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的价值(二)

 塞北的雪的图书馆 2022-04-16

读书(二)

1.读书人,现代称为知识分子,基本上都应该以孔子所说的君子儒自勉。
千万不要成为小人儒,以免过分偏向书本上的知识,成为只会读死书的两脚书橱,没有实际的用途。
 读书能明白道理,也是改变人生命运的一种方式。每个人都需要读书学习,但最终需要学以致用,用在实处。
 所以,对不喜欢读书的人,要鼓励他培养读书的兴趣,从读书中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充实自己的知识和能力。
 而对喜欢读书的人,则要鼓励他活用书本中的道理,对社会人群做出合适的贡献,这是重中之重。

2.在知乎上看到过一个提问:“我读过很多书,但后来大部分都忘记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
有一个回答非常贴切绝妙:
“当我还是孩子时,我吃过很多食物,现在已经记不起吃过什么了。
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中的一部分已经长成了我的骨头和肉。
读书对人的改变也是如此。” ​​​​
读书的意义在于:净化心灵,感化认知,塑造人格,指引方向。

3.📖   不读的书‬人,内是心‬贫瘠的,这种只人‬要一经历低谷,就会犹如中风‬的麦子,一吹就倒而善读的书‬人,他们的神精‬世界像就‬一棵屹立的树,在绝境中能也‬开出一朵雅素‬的花。那些生活那中‬些看似无用阅的‬读体验,往往就决定一了‬个人一子辈‬的心和胸‬格局。​📚

4.
高尔基说过:“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壮而勇敢。”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走出低谷,不是因为他比别人更幸运,而是因为他多读了几本书,并且坚持读书的时间更长一些。
读书的人,有勇无谋,努力折腾,无疑是飞蛾扑火;读书的人,智勇双全,相机而动,要么不飞,要么一飞冲天。
人生的拐点,不在别处,而是在你自己身上。
这一生,你可能会走很多弯路,但是你一定会赢在拐点。
读一本书,还不能顿悟,那就要海量阅读。
大海捞针是一件难事,但起码是有希望的。
要相信,人生的量变到了极限,就是质变。

5.     
      读书,是生命中最好的修行。书读得越多,心胸就越大,视野就,越宽。那些看似无用的阅读体验,往往决定了你一辈子的心胸和视野,让你不偏执,不狭隘,能以不同的目光丈量世界,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凤景。读书越多,境界越高,格局越大。读书越多,就能理解这个世界的参差,也越能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它能使你的精神得到慰藉,思想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让你多一些从容快乐,少一些浅薄无知。

6.关于读书,有四个层次,看看你在哪个层次吧。
第一层次:认字
这是小时启蒙的读书方式,拿着拼音读本,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认识的字,也许就借助拼音拼读而识得,也许就干脆郑重其事地问妈妈、爸爸。
那时候,你会为认得了新字而高兴不已。你会高兴地在同伴面前炫耀你的收获。是的,常用汉字中的大部分,你就是这样认得的。
第二层次:读人
这个层次的读书,一般是以认识书中的人物为主,像白雪公主、阿凡提、曹操、诸葛亮、孙悟空、猪八戒、武松等人物,你会记得一些,他的某些特征会令你记忆深刻,有关于他的某些事情,你也许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但是,至于这个人物形象为什么这么鲜活,这个故事为什么这么有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你是很少思考的。
第三层次:读法
此时,拿到一篇文章或者是一本书,你不会只是简简单单地看一下插图,读一下故事情节了。
你会认认真真地读上几遍,揣摩文章的结构,品赏文章的语言,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渐渐地,你会领悟到一些写文章的方法,你会惊喜地发现表达的畅快淋漓,你会感受到读书给你带来的好处。
你还会从读的书中学习一些为人处世的方法,你变得越来越聪明,常常会听人夸你无师自通,常常会有人惊讶地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嫣然一笑,更加坚定了“读书破万卷”的决心。
第四层次:读心
这个时候,你会为得到一本好书而欣喜。当你捧着书,就不舍得放下。
你会沉浸到书中去,与书中的人物心灵相通,与写书的人进行着穿越时空的对话。

7.[玫瑰][爱心]:《韬言碎语》

读书可以改变命运:
通过读书,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学到别人的经验,人生就会少走弯路,也能发现成功的捷径。

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青年时读儒家,领悟,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中年时读道家,希望延年益寿;

晚年时读佛,现世的繁华已无意义,明确灵魂去往何方。
要读好书,如此才能,存好心、说好话、学好样、做好事。

8.
学习的时候也经常知道一句话,避免死读书,读死书要灵活运用,因为社会是由人组成的,虽然书是对人群行为的总结但是具体到每个执行者又大不相同,而且每个人群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存在,所以一味的按照书中记载来办事,不知道变通那么必然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对人的定性,我们所阅读的圣典或多或少都会夹杂作者的私人感情的存在和当时的社会环境因素,后世在阅读时感情和社会环境又有所不同,毕竟社会是由人所组成,我人类是典型的感情动物,在做人做事时必然会有私人感情夹杂其中,在治理天下时也要考虑百姓的感情因素,所以一味按照书本上所学知识去做事办事,会因为种种人的情感存在,造成同样的方法却因为人的情感问题,所得的结果大相径庭,所以才会有圣人的书是拿来给别人看的,用来办事百无一用的说法。

9.比如你学的计算机,读计算机方面的书就不叫读书,如果你学的医学,读艺术哲学,人文历史学方面的书籍,这些才是我们指的读书
提起读书,很多人不免又会以读书与文化低照样可以发财致富的观点无,大谈无用论。
读书功利化,本身就是一种浅肤的理解,读书跟发财并不能化上等号,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净化心灵和找回自己。
真正热爱读书的人,他们内心平和,从来不炫耀什么,外人觉得他们孤独,其实他们内心很强大。
而不读书的人,你输掉的是一颗平静之心。
输掉的是对这个世界正确的认识,在精神上缺少一种能量和力量,随着阅历的增加,有一天你会幡然醒悟,缺少这种力量,让你后半生后劲不足。

10.读书可保命。我说的读书,依然是“无用”之书,也就是读了不会立马让你赚钱的书。几年前,某高科技公司一名中年工程师因为失业抛下妻儿老人,坐拥三套房产,选择跳楼自杀。如果他读过一点哲学书,如果读过《活着》、《芙蓉镇》等小说,或者看过电影《芙蓉镇》,听过刘晓庆给姜文说的一句话“活着,像狗一样活着”,估计悲剧也不会重演。
历史上因拥兵自重,进而卸磨杀驴,兔死狗烹的事情一代一代地上演,而助他人功成名就,退隐山林的军师得到善终的却不少,和武将相比,军师无疑是读书人。清朝中兴名臣曾国藩,消灭了太平天国,打败了捻军,国内再无劲敌,危机就已经来临。那个时候没有微博微信,也没有办法发朋友圈,慈禧太后也没有办法通过自媒体了解曾国藩报国的一片忠心,兵器向外是御敌,对内是撺掇谋权,于是想下狠手。曾圣人得到密报,自行解散湘军,而弟弟曾国荃极力反对,但曾国藩毅然决然,最终曾国藩终得善终,享年60岁。曾国藩是中兴名臣,更是一名读书人,且日日写作,甚至在去世前的当天还在写作。书读多了,就会知进退,懂舍弃,能放下,进而得善终。
读书能保命,我没有讲笑话,信不信由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