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着一字 尽显情深 |《爱柳说》张念闻

 赛作文 2022-04-16


社团星辉
《天天读写》2022.3
爱柳说

山东淄博新元学校初三(7)班 张念闻

印象中柳树在冬天是毫无生机的。

在北国,除松柏之类,众树木在冬天叶子都是要尽落的,但落叶并不会让所有树木失去风采:高大的杨树有宏伟的气魄,在严冬中抗拒着寒风;皮肤白净的法国梧桐是潇洒的君子,冬日里仍展现着翩翩风度。再看柳,本来不高,失去绿叶皮肤更加黝黑,好似干枯了一般,平添了冬天的死寂。

【冬日的柳树“毫无生机”——在对比中先抑一笔】

那么柳树在冬天为何要展现这副模样?它是在为春天积蓄力量。

【一问一答中转换态度——通过设问,引人注意】

惊蛰一声春雷,不只惊起蛙虫,还唤醒了柳树,它知道该做些什么了。柳树吐出嫩芽,淡黄的嫩芽与迎春花同色,这芽慢慢发育成淡黄的叶,仍旧是迎春的颜色。过了几天,柳树变成浅浅的绿色,清翠的枝条被春风推着荡秋千,柳树知道,这是春在与它打招呼。人们争相聚集在柳树下,欣赏着柳树婀娜的舞姿和赏心悦目的那抹淡绿。

【春日里柳树的柔美姿态——讲究着色艺术,运用拟人手法】

春天的花儿都竞相绽放,柳树不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柳树独自享受春光,它最懂得什么是朴素,从不浪费时间和力气去开那只为博人眼球的艳丽的花朵,也不结那讨好人类的香甜的果实。它活着最重要的事就是拼命进行光合作用,将能量的储存与利用最大化。它认为白色是最纯洁的色彩,所以结出雪一样的柳絮回报春天,用行动将春诠释得淋漓尽致。

【柳树的可贵品性——坚守自我,倾力奉献】

柳生长在哪儿最美?在水边。一次漫步在河边,只见两岸的柳树将枝条探向河中央,团团绿雾交相呼应,河水倒映着碧树蓝天,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卷。

【在水边生长的柳树的美姿】

小时练琴的琴行外有棵柳树,贪玩的孩子们没弹几下琴就跑到树下打沙包,欢笑充满了春天。沙包也经常被打到树上,还得请老师帮忙摘下来。柳树挥挥枝条,静静守护着孩子们。

【琴行外的柳树——守护着孩子们】

昨日路过琴行,孩子已长大,柳树仍在。笑声回荡在耳边—真想折一枝柳,留住那美好时光!

【怀念昔日时光,感慨物是人非,表达美好愿望】

(指导教师:孙晓璇)

赛作文点评
受宋代周敦颐《爱莲说》的启发,小作者写成了这篇生动优美、短小精悍的《爱柳说》。文章用拟人化手法,赋予柳树人的动作和品性,让读者感到柳树的美丽、可亲,含蓄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
写法借鉴:
一、不着一字,尽显情深。文章题目是《爱柳说》,整篇文章,却没有出现一个“爱”字,但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又无不体现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之情。春日到来,“柳树吐出嫩芽,淡黄的嫩芽与迎春花同色,这芽慢慢发育成淡黄的叶,仍旧是迎春的颜色。过了几天,柳树变成浅浅的绿色,清翠的枝条被春风推着荡秋千,柳树知道,这是春在与它打招呼”,柳树的色彩之美、动态之美,令人喜爱;“柳树独自享受春光,它最懂得什么是朴素,从不浪费时间和力气去开那只为博人眼球的艳丽的花朵,也不结那讨好人类的香甜的果实”“它认为白色是最纯洁的色彩,所以结出雪一样的柳絮回报春天,用行动将春诠释得淋漓尽致”,柳树的“孤傲”风骨和“回报春天”倾力奉献的品格令人喜爱;长在水边的柳树,“将枝条探向河中央,团团绿雾交相呼应,河水倒映着碧树蓝天,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画卷”,其优美的姿态令人喜爱;琴行外边,“静静守护着孩子们”、陪伴着孩子们成长的柳树也同样令人喜爱。就这样,在无“爱”的文字里,却处处流露着作者深深的对柳树的“爱”意,含蓄而又充分地表达了作者对柳树的喜爱、赞美之情,巧妙地诠释了题目的内涵。
“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一语,出于唐代诗论家司空图的《诗品·含蓄》,其意思是不用文字明确表达,只用含蓄简明的语句,却能把事物的美妙意境表现出来。用在写作中,就是在形容、表现某些意思的时候,不必过于直白,适当的含蓄、委婉一些,让人在回味中感受,这样更彰显表现的艺术,写作中不妨一试。
二、抑扬结合
文章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先写柳树在冬日里“毫无生机”,再描述它春日里的风采和可贵的品性。一抑、一扬之间,增添了行文的波澜。
(点评:徐东祥)

END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刘佳怡:精心构思 托物言志

《天天读写》文章精选

翟艺渲:讲求议论文中描写的技巧

《天天读写》约稿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