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朋友圈出家

 氧气是个地铁 2022-04-16

原创/氧气是个地铁

在朋友圈出家,这是什么操作呢?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日常现象,只不过被我使用这个定义概括而已。在朋友圈出家的操作就一个:三天可见加不发动态。现代社会确实流行这样的习惯,很多人在哪怕需要验证才能产生联系代码的封闭工具都开始变得更加沉默。这固然跟微信这样的软件降维成工作一部分有关,但也和个体随着年纪增加导致缺乏对外交流的兴趣有关。

朋友圈的一个功能就是狭义科普生活,作用可能为了丰富现实以及展现自己对人生规划的成功,还有完成世俗任务后进行即兴记录。抛开那些为了利益魔改朋友圈的现象,真正把朋友圈联系原始功能来使用,也不少见。这样做未必对生活的兴趣强于那些“在朋友圈出家”的用户,甚至可能反过来。因为在朋友圈出家的娱乐活动或者能经常活跃脑细胞的群体未必太少。

我也在朋友圈出家,所以深以为然。像我这样习惯创作的人表达欲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文字载体让我能更舒畅地激活灵感。我确实每天都需要敲字,来扩展自己需要解压的人生趋势。我最主要的微博被事业化基本跟生活无关了,像一个没有感情的工具人,文字输出方式基本定格在体育相关文章。这也是我在朋友圈出家的一部分现实影响。

我的表达欲仍然丰富,可是我对生活相关的内容已经失去对外公开的兴趣了。当然也有例外,这点我就保密了。我对生活当然有庞大的表达欲望,比如这些文章,也是在反馈生活。可是朋友圈或者空间,早就大方向上断更了。这说明那部分生活对我的吸引力基本归零,我确实隔空面对老熟人们找不到太多展现自我的理由。可这种行为,是我以前比较热衷的。

人生的真实社交都是一条曲线,关系和熟人的数量和质量会逐渐递增,到大学这样最后的象牙塔达到巅峰,接着就会倒退。职场上想要诞生友谊需要更足够的天时地利人和,有效期也略短,也有例外。无论什么关系,在年纪和压力一起增加后,人会越来越适应孤独。这里的孤独不是说没有朋友或者缺乏倾诉的对象,而是跟读书群居那种聊天环境和心情截然不同。所以,朋友圈出家就可能变成常态。

对外倾诉有时作为战术,是生活的一部分。有些人维持正常心理运转,是本身性格导致表达欲不强烈的反应。可所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个正常人都会被七情六欲牵扯,被交际圈判定神秘或者没有存在感的人,也有各自转移矛盾的方式。情绪活跃则是使用动态来缓冲心理,不一定以被接受和反馈为终结,只要对外公开就是终结这个回合。

如果是朋友圈出家,就会逐渐上瘾,从而基本告别有限范围内公众视野,这大概是不可逆的。当个体习惯不对外公开心理,那么这种行为就会产出依赖。靠自我释放的能量总是比较庞大且真实,得以自给。生活也确实拥有大量方式来完成过渡。朋友圈出家,大概只是习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