”哦!原来如此!小伙子戴着墨镜,身材魁梧,他“咔嚓”一个立正,向我行了个军礼,大声说:“首长好!”哈哈!我是哪门子首长哦!不过心里还是乐开了花……

这个梦,连续做了三天。5月4日我抱着试探的心理,与夏天有如下对话:

墨吟:节日过得好吗?

夏天:好!出远门了。

墨吟:去哪里呀?

夏天:到塔城疯玩去了,距离乌鲁木齐有1200公里呢。

墨吟:你一个人去的吗?

夏天:那哪成呀,不带上掌勺的,我吃什么呀?


晨客点评】夏天又到塔城去了,留我在这看门。先占个座位,夏天回来让她再顶,呵呵! 

夏天回复呵呵,刚写完我的裕民之行呢。原本不想写了,无奈墨吟把我供出来了。

【梅子点评】好丰富的想象啊!一场“塔城梦”,倒成全了夏天的《待到山花烂漫时》,清儿姐姐布置给夏天的这个“作业”好极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