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糖尿病的这9个常见问题,主任是这么说的……

 姜太公人生如梦 2022-04-16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图片

主任的这9个快问快答你一定要好好看看!


糖尿病和高血压、高血脂并称为我国慢性代谢类疾病的“三大杀手”,而在这其中,糖尿病的患病人数一直“拔得头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有1.41亿名成年糖尿病患者,相当于全世界每4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来自中国。
 
但即使糖尿病在国内的发病率如此之高,却还是有很多患者对于糖尿病的管理上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今天我们特别邀请到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李佳主任来给大家讲一讲,糖尿病管理中如果存在这9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做?
 

不方便看视频?文字版本在下面!
↓↓↓





图片

小编

问题1:近期全国各地疫情突然反复,糖尿病患者平时在家该如何运动呢?

李佳主任
图片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需要持之以恒。即使现在疫情当前,很多糖尿病患者被困在家里,但也可以通过做家务、举哑铃(或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爬楼梯等这类既能锻炼肌肉力量又能稳固血糖的活动,但强度不宜过大。

若不久之后疫情退去,糖尿病患者可以走出家门,那依然建议各位糖尿病患者可以持之以恒的选择有氧运动。






图片

小编

问题2:夏天马上来临,糖尿病患者可以多吃水果吗?

李佳主任
图片

我们在临床上经常告诉患者的一句话就是,为了不降低我们糖尿病患者生病以后的生存质量,所以什么都能吃,但又什么都不能多吃。水果当然也不例外,尤其是水果还可以给人体提供大量的维生素C,因此我们其实建议患者对于水果可以进行一个适量地摄入,但这里有几个概念需明确:第一,吃什么;第二,吃多少;第三,什么时候吃?

我先回答第三个问题,什么时候吃?一般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将水果放在两餐中间吃,早上7:00吃早餐,中午12点吃午餐,那么这个中间大概10:00左右,我们可以加一点点水果餐;除此以外,还可以放在餐前吃。

那什么水果能吃?现在天气越来越热,还有糖尿病患者想问能不能吃西瓜?其实西瓜是可以吃的,其升糖指数和血糖负荷并不是特别高,它的含水量非常大,我们可以补充水分的同时补充维生素C。但不建议糖尿病患者吃的水果包括榴莲、荔枝、龙眼、菠萝这一类热带水果;而像刚才提到的西瓜,还有草莓、柚子、苹果、番石榴等这些水果,相对而言其升糖指数和血糖负荷没有那么高,糖尿病患者可以适量吃。

那能吃多少呢?我们建议,如果是西瓜的话,在餐前可以吃1~2块,但是这里会摄入一定的碳水含量,因此该餐的主食相对要减少一点;苹果大概可以吃半个;火龙果可以吃1/4个左右……虽然说一些水果糖尿病患者可以吃,但一定要讲究时机、种类和数量。






图片

小编

问题3:糖尿病会有遗传吗?比方说父亲有糖尿病,那孩子会有吗?

李佳主任
图片

糖尿病的分型,目前我们常规都是将其分成4大类,分别是1型、2型、特殊类型和妊娠糖尿病。我们就拿1型和2型这两类占到95%以上的这两大类糖尿病而言,1型一般没有遗传性,而我们现在很多人认为2型糖尿病有遗传性是因为看到这一家爷爷有糖尿病、父亲也有,甚至儿子也有了这一情况,但这个不叫遗传,这个叫家族聚集性,因为受到一家人的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影响,我们会发现2型糖尿病确实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而从遗传的本身角度而言,目前我们对糖尿病现有的研究,我们发现它是一个多基因的疾病,所以很难说它的遗传特点究竟是来自于我们的基因,还是来自于我们的环境。但现在业内很多专家认为,其实我们的环境因素可能在其中起到一个更大的作用。

所以如果您的亲属中有患糖尿病的,那您就应该开始高度关注自己的血糖,但是也不要过于担忧,关注的同时在饮食上面有所控制,加强监测,我相信我们会有越来越少的患者步入到糖尿病的大门之中。






图片

小编

问题4:使用达格列净后发生尿路感染这种情况需要停药吗?应该如何处理?

李佳主任
图片

我们常提到7大类口服降糖药物,这第7类也就是目前最新的包括达格列净在内的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这个药的降糖特点是通过肾脏排糖,所以从它的说明书角度而言,确实会有一定引起泌尿生殖系统风险增加的情况。所以对于使用达格列净却又出现了泌尿器感染的情况之下,我们的建议是这样子:

第一,要注意个人会阴部的卫生;

第二,要增加饮水;

第三,在前两者都改善的情况之下,需进行持续的监测。

如果依然存在尿路感染的情况,我们可以进行药物的调整,但同时也跟各位糖尿病患者辟个谣:最新的研究发现,包括达格列净在内的一系列SGLT-2抑制剂其实并不会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它会增加的风险是针对生殖器,但这一风险非常罕见。所以如果出现这一情况,并不一定都是这类药物所导致的,反倒是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控制不好的情况下,有可能会合并、也非常常见合并各种各样的尿路感染。





图片

小编

问题5:糖尿病现在有新的药吗?以后可不可以不打胰岛素了呢?

李佳主任
图片

目前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出现了很多新药,包括刚才提到的SGLT-2抑制剂,还有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等等,他们都是既有降糖作用,还有心肾保护,同时低血糖风险还低。

胰岛素作为注射类的药物,其实现在也有新型的注射类药物出现,也就是刚才反复提到的肠促胰素类的药物。这类药物它可以实现不打胰岛素的目的,同时它的降糖效果又比较强,而且对一些胃口特别好,甚至超重和肥胖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它既可以降低血糖,还可以减轻体重。尤其对于一部分已经有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这类药物它可以起到心血管保护得作用。

所以我们是有新型的降糖药物出现,也可以实现不打胰岛素就能控制血糖的这样一个目的。





图片

小编

问题6:在吃利格列汀的时候,每天会有一个固定的时间段去吃吗?

李佳主任
图片

利格列汀其实是我们临床上应该说是非常受到患者和医生欢迎的DPP-4抑制剂类药物,它可以实现智能化的降糖,也就是无论饭前、饭中还是饭后,它都可以安全服用的。

而且它相较于它的其他兄弟姊妹而言,它作为DPP-4抑制剂,因其特殊的代谢作用,所以对于肝功能不好和肾功能不好的患者而言,利格列汀也可以安全使用。


图片

小编

问题7:当糖尿病合并慢性胃炎的时候,在用药方面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李佳主任
图片

我们常强调,糖尿病患者要综合管理,那么一旦综合管理,势必就意味着我们可能会服用很多药物。从我们口服降糖药的角度而言,确实是有一部分药物它会带来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会选择一些对于胃肠道副作用更小的药物,好比刚才提到的DPP-4抑制剂或者SGLT-2抑制剂,它们是没有任何胃肠道副作用的;而对于注射类药物,我们可以选择胰岛素,还有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这类药物它的胃肠道的不良反应是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而逐渐的减少。




图片

小编

问题8:长期吃这类口服降糖药会不会伤肝、伤肾,作为老年人应该如何避免药物对肝肾的伤害?

李佳主任
图片

这个问题我们在门诊经常会被患者问到,吃药伤不伤肝肾?虽然说目前绝大多数的药物还是通过肝脏进行代谢、肾脏进行排泄,所以长期服用的话,是需要监测肝肾功能的。但对于肝肾功能本身就不好的患者而言,长期服药的确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负担。

在这个情况之下,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如果患者坚持使用口服类的降糖药物,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肝脏和肾脏代谢影响更小的药物。比如刚才提到的利格列汀,它对于肝功能不全和肾功能下降的患者都可以安全并且全程使用。那么除了利格列汀之外,还包括促泌剂——瑞格列奈、格列奎酮这两类药物,其对于肝脏和肾脏也没有更多的负担。

当然对于这类患者,我们更多的还是建议他们选择注射类的药物,比如GLP-1RA、胰岛素,这两类注射类药物对于肝脏和肾脏都是没有负担的。


图片

小编

问题9:很多患者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血糖太高,打胰岛素多次发生低血糖,该怎么办?

李佳主任
图片

这个情况经常会出现,特别是在现在疫情期间,很多患者长时间居家,这个情况就更容易发生了。

我们的建议是两方面:第一,监测血糖,找一下你血糖的特点;第二,如果在打胰岛素的过程中反复出现低血糖,可能有两种情况,第一种就是你的胰岛功能下降了;第二种就是目前的胰岛素不适合你,此时建议尽早就医。

若可以选择就医,医生可能会评估您的胰岛β细胞功能,看看您是否还适合这种胰岛素;与此同时,医生还会评估这个药物对您的情况是否还合适,是否需要联用其他的一些药物来减少低血糖?究竟是用量过大、注射方式不合适、还是胰岛素的选择不合适、或者是我们胰岛功能真正是出现了下降?……综合考虑这样的一些情况之后,可能会进行一个相关的调整。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若出现上述情况,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就医,且需要携带好您本身的血糖监测的指标,以及您自己的胰岛素。


采访专家
图片
李 佳
 
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临床内分泌用药评价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老年保健协会骨质疏松预防与康复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青年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
SCI、核心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
主编、参编、参译专著5部
近年主持国自然、省部级基金5项
多次担任大会同声翻译
多份SCI杂志审稿人
本文首发丨医学界内分泌频道
本文作者丨博文
采访及审核专家丨南部战区总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李佳教授
责任编辑丨曹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